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其實印度人充當的「小白鼠」角色,《我不是葯神》對此並沒有揭露

其實印度人充當的「小白鼠」角色,《我不是葯神》對此並沒有揭露

一部《我不是葯神》讓我們了解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窮人吃不起葯,因為一個月要好幾萬,如果用印度葯,只要幾千塊。我們發現,我們成為世界第二強國的時候,在癌症用藥方面,還不如印度更自由!

所以我們開始譴責印度人,憑什麼他們可以通過盜版仿製的方式生產高價葯,獲取高額利潤,同時也讓窮人受益?為什麼只有印度可以生產仿製葯?其他國家卻不能?

上世紀70年代時任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為實現讓普通百姓看得起病和促進本國製藥行業發展這兩項基本目標主持了對《專利法》的修訂:對食品、藥品只授予工藝專利,不授予產品專利,這意味著印度放棄了對藥品化合物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上的寬鬆使得本國企業能夠獲得大量仿製葯生產許可,從而為印度仿製葯提供了快速擴張的空間。在印度藥品專利保護自此被廢除,低價格成為了印度製藥行業的主旋律。

其實,印度是世界上臨床試驗基地,印度人充當的是「小白鼠」的角色,美國、歐洲那些大葯企幾十年前就在印度開始了試驗,我們才開始,幾乎每一種歐美葯都有印度人的痛苦和淚水,人類文明發展史也是一部血淚史——弱肉強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記憶灰燼 的精彩文章:

從此事可看出普京真是個「狠角色」,這一招讓烏克蘭「如鯁在喉」
人民主動選擇放棄了他,縱有「百萬雄獅」這樣的實力又有何用?

TAG:記憶灰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