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末年的北京是啥樣?珍貴老照片帶你回到一千年前,一起來看看

清朝末年的北京是啥樣?珍貴老照片帶你回到一千年前,一起來看看

圖為1912年的大運河。大運河對整個北京的水運交通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心血結晶,即便放在世界範圍來看,也算得上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圖為位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的玉帶橋。該橋單孔凈跨度為11.38米,矢高約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橋面是雙反向曲線,組成波形線橋型,配有精製白石欄板,顯得格外富麗堂皇。不過,到清朝末年的時候,玉帶橋已經老化的有些嚴重,不復原來的詩韻雅趣。

北京城外明十三陵的牌坊,在這秋冬的曠野里高高聳立,徒添幾分蕭索荒涼。

正兒八經閨女出嫁時用的八抬大轎,雖然是黑白照,但仍然難以遮掩其精緻華貴的氣質。

位於北京西郊頤和園內的十七拱橋,是連接昆明湖東岸與南湖島的一座長橋,總長度約為150米,狀若長虹卧波,十分美觀雄壯。毫不謙虛的說,該石橋所體現出來的建築造詣令人嘆為觀止。

未被燒毀之前的圓明園一角。圓明園建於1709年,卻在之後的近2百年間,連續遭到西方列強的2次掠奪與焚毀。

這個時候的北京城,在民間也開始流行起吸食鴉片,為了謀取利益,部分富商建造專門的煙館供人享樂。圖為一幢修建的十分豪華的煙館。

這是一處修建於明朝的皇家觀象台,一直沿用到清朝末。1912年,溥儀遜位後,該觀象台及其相關的署司衙門全部廢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復興觀察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二戰結束後,20萬日軍俘虜被關押海島,小日子竟然不錯

TAG:復興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