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母親節,讓4歲孩子下跪,算哪門子叩謝母恩

母親節,讓4歲孩子下跪,算哪門子叩謝母恩

5月12日母親節的腳步近了,幼兒園紛紛舉辦相關慶祝活動,或許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一些傳統教學方式的幼兒園,會設計一些下跪磕頭、洗腳、奉茶的橋段,想給媽媽們一個驚喜,卻不知道對於現代父母來說,這節目的驚嚇效果可能大過喜悅之心。

母親節,讓4歲孩子下跪,算哪門子叩謝母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們小區住宅附近有幾所公立、私立幼兒園,其中一所幼兒園,在幼兒園的附近的停車場包場,做母親節活動;臨近五一假期,引來很多人圍觀。其中,設計了孩子向媽媽叩首跪拜的橋段,此事雖然以「感念母恩」的角度來報導,卻因為跟現代教育觀念大相逕庭,引來許多非議,某家長路過時,忍不住說:「形式主義,小孩子只知道是任務,但不知道什麼是孝;我結婚都沒下跪奉茶,叫4歲小孩跪著裝模作樣,算哪門子的叩謝母恩?父母平時的言傳身教比這些有意義」說真的,這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我不解,問年輕老師為何?說因為招生壓力,省、市級公立幼兒園家長擠破頭,但一般的公立幼兒園、私立幼兒園就要各顯神通。他們不得不辦這種大型活動,一來對外宣傳,二來拍照當做教學成績。

「為了練習,把原本有趣的唱跳課、機器人課挪開,不斷教孩子記住走位,有時候真的累到火快上來,覺得自己都快失去耐心了!」也有家長反映不喜歡叩首、洗腳的內容,認為這讓孩子以為做了形式就是孝順,種下「表理不一」的禍根。

母親節,讓4歲孩子下跪,算哪門子叩謝母恩

我認知到的報恩,是孩子有意識且由衷了解父母給予的愛,進而珍惜並節制自己不好的行為與慾望,而不是按照老師要求,背著僵化的「報恩」口訣,進行形式化的洗腳、奉茶與跪拜,那些為此感動到痛哭流涕的媽媽啊,你真的認為孩子知道這動作的意義嗎?其實孩子們根本不理解,只知道是老師說的、大家都要學!

當教育體制出現問題,教育淪於形式、拍照建檔的儀式,加上整個社會的推波助瀾,最後,造就一票孝子,父母重病時不照顧,長輩走後砸重金辦喪,各種痛哭昏厥,各種匍匐伏地進靈堂,比誰哀嚎大聲,比誰花得錢多,就是所謂的「孝順」?

我們都看過這樣的場景,那,為什麼還讓孩子承襲這些錯誤且過時的觀念?報答親恩哪有那麼容易?孩子在家忤逆媽媽,在外卻禮數周到,這是做面子,不是真正的感恩!當孩子還不懂反躬自省的時候,對於這個舉動,他們只知道老師叫他跪就跪,跪了媽媽會很開心,這樣是不是本末倒置?身為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實在不可不慎啊。

在學齡前,我們需要培養孩子的內在同理,真正的報恩是媽媽生病的時候,用自己的小水杯倒水給媽媽喝;是媽媽流淚的時候,拿包衛生紙幫媽媽擦眼淚;是媽媽需要休息的時候,不會拿著玩具戳頭、硬要媽媽起床;是媽媽手忙腳亂的時候,好好警戒保護自己在安全範圍內。

母親節,讓4歲孩子下跪,算哪門子叩謝母恩

對於體制,我們無能為力。但每個幼兒園的方式不同,身為家長我們不妨和園方多多溝通教學內容;常常跟老師交換意見,勇敢提出自己對教育的看法,如果不能認同,就與孩子商量是否略過這段,不要勉強自己一定要配合演出,否則奉個茶、洗個腳就叫報恩?真的別讓您與孩子的親子關係變廉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產後常被問「是不是又有了」,搶救松肚皮這麼做
懷孕初期胃口不佳、想吐,准媽只能忍耐嗎?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