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經典碑帖:王羲之行楷《官奴帖》

經典碑帖:王羲之行楷《官奴帖》

王羲之《官奴帖》,別稱:《玉潤帖》,行楷,11行,119字。國家圖書館藏。

王羲之年輕時學書於衛夫人,「自謂深窮。及渡江游名山間,見李斯、曹喜、鍾繇、梁鵠等字,又去洛見蔡邕《石經》,於從弟洽處復見張昶《華岳碑》,始喟然嘆曰:『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見《宣和書譜》引) 。由此可見,王羲之的書法藝術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師承一人,而是在不斷地師法傳統,不斷地吸收前人的營養,來提高自己的書法藝術水平。他後來遍觀前代名家法書,遂改變初學,博採眾長,精研體勢。草書師法於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於是增損古法,一變漢魏樸質書風,創造出妍美流便的書體。他的書法藝術成就卓越,書跡為歷代所珍寶,故在我國書法史上有「書聖」之稱。

王羲之的書法博涉多優,精於多種書體。南朝羊欣說他「博精群法,特善草隸」(《采古來能書人名》) 。唐張懷瓘《書議》分「真書」、「行書」、「章書」、「草書」四門,然後將歷代書法家視其擅長列入其中,在上述四門中都列有王羲之。當然,歷代評論家總是根據他本人的見識和審美觀點來鑒定書家作品,眾說不盡相同。但是根據傳世書作,王羲之精熟楷、行、草書體並將這三種書體提高到嶄新的水平,為歷代所公認。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墨匠心 的精彩文章:

名家經典:沙孟海書法作品欣賞

TAG:水墨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