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云:「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古人云:「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古人云:「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老子曾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與福可以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也比喻好事可以引出壞的結果,壞事最後也可能會變成好的結果。

正所謂,物極必反、盛衰交替,事物一旦發展到極好的地步時必然會向壞的方向轉化,鼎盛之後所要面臨的將會是衰敗與破敗。

古人云:「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黎明之前的那段時間是最為黑暗的,在最腐敗的地方上能開出最絕美的花,一個王朝的建立必然建立在上一個王朝的衰敗之下。歷史的車輪在這樣的軌跡之下滾滾向前,不曾停下它向前翻滾的步伐。

古人云:「十年河東轉河西」,這句話時至今日還有很多人去引用它。雖然它有著自我安慰的意思,但是也並非全是為了安慰自己而沒有道理的。在我國古代,我們的母親河黃河經常會改道,在十年前位於河東的村莊,在十年之後很可能就轉移到了河西去了。

古人云:「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事實上,在這句話的背後還有一段故事。在戰國時期魏國算得上是最先崛起的國家了,而最後統一六國的秦朝在此時還未「發育」起來,難以與強魏抗衡。因此在當時,魏國國君派吳起出兵侵犯秦國的河西所在之地,此戰自然獲勝,富庶的河西到了魏國的手上。

而到了戰國的中後期,秦國開始崛起強盛起來,強盛的魏國也不是它的對手。在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國名將白起帶領大軍收復了失地,一直打到了河東地區,魏國從此一蹶不振,為後來秦朝的建立做出不少的貢獻。

古人云:「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不過各位知道嗎,這句「十年河東轉河西」其實還有下半句,很少有人知道的,它就是:「莫笑窮人穿破衣」,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個人處於貧窮的境地的時候,他沒有多餘的錢財讓自己的衣著得體沒觀,因為對於他來說溫飽問題就已經足以讓他心力交瘁了。我們常說,不可以貌取人,這樣的道理誰都懂,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每個人都會做到。有些人看到那些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的人的時候,難免會自身優越感倍增,嘲笑著穿著破爛衣服的人。

古人云:「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但是,正如它的前半句所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今日你著華服譏他衣身之破爛,明日他著華服,然汝華服何在?人們常常說道的逆襲,大概就像是今日的你看不起的那個人,來日卻讓你望塵莫及。而當你遇到麻煩需要那個你曾看不起的人的幫助的時候,真的就十分尷尬了。

所以說,為人不要目光太過於短淺,不要嘲笑著那個處於貧困、危難之間的人,未來永遠是個未知數,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很多事情就已經朝著那個你無法預測的方向發展了。

古人云:「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各位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遙望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人云:「欺山不欺水」,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傳下來的講究
俗語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到底啥意思?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TAG:遙望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