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踮踮腳,堪比於5味葯,試過的人都偷笑

每天踮踮腳,堪比於5味葯,試過的人都偷笑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個簡單又大有好處的養生小動作——踮腳尖!看到踮腳尖,你是不是想起了芭蕾舞?其實,踮腳尖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動作,接下來就詳細了解一下它的好處與注意事項。

踮腳尖這個簡單的動作,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呢?

1、美化小腿

當你踮起腳尖的時候,能夠增強四肢的活動量,可以讓緊繃的小腿肌肉受到刺激,每次收縮能活躍血液流動,促進下肢的血液迴流順暢。長久下去,能慢慢消除疲勞、消耗脂肪、增強小腿的彈性,塑造美腿。

2、促進腎臟排毒

踮腳尖也會對腎臟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腎臟與足部之間的神經線連動,能起到補腎,促進腎臟排毒的作用。

3、緩解腰痛

中老年人容易受風寒的侵襲,導致體內氣血不暢,造成腰痛。而踮腳尖能很好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能有效緩解腰痛。

4、避免下肢酸脹和麻木

腿部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稱,踮起腳尖時,雙腿作用擠壓出的血液量與心臟脈搏排血量相當,能加快下肢血液循環,消除下肢酸脹麻木感,更重要的是,還能避免膝蓋損傷,這也就是為什麼建議中老年人不宜久坐,頻繁動一動的一大原因。

5、減緩供血不足,避免暫時性頭暈

相信不少人有經歷過長時間用腦過後,突然站立時有眼前發黑的現象,這是因為大腦供血不足造成的。該如何是好?如果堅持踮腳尖這一個方便簡單的動作,能夠促活四肢和頭腦,保持大腦的正常供血量,消除因久坐造成的頭暈、眼前發黑癥狀。

踮腳尖有哪些注意事項?

踮腳尖好處多多,同時也有不少注意事項,尤其是中老年人,把注意事項落實到位,才能更好發揮踮腳尖的作用。

首先,高血壓、骨質疏鬆的中老年人不要輕易嘗試。雖然踮腳尖動作簡單,但上文已經談及踮腳尖牽一髮而動全身,它對於全身的協調性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因此為了避免產生意外傷害,不建議患有高血壓、骨質疏鬆的中老年人貿然嘗試。

其次,要循序漸進。踮腳尖要掌握適度,千萬不要認為做得越多越好,這個小動作講究循序漸進,否則一旦用力過猛會直接導致足跟疼痛。

最後,久坐時最好每隔1小時做一次踮腳尖。踮腳尖隨時隨地都可以方便做,不需要制定周詳的鍛煉規劃,不過需要強調的是,當久坐的時候要保持一定頻率進行踮腳尖,最好是一小時一次,這樣能促進下肢血液迴流順暢,避免下肢麻木。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妙的本草 的精彩文章:

才知道:甘香的陳皮原來能有3個妙用,很少人能全懂
中醫體質測試:9大體質,你屬於哪種?

TAG:奇妙的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