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牡丹集團寧安IEC,創新技術為研學教育帶來機遇

牡丹集團寧安IEC,創新技術為研學教育帶來機遇

常言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文化得以興旺傳承的紐帶,從古代儒家思想的「傳道授業解惑」,到現代人口口相傳的「活到老學到老」。雖然人們學習的內容與形式,隨著社會科學的發展有了極大變遷,但對於教育的重視始終一脈相承。

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智慧社會」,一個重要的依據就在於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蓬勃興起。其中,教育作為讓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的活力源泉,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全國整體教育水平,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和期待。

北京牡丹電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牡丹集團)響應國家戰略號召,在黑龍江省寧安市正式落成牡丹智慧工程中心(IntelligenceEngineering Center,簡稱牡丹IEC),積極推動智慧社會建設,打造一個企業主導、政產學研用聯動的智慧社會建設的新型「試驗田」。

寓教於樂 打造創新教育生態

知名國有企業牡丹集團,曾創造了享譽海內外的北京之花——牡丹品牌。自1973年成立的40多年來,牡丹集團走過了工業經濟時代、服務經濟時代、數字經濟時代。從家喻戶曉的電視生產廠家,到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級孵化器」等稱號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台,再到如今緊緊把握「AI 大數據」的前沿技術方向,以智慧園區為依託,走向智慧孵化、數字藝術、智能資訊、智能製造服務平台(IMS)等產品和服務的全新發展模式。

牡丹寧安IEC的誕生,正是牡丹充分利用多年積累的技術成果和創新資源,旨在建立一個集科學、知識、技術、產業於一身的,面向智慧社會的工程科技中心。

如何讓科技不再是嚴肅的技術名詞,而是變成人人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存在?牡丹集團在寧安IEC的建設中,融入了這一思考,使其不僅成為了科技中心,還因地制宜,將寧安這座綠水青山的城市,打造成為旅遊經濟的文化中樞,同時也是產教融合的特色研學教育基地。

牡丹寧安IEC依託牡丹集團深厚的技術實力和資源整合能力,設置包括研發區、測試體驗區、創意互動區、成長階梯教室、安全科普體驗區、AR/VR工程實驗室、多個科研工作室、相關的雙創空間以及成果展示與體驗空間。牡丹寧安IEC將新型技術的研發技術積累,並將其進行轉化,最終落地於教學場景中,使學員感知層次多元化,帶來前所未有的教學體驗。

在互動體驗區中,通過與技術成果「零距離」接觸,以直觀的方式把「智慧工程 智慧教育」同研學活動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寓教於樂。

桌面級MR教育系統是VR/AR技術一個代表性應用,通過MR技術,利用特殊頭戴3D眼鏡進行追蹤,可以看到3D的數字成像,利用這套系統進行化學實驗、生物解剖等的預實驗,提前模擬實驗操作,可以大大降低操作失誤帶來的安全風險。

在3D列印體驗區,還可以利用3D列印技術,不需要任何機械加工和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的圖形模型數據生成各種複雜形狀的物體,極大提高工業生產效率。

在單片機機器人體驗區,利用國際標準化的通用單片機器材和圖形化界面編程軟體,可以讓8-12歲兒童,從零基礎到獨立製作一個具備基礎智能的單片機機器人,並在過程中學習到關於機器人的基礎知識以及有關電子、機械、感測器理論。

在安全科普體驗區的VR地震體驗屋中,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模擬煙霧、地面震動等增強體驗效果,使得安全科普教育更為生動,同時把相對枯燥的知識介紹滲透進體驗過程中,增強了安全科普的學習效果。

在汽車駕駛模擬平台中,操作區域均以1:1比例真實模擬,結合屏幕內顯示開發人員搭建的精細場景,帶來真實的駕駛感受,在娛樂中建立交通安全意識。

以上這些,只是牡丹寧安IEC眾多尖端科技成果中的「冰山一角」,將高新技術與教育高度融合,不僅踐行教育方式的與時俱進,更形成集科研開發、產業孵化、平台建設「三位一體」方案的「流光溢彩、可視智能」的產教融合實訓的示範基地。

共建共享 凸顯社會價值

相比傳統的教育基地不同,寧安IEC的產教融合模式,賦予了它不一樣的使命,那便是把創新、創業有機地統一起來,把產業發展和教育培訓有機地統一起來,以直觀的方式把「智慧工程 智慧教育」同研學活動結合起來,成為新時代新教育、新「雙創」的開拓者。

近年來,國家層面上的政策也有從「逐步推行」到「積極開展」再到「支持開展」的轉變。2016年12月,包括教育部、旅遊局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第一次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把研學旅行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而牡丹寧安IEC的建立恰恰為研學旅行提供了絕佳的場景,新穎的教學體驗,可以加深學生與科技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社會公共道德和科學技術實驗的體驗,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更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熱愛科學的創新思維。

牡丹集團選擇寧安市渤海鎮作為IEC的試點,以牡丹IEC的模式和方案建設寧安IEC,既是看中了全國第一批特色小鎮的建設契機、寧安市的地域資源、千年唐韻和農業農村的原生態;同時,也是感受到作為一家擁有尖端技術的國有企業,為祖國建設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以身作則,「一張白紙繪藍圖」,快速實現從農業社會到智慧社會的跨越,探索智慧社會建設的方案模式。

產教融合 教育升級乃國之所需

近年來,國家對於教育始終保持高度重視,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提高,並不斷因時、因勢提出對於教育改革的新方案。在今年的兩會報告中,提到了要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其中明確提出了發展「互聯網 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

而要想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果僅僅依靠教育行業,則略顯勢單力孤。只有融合全產業的力量,才能夠真正實現教育行業的全面升級。

牡丹寧安IEC通過建設政府公共治理平台和產業大數據信息管理平台,通過技術流引領匯聚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流,形成了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機制,成為智慧經濟中的區域經濟發展增長極。

於此同時,牡丹集團積極響應黨的十九大提出的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說,「產教融合」既是大勢所趨,更是國之所需。

牡丹集團在寧安市的渤海鎮開始了智慧鄉村計劃,力圖以科學技術來變革社會管理模式,通過技術下鄉、科技上門、研發進小鎮的方式,用最真實的虛擬和現實體驗,把科技、管理和教育這三大要素統一在IEC這一個「試驗田」中,使高端科學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教育宣傳得到推廣和普及。

牡丹寧安IEC,是「牡丹模式」和「寧安模式」的有機結合,也是牡丹集團當今以智慧社會建設為己任的發展思考,但這僅僅是牡丹IEC智慧工程中眾多試點之一,未來還將在更廣闊的地區開啟建設,形成網路效應,以點到面,以「星火燎原」之勢惠及更多民眾。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驅動網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凈水行業A+精準凈化認證?買凈水機為什麼要認準這項認證?
華為手機的「圍棋之道」

TAG:驅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