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指標及養育

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指標及養育

進入3個月了,如果媽媽長時間地抱著寶寶,就會感到胳膊酸痛,有點抬不起來。寶寶與出生時相比,無論體重或身高都增加了許多,身體也壯了,爸爸媽媽抱時的感覺也不一樣了,不是軟綿綿的,而是有了一些力度了,變得好抱了。

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經非常招人喜歡。寶寶脖子挺得直直得,因為頭相對較大,會微微搖晃,看起來像個會活動得大娃娃;眼睛得黑眼球很大,會用驚異得神情望著不認識得人。如果你對他笑,她會回報你一個歡樂的笑。當你用手蒙住臉,突然把手拿開,並沖著寶寶笑時,寶寶會發出笑聲,而且會發出一連串咯咯笑聲。

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指標及養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隨著感覺漸漸成熟,寶寶的動作有明顯的進步,探究心和好奇心都相當強烈。因為手部活動靈活,當雙手移到眼前時,寶寶會意識到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知道手的動作不僅可以變化,而且是跟著自己的喜好而轉變的。漸漸地,他會注視周圍的物件。如果在他面前轉動玩具,他會目不轉睛地看著;把玩具拿走,他又會立刻忘記。寶寶的眼睛可以順暢地轉動,耳朵也會聽聲音,這時應多選擇合適的玩具來啟發他。同時,寶寶會越來越多地發聲,媽媽要多和他說話。

1、體格發育及健康

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指標及養育

2、能力發展

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指標及養育

3、母乳該如何存儲?

母乳餵養的媽媽上班後,可在上班時將擠好的乳汁放於冰箱冷凍,並於當天晚上或第二天早上交給看護者,如此,媽媽避免了奶脹的痛苦,寶寶也會有足夠的口糧。

擠出來的母乳要用乾淨的容器,如消毒的奶瓶、完好的玻璃瓶、硬塑料瓶或特製的塑料袋來保存。每個容器盛母乳的量盡量為一次餵奶的量,這樣方便看護者根據寶寶的食量餵食且不浪費,並在每個容器上貼上有日期的標籤,每次先用儲存最早的母乳。不要裝得太滿或把蓋子蓋得很緊,擠出空氣並留有1寸的空隙,以防冷凍結冰而脹破容器。

母乳的存儲的方式參考

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指標及養育

4、怎樣給寶寶喂葯

給寶寶喂葯是件令家長頭疼的事情。不太苦的葯,可以將葯溶於少量的糖水裡,用小勺或奶瓶喂。太苦、太難吃的葯,應先喂糖水或奶,然後趁機將已溶於糖水的葯喂入,再繼續喂些糖水或奶。如果寶寶一直是又哭又鬧,不肯吃藥,只好採取灌藥的方法,一人用手將寶寶的頭固定,另一人左手輕捏寶寶的下巴,右手拿一小勺,沿著寶寶的嘴角灌入,待其完全咽下後,固定的手才能放開。不要從嘴中間沿著舌頭往裡灌,因舌尖是味覺最敏感的區域,易使寶寶拒絕下咽,寶寶哭鬧時也容易嗆著。更不要捏著鼻子灌藥,這樣容易引起窒息。

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指標及養育

目前,有專門為寶寶設計的喂葯器,有滴管式、注射器式、奶嘴式等,這些用品也可以使給寶寶喂葯變得容易些。

5、寶寶出現貧血該怎麼辦?

新生兒血紅蛋白可高達190克/升以上,生後一周內血紅蛋白逐漸下降,直至八周後方停止。這種下降是生理性的,所以稱為生理性貧血。

生後3個月內是體重增長最快的階段,血容量擴充很多,紅細胞被稀釋,血紅蛋白可降至90-110克/升。

在血紅蛋白下降過程中,紅細胞生成素開始增加,骨髓造血細胞的功能開始活躍,生產出更多紅細胞,以彌補不足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更多地消耗造血原料鐵、維生素B12和葉酸。

母乳中鐵的含量少,配方奶中鐵劑不易吸收。母孕期36周以後,胎兒肝臟開始儲存鐵劑,以備出生後純乳期使用。所儲存的鐵,能夠滿足出生後4-6個月嬰兒消耗

造成寶寶缺鐵性貧血的4種原因

第一,母孕期缺鐵,沒有充足的鐵源供胎兒儲存。第二,胎兒在36周前被娩出,胎兒還沒來得及儲存充足的鐵劑。第三,在分娩過程中,臍帶結紮稍有延遲,新生兒位置又恰好高於母親,會出現胎母輸血(胎兒血經臍帶流向母親)。第四,胎兒期或新生兒期發生溶血,紅細胞過多,造血原料過多消耗。

早產兒生理性貧血出現早而且程度重。嬰兒貧血,需要做鑒別診斷,如遺傳性紅的細胞增多症、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鐮狀紅細胞貧血、出血性貧血等。

缺鐵性貧血治療

缺鐵性貧血治療,以食療為主,多吃高鐵食物,如動物肝和動物血、黑芝麻、紅棗、蕨菜、瘦肉、黑木耳等。缺鐵嚴重者或食療效果不佳,需要藥物治療,主要是鐵劑和維生素B12。鐵劑容易刺激胃黏膜,一定要飯後服用。在沒添加輔食前,盡量不要給寶寶服用鐵劑。

6、佝僂病是怎麼回事?

佝僂病是一種嬰幼兒常見的營養性疾病,多在3個月左右開始發病,冬季出生的寶寶、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2500g)、人工餵養兒或曾患腹瀉的孩子,更應注意防治。

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指標及養育

佝僂病的病因:由於維生素D攝入不足,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和骨骼發育異常。

佝僂病的表現:早期表現主要是好哭、睡眠不安、多汗、夜驚,多汗一般與室溫、季節無關;由於多汗刺激,經常搖頭擦枕,致使枕後禿髮。若不及時治療,就會出現骨骼及肌肉病變,如3~6個月時顱骨軟化形成「乒乓頭」(用手指輕壓頭頂兩側顱骨,受壓處可暫時內陷,手指放鬆時又彈回,似壓乒乓球的感覺);6個月開始出現雞胸或漏斗胸等改變;8~9個月後出現方顱;囟門閉合延遲,出牙晚,出現「O」「X」形腿;重度佝僂病患兒,可出現全身肌肉鬆弛,記憶力和理解力差、說話遲等情況。

佝僂病的防治:在醫生指導下堅持口服魚肝油,補充維生素D。此外,每天戶外活動及日光浴1.5小時以上,若發現寶寶睡眠不安,明顯多汗,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7、親子遊戲

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指標及養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