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1500萬屍體,640萬噸垃圾,繼「冰桶挑戰」之後,又一挑戰火遍了全球…

1500萬屍體,640萬噸垃圾,繼「冰桶挑戰」之後,又一挑戰火遍了全球…

東方。生活。美學。

最美微雜誌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垃圾?

來自萊斯特大學的教授牽頭組織了一個科學調查團隊,將地球上每個人創造出的「東西」全部納入統計,就連地表之下的沉積物也沒放過。最後得出的結論是30萬億噸。

這些「東西」大部分被我們稱之為「垃圾」,它們有些被深埋在垃圾填埋場,有些在自然環境中累積,有的則被倒入海洋,成了一碗濃稠的「塑料湯汁」,容量幾乎是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小。

更直觀的數據,拿珠穆朗瑪峰來舉例,在珠峰封山之前,每年都有7萬到10萬名遊客湧向珠穆朗瑪峰的大本營,他們離開時會留下12噸的屎,數不清的垃圾,以及屍體。

僅2018年,西藏自治區就組織清理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8.4噸,海拔5200米以下的的轉運垃圾335噸

2018年12月,定日縣珠峰管理局正式發布公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旅遊。自此,絕美的珠峰向人類下了永久的禁令,因為這座世界之巔正在喪失美麗,喪失屬於她的生命。

你以為這又是一篇老生常談的珠峰文嗎?

不!今天我們想描述的,是我們正在居住,並正在破壞著的「流浪地球」

波瀾不驚的海洋

正在淪為最大的垃圾場

前不久,一位印度攝影師拍攝的

拉手照片上了熱搜。

與之前火遍全網的旅行照不同,這張照片里,攝影師被垃圾包圍,海灘上甚至沒有落腳之地。

讓人吃驚的是,圖中的垃圾並非經PS合成而是幾年前印度珠瑚海灘真實的一幕。

格陵蘭島的Illulissat海岸

據聯合國環境署估計,

每年有超過640萬噸垃圾進入海洋。

海洋垃圾中80%來自陸地。

而在陸地垃圾中,

佔比最大的是食品包裝和塑料袋。

另外20%來自海上活動,

如遊船上丟棄的垃圾、

廢棄漁網等。

多米尼加首都附近的沙灘

陽光,沙灘,碧浪......加勒比海島,在人們印象中是美麗的度假天堂。

不知何時起,這座海島的沙灘邊緣,卻被層層疊疊的垃圾覆蓋。

把海島生態毀於一旦的人,正是自詡要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類。

在海島旅遊的人隨手亂扔垃圾,垃圾被沖向大海,強降雨或者風暴一經出現,成千上萬噸的垃圾便會將沙灘吞噬,接著便會出現下面震撼的場景。

地獄有三個入口:

貪婪、憤怒和愚痴。

人類像是最好的演員,輕易地毀滅了自己的生活卻扮演著最無辜的受眾。到底什麼時候,人們才會明白,也許有一天,我們自己就會是壓垮地球的最後一棵稻草。

它們,

正在為人類的自私買單

一英國男子在巴厘島潛水時,拍下了

觸目驚心的一幕。

大量的塑料袋、竹竿、盆、瓶子漂浮在海洋中,甚至淹沒了魚類的生存環境,奪取了本該屬於海底生物的自由。

僅2010年就約有400-1200萬噸塑料被海浪捲入大海,其中,塑料垃圾需要40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被降解。

這些垃圾都去哪了呢?

上圖是在紐西蘭圖爾斯特島,145頭鯨魚集體自殺。

它們成群結隊地游到岸邊,發出陣陣痛苦的嚎叫。在退潮的時候,無法呼吸的鯨魚則會擱淺死亡...

為什麼這些鯨魚寧肯自殺,也不想在海洋中繼續生存呢?

因為友好的人類,是它們最大的隱形殺手。家人慘死,自己飽受病痛煎熬。活著,對它們來說就是折磨!

英國斯凱特島,一頭鯨魚在岸邊擱淺而亡。研究人員解剖它的屍體,竟然在它的胃裡發現了足足4公斤的塑料垃圾!

挪威動物學家在一頭擱淺的鯨魚胃裡解剖發現,體內被30多個塑料袋包圍的鯨魚,幾乎沒有任何脂肪,胃和腸道全被各種垃圾堵塞。

不難想像,它死前該有多痛苦。

胃被塑料填滿,根本無法再進食任何東西,卻還要忍受體內塑料隨著呼吸不斷上涌,帶給它的陣陣嘔吐。

呼吸都變得奢侈,活著哪還有希望?

本該在天空自由飛翔的信天翁,誤將塑料認作食物,將它們餵食幼仔。小信天翁誤食後不知道怎麼嘔吐,塑料在體內又無法消化。

於是,

只能被活活餓死或者憋死。

在它的肚子里,人們發現了瓶蓋、打火機和各種生活常見的塑料。

被鋼絲勒死,眼含淚水的海豹

誤食塑料慘死的海龜

動物並沒有做錯什麼,卻需要為人類的自私和無知買單。

據法國發展研究院院士勞倫斯·莫里斯女士的研究表明,每年大約有1500萬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亡,且數量在不斷增加。殘忍的不是生活,是人類。

它們的死亡並非為自己而鳴,而是替人類喪鐘。

終有一天

人類會付出代價

貪心不足蛇吞象。當人類肆無忌憚地向海洋排泄垃圾的時候,註定了終有一天人會自食其果。

2008年,美國艾爾加利塔海洋研究基金會Christiana Boerger和她的團隊,發現近三分之一的魚類體內都存有塑料。統計數據顯示,每條魚的體內平均有兩顆塑料顆粒。

而據其他報告:

2025年,海洋中塑料和魚類數量比例將達到1:3。到2050年,海中塑料垃圾總重量可能超過魚類。由塑料垃圾產生的毒素,則會沿著食物鏈傳遞、累積,最終抵達食物鏈的頂端——人類的體內。

也就是說,我們平常吃的魚,極有可能藏滿噁心的垃圾。毒素被吃進體內,人類卻不自知還在繼續破壞生態。

而由人類排泄的垃圾,如果繼續傾倒進海洋,被魚類吸收,又會回到餐桌,便會形成惡性循環。

火沒燒到自己身上,大抵人們始終會覺得事不關己。但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所有的罪惡都已經標明了砝碼,或早或晚將會以加倍的方式報復給人們。

僅美國佛羅里達州和紐西蘭,97%-99%的深海珊瑚已被破壞。

據英國《衛報》報道,太平洋上不斷蔓延擴大的垃圾帶面積至少有16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法國的面積!

不只是海洋。人類的貪婪包羅萬象,罪惡的雙手伸向自然的各個角落。

美國俄勒岡威拉米特國家森林公園,99%的植被遭到破壞,百年內無法恢復。

肯亞北部,姚明站在被偷獵的大象前一臉絕望。

遭獵殺的大象躺倒在地,死無全屍。年幼的小象失去媽媽後被囚禁,無助地流淚。

全球變暖,北極冰川融化。可憐的北極熊生存空間被殘忍地剝奪。

雪崩的時候,

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生態一旦遭到徹底的破壞,其傷害便會永久無法復原。

保護生態、重視環保不僅是挽救瀕危的自然,更是人類的自救。

若人類不醒悟,繼續肆意妄為,殺死人類的最終也許不是生老病死,而是某天人們隨意丟下的一隻瓶蓋,一個塑料袋,一個打火機。

改變,是時候開始了。

前不久,國外一個年輕人把自己清理垃圾的照片發到網上,並向全球年輕人發起了「垃圾清理挑戰」(Trash Challenge——找一個你覺得需要清理的地方,拍一張照片;打掃乾淨後,再拍一張照片;最後把對比圖發出來!

沒過多久,一個來自尼泊爾的年輕人就發布了自己挑戰成功的照片。

接下來來自各國的年輕人便一發不可收拾,紛紛曬出了自己挑戰的照片。

這是繼「冰桶挑戰」之後,再一次火遍全球的公益挑戰。

我們家這個六歲的小可愛為大鵝清理了池塘。

三個漂亮的年輕姑娘一起打掃了這片區域。

菲律賓馬尼拉灣,這個被稱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港灣,在上千名志願者的努力下,煥然一新。

40名挪威高中生用一周時間清理了當地的一個沙灘,總共收集了12400千克垃圾!

這是我清理河道的普通的一天。

紐約布朗克斯。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師,已經70歲了,做了很多回收垃圾的標誌,經常在社區義務打掃衛生。

我和家人一起打掃了露營時的海灘。

我加入了一個志願者組織,我們經常清理那些被遺忘的角落。

在盧安達,每個月的最後的一個周六,很多人都會參加一場名為「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的活動,參與者會在一起無償打掃街道。

我只用了6個小時就清理好了當地的一個沙灘,我知道自己做的還不夠,只想以此表達我對當地菲律賓人的感謝。

我們撈出了湖中最大的垃圾,並賦予它新的意義。

南非,父子兩個在公共草坪上撿垃圾。

我們竟然在學校附近撿了一卡車的垃圾!

我們一起清理了弗羅里達的一個沙灘。

全球各地的人都參與了進來,回到文章一開始,向人們關上了門的珠峰,走進了一支30人的中國隊伍。

他們耗時兩個月,清理了8.5噸垃圾,其中2.3噸是人體排泄物。

這些垃圾,大部分只能靠人力扛下山,艱難程度與紀錄片《珠峰清道夫》中呈現的沒什麼兩樣。

這種壯舉也受到了世界網友的稱讚。

除了清掃世界最高峰,在環境保護的問題上,中國還有更大的手筆!

不久前美國宇航局悄悄發了一條推特,盛讚中國在「全球變綠」上做出的貢獻。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航天資料:是中國和印度主導了全球變綠。

尤其是中國,雖然植被面積僅佔全球的6.6%,但卻貢獻了25%的新增植被面積!

一向對中國指指點點的外國網友這次也忍不住誇了起來。

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偉大承諾。

一直以來,中國人常常被批評沒有環保意識,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或者說,我們現在還是這樣嗎?

北京故宮北門,一個95歲的老人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

廣東徐聞,兩名青年看到飯店裡賣的海豚「流淚」於心不忍,便花1500元買下將其放生。

山東濟南,六歲的萱萱默默地把垃圾撿到垃圾桶里。

而前陣子火遍網路的「流浪漢」,也是因為環保,而開始撿垃圾。「有人說我腦子有病,才去撿垃圾。但這是我的理念,你不做,他不做,垃圾分類什麼時候才能實現?」

從我下次買水果自己帶袋子開始。

by 同福客棧

說到環保,有些人說是拯救地球,想起有個學者說的,地球根本不需要我們拯救,愛護環境,終究是為了拯救我們自己。環保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除了政府應該做的,還要問問我們自己願意為頭上的這片藍天和身邊的環境改變多少,其實少叫一次外賣,出行盡量選擇公交車也算環保。

by Ronin

少用塑料袋,讓我們身邊的土壤不受塑料污染,令我們身邊的江海不被塑料侵害。重提菜籃子、使用便利的各色環保袋,告別對一次性塑料生活製品的依賴,重回可持續綠色購物生活方式。

by 王莉

低碳出行,城市輕軌網路的形成,地鐵成為出門首選;共享單車為很多近距離出行的最佳選擇;綠色車牌的新能源汽車也越來越多,人們已經開始接受這一新型能源車了。

by 琳琅

……

一個人的力量也許有限,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出一份力,就會形成巨大的能量。

圖片及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屬原作者

責任編輯:喜雨

-end-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為西風東韻加上星標,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有一種愛,叫設為星標。

中國最有價值和影響力的生活美學傳播機構之一

每日分享最有價值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美學新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風東韻 的精彩文章:

他是比肩高迪的西班牙建築大師,用盡一生建造一座迷宮般的詩意城堡
一天穿24小時都不夠!比裸睡還舒服,可修飾胸型,還可預防乳腺疾病!

TAG:西風東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