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岑參即興創作,輕描淡寫之間,卻流傳了一首絕妙好詩

岑參即興創作,輕描淡寫之間,卻流傳了一首絕妙好詩

說起離別,每個人心中都有話說,古代詩人更是奇思妙想,創作了無數的經典詩篇。不說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道盡了人世間的因果聚散;也不提李白的「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灑自如,飽含著依依惜別之情。唐代詩人岑參就曾寫過,「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令人讀罷連聲感嘆。而下面這首詩不見慷慨悲壯,也沒有激情四射,卻依然令人回味無窮。

虢州後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得秋字

唐代:岑參

西原驛路掛城頭,客散紅亭雨未收。

君去試看汾水上,白雲猶似漢時秋。

岑參創作的詩歌題材十分廣泛,既有述志酬答,也有山水行旅,而以邊塞詩最有特色。他的詩歌雄奇瑰麗,品讀他的作品,彷彿別具一種奇偉壯麗之美,也立刻能感受到邊塞上令人望而生畏的氣候環境。

唐肅宗乾元二年,45歲的岑參出任虢州長史,當時安史之亂還沒有結束。由於戰亂,國土破碎,人民罹難,詩人親眼見到過的開元盛世景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首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詩人胸襟開闊、熱情豪邁,於是他的筆觸似龍蛇靈動,又有如神助,詩文想像豐富,靈活自如。

唐代的虢州城在現在的河南靈寶縣城南十餘里,依山而建。後亭是黃河邊上的送客亭,李判官要去遠方赴任,岑參和一些士大夫在此為他餞行,酒席間大家飲酒賦詩,每人選定一個詩韻做詩,岑參當時抽到一個「秋」字韻,於是在酒席上即興創作,輕描淡寫之間,卻流傳了一首絕妙好詩。

首句「西原驛路掛城頭」,交代送行地點,同時點出送行題目。西原是虢州城外的一個地方,北出黃河的驛路是由城外繞山而去。遠處是群山峻岭、重巒疊嶂,驛路在山上穿行,看似掛在城頭似的。岑參的詩樸實明快,但總是充滿想像,值得再三咀嚼。「掛城頭」三字,形象地刻畫了山勢險峻,驛路漫長,暗指朋友的前程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次句情景交融,「客散紅亭雨未收」,客人就要告別,即將登程遠赴他鄉,小雨卻還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彷彿上天也憐惜他們之間的珍貴友情,要替岑參多挽留客人一會。詩人行文委婉,令人想起另一首感人肺腑的詩,「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前路漫漫、淚眼汪汪,欲訴別情、又恐傷懷,於是只能含蓄地告訴朋友,自己多加保重!

「君去試看汾水上,白雲猶似漢時秋」,最後兩句更是深情無限,同時也點出「秋」韻。白雲二字用典,當年漢武帝到河東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遊覽,看見景色如畫,便詩興大發,寫下兩句好詩,「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詩人在這裡是說,李判官啊!當你到了汾水河畔,要多看看那裡的雲光山色,可曾還像漢武帝那時的雄偉壯麗?

讀者是否會驚嘆?岑參啊, 你也是太委婉了!你就是在說,如今經過安史之亂,大唐的國力日漸衰落,自己悲嘆命運不濟,也為朋友的未來深深地擔憂。人生最苦是離別,不僅讓人心碎,還勾起很多對過往的痛苦回憶。岑參本想安慰朋友,卻反而在自己的心頭湧起一股莫名的傷感,於是就在懷念與嚮往之間徘徊,心中卻始終撥動著一根脆弱易斷的琴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秦觀夏夜納涼,月明風清,閑雅自在,令人平添恬淡情懷
唐代高僧的一首禪詩,卧向白雲情未盡,任他黃鳥醉芳春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