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園長媽媽去哪裡了

園長媽媽去哪裡了

前不久,我有幸前往東北師範大學參加全國民辦園園長高級研修班。出去學習10天,像是去了一個世紀,去了趟東北師大,像是去了次外太空,回來後被孩子們圍著問這問那,感覺自己像「楊利偉」。

記得回來第一天,孩子們見到我便問:「園長媽媽你去哪裡了?」「你回來了,給我們講什麼故事呀?」雖然走之前,我已經跟所有孩子請了10天假,告訴他們我要去哪裡,回來後他們還是不停地追問。受孩子們提問的「驅使」,我把自己「消失」這段時間的資料整理製作成課件,儘可能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進行分享,內容包括我上課的地方、我的老師和同學、我參觀的幼兒園,還有發生在火車上的故事。

我將材料發給每個班級,約定下午起床後,請老師們幫忙播放課件,我在全園廣播中統一跟孩子們分享。這次分享還延伸出幾個問題:在講到我學習的東北師大時,請孩子們回家和父母交流了解:泰安有哪些大學?都叫什麼名字?在講到我的老師和同學時,請孩子們和老師一起統計:自己班有多少男孩和女孩?分別姓什麼?有多少個姓?

分享完第二天,小班孩子見到我就說:「園長媽媽,我們班有14個男孩,比你多。」一些孩子拿著他們的畫給我看,那是他們和家人一起統計的泰安大學數量。一位家長說:「我是老泰安人,真沒想過泰安有多少所大學,昨晚我班家長還就此話題在群里討論起來了。」大班老師說:「沒想到班裡35個孩子,竟然有25個姓。」小班老師說:「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就是找園長媽媽在哪裡,你的照片一出來,他們就激動地喊『園長媽媽、園長媽媽』。對於自己姓什麼,幾乎都不清楚,只清楚自己叫什麼名字,是男孩還是女孩。」

孩子們聽完我的分享,又有了更多問題:你們老師給你們講了什麼故事?你們班有名字嗎?你有被子嗎?你們班演童話劇嗎……他們的提問豐富多彩,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問不到的,這就是孩子,天生的問題專家。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件都可以成為教育資源。比如孩子們對「園長媽媽去學習」這件事很感興趣,我就借題發揮,就地取材,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保護他們的求知慾,還讓他們增長了一些非系統性書本式「知識」。

作為園所的引領者,我在做,家長在感受和體會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語諾媽媽曾這樣反饋:「那天語諾放學後對我說,園長媽媽去開會了,要10天才回來。過了幾天,她會偶爾沮喪地說園長媽媽怎麼還不回來,我都想她講的故事了。小小的人就是在此時嘗到了思念的滋味吧。有一天接她放學,她很興奮地對我說,園長媽媽回來啦,她去開會的地方全是園長,都是從全國各地來的,可多啦……說這些的時候,孩子臉上全是興奮與驕傲。」我想,這是又一次聽外面世界很精彩的體驗吧,我相信會給她心裡種上小小期待的種子。

與此同時,老師們也在感受和踐行「教學做合一」的理念。最近,兩位老師剛從菏澤培訓歸來,他們給班裡的孩子們講述菏澤的風土人情還有特產牡丹,從民間國花講到我們引以為榮的身邊的泰山,無形中增強了孩子們身為泰安人的自豪感。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外國語學校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05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兒童閱讀:分級還是不分級?
如何推動兒童閱讀走向深入?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