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杜特爾特贏得痛快:一頓臭罵過後,加拿大服軟了

杜特爾特贏得痛快:一頓臭罵過後,加拿大服軟了

在中國拒收洋垃圾後,菲律賓也採取了行動。

據環球時報5月3日消息,2013年到2014年期間加拿大將200多集裝箱垃圾運到了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個港口,集裝箱外貼著可回收塑料的標籤。然而菲律賓海關在檢查中發現,集裝箱中只有三分之一可回收塑料,其餘為電子和廚房垃圾。這些垃圾堆放在碼頭時間太久,散發著陣陣惡臭,令人窒息。在發現這個問題後,菲律賓指責加拿大違反巴塞爾公約,並要求加拿大立刻將垃圾收回去。

要求提出去後,加拿大一拖再拖,置之不理,氣得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爆了粗口:加拿大想把菲律賓變成一個垃圾場,但菲律賓人不是收破爛的;並警告稱,如果下周加拿大不按要求將垃圾運走,就會把這些垃圾倒在加拿大駐菲使館門前。或許是感受到杜特爾特的怒火,加拿大終於動了,決定把60個裝滿垃圾的集裝箱從菲律賓運回加拿大溫哥華港。

應該為杜特爾特的做法點贊,因為洋垃圾確實危害巨大——

一是洋垃圾污染環境。這些發達國家運過來的洋垃圾幾乎都是有毒有害物質。在進入發展中國家後污染了土地和海洋,我國就曾深受此害。比如曾經被稱為電子垃圾拆解第一鎮的貴嶼,鼎盛時每年處理電子廢品可以給政府上交1000萬元的稅。然而在賺取金錢的同時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據2010年一項數據顯示,貴嶼6歲以下的鄉村兒童81.8%的都患有鉛中毒病症。

二是西方國家只顧自己的藍天白雲,卻將污染轉嫁給發展中國家,這是一種害己害人的行為。以前由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粗放,可能會從垃圾中提煉金屬、塑料等工業原料降低生產成本,因而進口垃圾。但是發展中國家不是理所當然的垃圾場。如今隨著各國經濟發展水平逐漸提高,很多國家意識到處理洋垃圾雖然可以獲得一定利潤,但要犧牲環境和承受巨大的社會成本,所以不願意再當發達國家的「垃圾場」,他們紛紛出台政策打擊「洋垃圾」。

就拿馬來西亞來說,僅在2018年7個月內就接收來自英國、美國等國的45.6萬噸塑料廢品,這麼多垃圾遠遠超出馬來西亞的承受能力。怎麼辦呢?在暴利驅使下,一些非法垃圾工廠應運而生,他們使用不規範的處理方式,給當地環境帶來了極大破壞。所以馬來西亞重拳打擊洋垃圾工廠,在3月到4月間一口氣關停140家非法工廠,同時出台政策限制洋垃圾入境。

而在馬來西亞之前,中國、越南、菲律賓也都出台禁止洋垃圾的措施。這讓美歐等發達國家十分頭疼,他們正在為如何處理垃圾而犯難,一些地方因為垃圾堆放太多,而不得不重新填埋。

垃圾問題,是人類共同的難題。或許將來有一天,科技會改變這一切。不過此次杜特爾特的強硬之舉,有效維護了菲律賓的利益,值得點贊!(作者:龍驤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爾法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洲國家陷入分裂:瓜伊多代表鳩佔鵲巢,多國代表拒絕同台
有水分嗎?韓國官方剛發布調查報告,軍事實力直追中國

TAG:阿爾法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