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道偉法師 | 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下)

道偉法師 | 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下)

道偉法師 | 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下)

道偉法師 | 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下)

道偉法師 | 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下)

道偉法師 | 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下)

戒律里、佛典里講,我們哪怕是析骨為筆、刺血為墨、剝皮為紙來供養十方無量諸佛,都報答不了父母和十方諸佛的深恩、老師的深恩。要有這份心。沒有這份心,我們是無法承受讓自己的筋骨在這裡疼痛一周兩周的,你會覺得說,這麼痛,修行不是為了讓我們快樂嗎?那你這關很難過,皮肉之關,筋骨疼痛之關很難過。然後自己意志的這種錘鍊,所以每施設一個都會讓你看一看,參究一個公案,攪和在裡面,咽又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來,這種感覺是什麼呢?大家有沒有一個經驗,在思索一個問題,沒有辦法想透、想明白的時候那種難受勁兒,那個時候你還能夠保持熱忱和專一。可能有一天你就會和阿難尊者一樣,在座上是那種狀態的時候,忽然間倒榻一放鬆,你就能夠見到本地風光,能夠像佛陀夜睹明星豁然開悟。這個時節因緣是為修行有熱忱、精進不怠地用功的人而準備的,而不是說我等待著時節因緣啊。

我今天晚上再舉一舉馬祖道一大師和南嶽懷讓大師的公案,懷讓大師是馬祖道一的師父,是在我們玉泉祖庭這個禪堂前面的祖師殿坐著的。南嶽懷讓祖師,就是在江西建立叢林的馬祖道一禪師的師父,他們兩人之間的對話,一則著名的公案。

道偉法師 | 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下)

道偉法師 | 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下)

馬祖道一禪師是非常精進用功的一位弟子,天天坐禪,為求什麼?為求早點成佛。這麼精進用功的小夥子、修行僧,老師得要好好地照看照看啊。有一天,道一禪師在那邊坐禪,懷讓師父故意地拿一塊磚在他身邊的石頭板上磨啊、磨啊,窸窸窣窣、窸窸窣窣。道一禪師在定中起來,一看:「誒,師父,您在磨磚做啥啊?」師父說:「我磨磚為了成鏡。」道一弟子就想:這就怪了,磨磚咋能成鏡啊?!自己心裡在嘀咕。嘀咕嘀咕著,就對師父的做法和說法不解而產生了疑惑。於是問道:「師父,磨磚怎能成鏡啊?」大家注意哦,懷讓禪師很犀利。懷讓禪師說:「你光坐禪,」——注意,光坐禪,「光坐禪怎麼能成佛啊?」這下觸動了一個極其熱忱赤子之心的修行僧,一下子被他點出一身冷汗,被他點穴了。那該怎麼辦?師父就告訴他,舉一個比喻:「如牛拉車,車拉若不動,你是先去打牛還是打車呢?」馬祖道一禪師就回答說:「師父,當然是打牛啦!」師父:「你在坐禪的時候,光光是坐,你這個身體就像車身一樣,你心若不觀照,不提起正念觀照,你光坐在那裡,那個樣子,那個形骸有什麼用?」馬祖道一禪師被他的師父這麼給點開了。道一禪師說:「那師父,怎麼辦?」師父就告訴他:「你是為了坐禪,還是為了作佛?若學坐禪,禪非坐卧,若學作佛,佛乃無相,非有相。這個理啊,你要通,你要明白。在日用生活當中,不以取捨,就是當以平等心對待。」——我們原始佛教叫「平等舍」,不予不取不舍,也不是處在無記的狀態,要念念分明。你看這就是我們祖師禪的本地風光,完全被展示在生活之中,不管是事和理,生活當中活潑潑、通透透地展示給我們修行的風光啊。

不從此中行,往哪邊走啊?好好地參!

道偉法師 | 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下)

道偉法師 | 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當陽玉泉禪寺深切紀念凈慧長老圓寂六周年法會
法華玄義 |(197)引經與論,釋解蓮華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