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過又過不好,離又離不掉」:女人40,如何破局逆襲?

「過又過不好,離又離不掉」:女人40,如何破局逆襲?

| 雅茹

來源:遇見張小嫻

我發現很多女性都面臨著一個婚姻困境——「過又過不好,離又離不掉」。

比如,最近就在某論壇上看到有人提問:是不是大部分40多歲的女性,都覺得婚姻生活特沒勁?

高贊回答說:「沒勁,所以果斷離了,感覺現在的人生漸入佳境,孩子大了,事業穩了,每天忙於興趣愛好過得有滋有味,接近了清風拂崗的境界。」

有人反駁:「高贊回答看著爽,但現實中別說中年離異後能不能過好,就邁出離婚這一步起碼都要糾結個兩三年。」

在公號後台也有很多類似的困惑:到底是該放棄「空殼」婚姻,去追隨自己想要的生活?

還是應該「顧全大局」,繼續肩負「中流砥柱」的責任,妥協於柴米油鹽、生老病死等「現實危機」?

我想,當曾經熾熱的愛情演變成無聊的婚姻,當人到中年被生活的繁複擠壓到無法呼吸,而不得不開始思考自我的價值時,對於是否應該離異的判斷,其實是基於你對自我的這三點認知。

目前的婚姻之於你,是哪一種人生感受?

在電影《女人,四十》中,中年女性阿娥就被一團亂麻的生活纏得「動彈不得」。

職場上,懂電腦的年輕女同事讓她時時擔心失業;家庭中,唯一疼她的婆婆去世、深受刺激的公公患上了老年痴呆;

一向恩愛的老公雖忠心耿耿卻性格懦弱,面對在公公贍養問題上作壁上觀的弟媳、站在一旁說風涼話三妹,經濟條件最拮据的丈夫竟主動攬下了照顧父親的重擔。

然而回家後,他卻試探阿娥:「不如你不要上班,留在家裡照顧爸爸……」

「放你的春秋屁!上班是我人生最大樂趣。我嚴重警告你,我怎樣也不會放棄。」

「你最大的生活樂趣不是由我提供的嗎?」

阿娥忍不住破口大罵:「你有提供?你最喜歡把你家裡最大塊的狗屎弄上身,然後硬塞給我吃。」

看到這裡,原以為阿娥會拋下這些苦悶瑣事毅然出走,去追求一個全新的人生。沒想到她卻選擇抗住一切——盡心盡責地照顧公公、為失戀的兒子當感情顧問、主動辭去工作回歸家庭……

後來的阿娥重受老闆重視回歸職場、她的悉心照料得到了刻薄公公的認可、公公去世後一家人又過上了平淡幸福的生活。

作家梁曉聲曾在《中國生存啟示錄》中提到:

所謂『人生的意義』,應該至少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純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愛自己和被自己所愛的人的感受;還有一部分是社會和更多,有時甚至是千千萬萬別人們的感受。

對於阿娥而言,她的選擇正是她所看重的「愛與被愛的感受」——「對所愛之人的付出被認可,同樣能收穫內心的富足。

從阿娥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追求自我和投身家庭也並非是全然對立的選項,那些看似無法消解的焦慮可能只是階段性的人生危機

但需要指出的是,並非每個人都能像阿娥一樣在犧牲自我無私為家庭付出後,得到來自家人的尊重和認可。

相反,如果婚姻之於你的長期感受只剩下不斷被「剝削」卻又得不到認可的痛苦和麻木,那或許及時掙脫才是更加正確的選擇。

中年離異,你如何對自己下定義?

我想在如今更為開放的社會環境下,每一個女性都可以選擇不參與「無性、喪偶」等種種沒有溫度、不被體諒的婚姻模式。

但前提是,你是否能理性看待中年離異對於人生的影響?

前段時間,曾在《偽裝者》中飾演明家大姐明鏡的劉敏濤,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分享過她的「中年叛逆」。

1997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的劉敏濤,憑著爐火純青的演技和「小齡飾老角」的特點,剛出道便戲約不斷,而且90%都是大女主。

然而,在事業的關鍵上升期,她卻遇到了愛情。

當時的劉敏濤和大多數傳統女性的想法一樣,認為女性回歸家庭、相夫教子是更符合「社會標準」的選擇。於是,30歲的她退出娛樂圈,專註於為愛洗手做羹湯的家庭主婦角色。

可現實並非童話。婚後前夫因為工作常年在外,兩人聚少離多,而精神交流和情感溝通的缺失,逐漸讓她懷疑起這份婚姻存在的實際意義。

2013年的一天,輾轉反側了一夜的劉敏濤決定結束這段婚姻。

我想經歷過那一刻的女性都懂,這對於離開職場7年,中年離異帶娃的劉敏濤來說,並非易事!後來有媒體問她,如何面對中年離異對於人生的衝擊時,她的回答卻出人意料:

那不過是像演員一樣,將自己人生的7、8年去用來體驗身為愛人、母親的角色。其實感情上根本沒有什麼失敗可言。

很多時候,阻礙女性無法走出現狀的,其實並非是對前途未卜的恐懼,而是將中年離異的概念等同於「年老色衰沒人要、重入職場被歧視」的潛意識。一如心理學家榮格所言:「除非你意識到你的潛意識,否則潛意識將主導你的人生,而你將其稱為命運。」

或許也有人會反駁,讓女性產生這種潛意識的,根本是來自社會的偏見。

雖然我們無力改變偏見,卻可以不認同遊戲規則。當你把生命中曾經踏錯的腳步都當成一場體驗來看待,或許重新做選擇時,就會更加地清晰和自如。

相反,你若更在意離異所造成的成本損失,那我勸你不要輕易跳脫現狀。因為如果在「中年叛逆」的路上還時不時地後悔當初,那這種自我懷疑帶來的挫敗感,要遠大於不幸婚姻對人生的打擊。

丟掉種種身份,你是否還「擁有」自己?

在公號後台,看到過很多讀者的留言,比如:

「義務、責任,可我自己怎麼辦?每天下班不想回家,又因為家裡有孩子不得不回家,一個沒有靈魂的人每天機械式重複著相同的內容。」

「怎麼撤離呢?付出太多了,離了婚孩子也沒有家,不甘心所以不願意抽身,然而看著年華這樣浪費,更加心傷!」

「我的婚姻也是,承擔了家裡所有的責任,跟老公沒有共同愛好,他喜歡安逸,我喜歡拼搏,搞得好累,每天就是為了孩子在湊合著過。」

重複性孤獨、投入太多無法撤離、為了孩子湊合,你會發現,多數對婚姻不滿卻又不敢脫離的女性,其內心的不安茫然帶來的困擾並不亞於外界的干擾因素

記得小嫻老師曾如此說:

你可以任性,你可以浪漫,你可以寧可在愛情中老去也不要苟且過日子,你可以依然愛憎分明,你可以在婚姻里繼續追尋愛情,你可以做著世人認為這個年紀不該做的事。

一切一切,只要你夠強大就好,經濟強大;或者至少,內心強大。

什麼是內心強大?

我想它一定不是盲目離婚的衝動、更不是對不幸婚姻的委曲求全,真正的內心強大,是指一個女人一定要擁有能讓自己從任何不幸境遇和命運考驗中脫身的支撐點——即對精神生活的追求。

電影《將來的事》就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中年女性娜塔莉,是一個大學的哲學教授。她熱愛工作,活得充實,即使坐地鐵也不忘拿起書來讀,閑暇時還會在院子里打理植物和鮮花。

然而,當相守多年的丈夫輕描淡寫地和她攤牌自己出軌,要求離婚時,她原本自在的生活在一瞬間分崩離析——母親在療養院驟然離世、兒女長大離開自己、學術論著出版計劃被取消、工作進入瓶頸期......

曾賴以生存的種種身份的消逝,讓這個向來理性、熟諳哲理的大學教授一時間都無法抵禦心理上的巨大落差,甚至忍不住自嘲一句:「我終於自由了。

但幸運的是,娜塔莉也並未因此走向自我毀滅,或是陷入情緒崩潰的境地。

相反,她冷靜地接受了一切,丈夫出軌,她大步流星地走路;母親去世、兒女離開、事業受挫,她依舊在大步流星地向前。

而能夠讓她始終屹立不倒於命運的,正是她的書、她的哲學、以及精神生活賦予她的依託和自由。

或許,對枯燥婚姻的不滿和細碎生活的抱怨,從來都不會帶領一個人走向光亮的明天。

因為當你緊盯著眼前的境遇,就必然會把心中的焦慮當成天大的事;然而如果你往後退一步,站在人生的意義上去做選擇,心中便會多一份清晰;當你從更加廣闊的視角去俯視渺小的自己,你會發現能陪伴你走過一生的,其實除了自己,沒有別人。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一個具有自我追求,能夠從精神生活上獲得安全感的女人,才可以真正地做到掌控人生。

——心有助,不孤獨——

ps:當你面對父母、伴侶和孩子關係,你是否總想走近,卻又時常感覺到不安全的陰影?

是否一直苦於找不到和對方有效溝通的方式?

是否因為對方的某些行為傷心痛苦,孤單無助?

如果你正面臨上面的問題,想要快速得到解決,誠邀你來參加親密關係國際導師錢維德老師為期三天的親密關係成長課,面對面有效解答,鑒於上次線下工作坊報名人數過多,很多粉絲遺憾沒有去到現場,所以要再次提醒,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愛我的人請分享到朋友圈

沒看夠的這裡一定有你愛的

你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我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 的精彩文章:

男人愛不愛你,看看衛生間里的三件東西,就知道了!
所有的酒後亂性,都是蓄謀已久

TAG: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