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佳木斯半馬一跑者猝死:如果心臟無法承受馬拉松之重……

佳木斯半馬一跑者猝死:如果心臟無法承受馬拉松之重……

未經完全證實的網路消息顯示:5月4日舉行的2019年黑龍江佳木斯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上,一跑者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死亡。

願逝者安息,活著的人,特別是跑者更是需要從中吸取教訓,健康跑馬,安全跑馬的這根弦松不得,馬拉松(半馬)的終點不僅僅在42.195(21.098)公里處,而是在溫暖的家。

健健康康、安安全全地比賽後回到家裡,比什麼PB、完賽都要重要一萬倍。

一、跑步是最有益心臟的運動之一,但這是有前提條件的

跑步作為耐力性運動的代表,可以顯著提升心肺功能、整體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這是毋庸置疑的;

美國心臟協會已經將心肺耐力與血壓、脈搏、呼吸、體溫一起,並列為第五大生命體征,可見心肺耐力對於健康的絕對重要性。

美國運動醫學會也提出著名的ExerciseisMedicine——運動就是良醫,也就是說運動可以像傳統的醫學治療手段一樣,有效地防治一些常見的慢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部分類型癌症和抑鬱症等等。

大量研究也已經證實,堅持耐力運動的人群身體功能障礙的發病率顯著低於不運動的人群。

跑步的益處

那麼,多大的運動量才能有益心臟健康呢?

目前主流觀點認為每周應當至少積累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者每周積累75分鐘大強度運動,這個運動量是絕多數人不用太費力就能實現的運動目標。

跑步本質是一種大強度運動,也就意味著每周跑步總時間達到75分鐘就足夠有益心臟健康了。

運動量相對越多,健康收益越大,這個被稱為劑量效應關係(dose-responserelationship)。因此,我們鼓勵大家積極投身運動,運動越多,所能獲得的健康收效也就越大。

但問題來了?運動量是不是可以無限增加?同時也能帶來健康好處的無限增加呢?

顯然不是這樣的。凡事都有一個度,運動也是如此,運動量超出身體承受能力,其弊可能就會大於利。

運動量與健康之間實際上是U型曲線關係,運動不足有害健康,適量運動有益健康,而過量運動可能又會帶來不少對於健康的負面影響。

運動量與健康之間是U型曲線關係

二、過量運動可能導致的心臟風險

耐力運動時,心臟工作能力也會相應增加,運動時心臟工作能力是安靜時的5-7倍,當長時間需要心臟以如此大的強度工作就會對心臟造成極大的負荷,為滿足如此大的負荷,心血管會產生相應的適應性變化。

比如表現為心腔容積增大,心肌增厚,心臟質量增加,我們把這種情況稱之為「運動員心臟(athleteheart)」。

傳統觀點認為心臟體積大、強而有力能滿足高心率下有氧代謝需求,是人體對於大負荷運動產生適應的一種表現。

事實上研究也發現,這些心臟結構變化並不是全都是好的方面。

例如,高水平耐力運動員退役後,即便幾年內不參加比賽及大強度訓練,其心臟也不能恢復到正常大小,耐力運動員中有些人會發生心律失常。

科學家因此推測耐力運動引起運動員形成「運動員心臟」,而這些結構變化又可能為心律失常建立了基礎,進而可導致心臟功能障礙。

有時,即使是專業的心臟病大夫,也很難區分運動員的心臟增大是適應良好還是已經發生了心臟疾病,所以常常被誤診,這需要細緻專業的檢查。

普通大眾跑者健身性質的跑步不太可能像運動員那樣發生「運動員心臟」,但那些跑量較大、跑步較多的資深跑者,卻有可能存在心臟發生某些不良改變的風險,比如有些跑者安靜時心率明顯偏低,甚至過低,或者存在心律不齊,而這些往往平時是沒有不適表現的。

三、跑馬這樣的極限強度耐力運動可能導致心肌損傷

馬拉松比賽或者為了馬拉松備賽而進行的大強度耐力訓練有可能會對心血管造成不利的影響。

研究發現持續超過1-2小時的大強度耐力運動會導致心臟承受過度負荷,這就使心肌過度伸展,造成心肌微損傷。

研究顯示,馬拉松比賽後心肌損傷的標誌物,如心肌鈣蛋白、MB型肌酸激酶、B型腦鈉肽上升了50%,這無疑是提示馬拉松這樣的極限強度耐力運動導致了心肌受到一定損傷。

雖然這一變化在1周內可恢復到基礎值,但經年累月的過度大強度運動和重複損傷,可導致心肌纖維化(所謂心肌纖維化是指心肌彈性下降,收縮能力受損),進而引起心律失常。

此外,長期大強度耐力運動也會加速心臟「衰老」,如冠狀動脈硬化、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大動脈血管壁變硬等,眾所周知,冠狀動脈硬化是導致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

四、頻繁參賽讓心肌損傷雪上加霜

一次大強度耐力運動所造成的心臟損傷是可逆性,如果給予充分的恢復和修復時間,這些損傷可以得到修復,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更健康強大的心臟。

倘若休息不夠,恢復時間不充足,那麼,運動對心臟造成的急性可逆性微損傷則會堆積,最終導致心肌纖維化、心律失常等等。

這就如同大強度跑步引發了膝蓋細微損傷,通常都是可以修復的,而反覆過量跑步,膝蓋就容易出現修復不足和疲勞積累而引發勞損。

有些跑友一個月參加兩三場馬拉松,有的甚至參加背靠背的馬拉松。

所謂背靠背馬拉松就是指:這周參加比賽後下周又參加比賽,或者今天剛參加完一場馬拉松,明天又去別地兒參加另一場馬拉松;

更有一些自媒體或者跑步大神鼓吹「如何才能更好的參加背靠背馬拉松」,這簡直是在拿生命開玩笑,屬於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因為背靠背的比賽會導致嚴重的疲勞,無論對於心臟,還是肌肉關節。

馬拉松比賽應當至少以3周為一個周期,所以每月最多1場全程馬拉松,賽後恢復理想時間為3個月,連續跑馬對大多數跑者都是不適合的。

五、馬拉松比賽走跑結合併不能減少心臟壓力

在跑量不足的情況下參賽,這絕對不是個別跑者的「膽大妄為」,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

很多跑者會想當然地認為,跑量不足沒關係,我只是體驗和娛樂,只要完賽就行,大不了跑累了走,走走跑跑總可以吧,其實問題往往就出在這裡。

馬拉松比賽走走跑跑就能降低心臟風險嗎?

你想簡單了!

一篇名為《業餘選手跑馬時跑走結合是否可以減少心臟壓力?》的文章發表於《國際運動科學與運動醫學雜誌》(Journal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德國Martin-Luther大學的學者從參加德國卡塞爾馬拉松比賽的選手中招募了42名志願者(22名男性業餘跑者和20名女性業餘跑者),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

一組全程跑完馬拉松;

一組走跑結合,完成馬拉松(每跑2.5公里走一陣)。

研究人員測試了志願者以下三個指標:

1、B型鈉尿:高B型鈉尿肽水平與心衰、房顫及心源性死亡有關,代表心肌缺血損傷;

2、血清肌酸激酶:是重要的心肌損傷標誌物,也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標;

3、肌紅蛋白:可作為急性心肌梗死診斷的早期最靈敏指標;

上述三個指標均提示心臟承受了過量負荷,而使得心臟發生一過性損害,可以視作心臟猝死的早期預測指標。

對比兩種不同方式完成馬拉松賽,結果發現:反映心臟損傷的三個指標在兩組志願者間呈現同樣變化趨勢,表現為跑後指標上升,跑後4天恢復至正常水平。

說明跑馬對於心臟的確製造了相當大的壓力,導致心臟發生一過性輕度損害,但這種損害是可接受的,尚在正常生理活動範疇,而非病理改變,跑後4天一般恢復至正常水平。

反映心臟損傷的三個指標變化在兩組志願者間沒有差別,走跑結合組沒有因為看上去強度有所降低,而使得心臟損傷指標上升幅度小於全程跑步組。

也就是說走跑結合不會減少心臟所承受的負荷。

換句話說,跑跑走走的方式可以避免馬拉松猝死嗎?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不能!走跑結合看似降低了跑馬強度,但卻並不能降低心臟風險!

六、即使不是跑馬,過多的跑步也會引起不利的心臟改變

研究表明,長期大強度耐力運動對心臟有不利的影響。

大強度耐力運動時心輸出量可增加到安靜狀態下的5-7倍,要達到如此高的心輸出量,心臟的4個腔室會過度伸展,導致心肌纖維撕裂,造成細微損傷;

而且運動時應激激素持續升高,再加上運動時,導致細胞損傷的自由基產生增多,兩者通過誘發和增加炎症反應來惡化這一損傷,最終形成瘢痕組織,使心血管硬化。

長期大強度耐力運動能引起右心房和右心室的擴張,運動後心臟會恢復原來大小,但如果心臟伸展和恢復的重複出現,就有可能發展成為慢性結構改變,包括心臟擴張,並伴隨著心肌纖維化。

這些變化可能沒有任何臨床癥狀,且累積很多年,但慢慢會變成定時炸彈,有時疲勞、身體在疲勞狀態下跑步,一次跑馬就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家可能第一反應會覺得從沒跑過馬拉松的人更容易猝死,其實不然;

根據統計,馬拉松賽事中猝死的人往往是那些跑過馬拉松賽的選手。

以下是美國運動醫學專家對美國TwinCity和MarineCore兩個馬拉松比賽數十年中猝死者所做出的統計,猝死者均為男性。

這兩個馬拉松多年以來總計發生了14例猝死,猝死者中是第一次跑馬拉松的人竟然只有2位!而猝死者絕大多數都是有著多次跑馬經歷的人。

正應驗了那句俗語:「淹死的都是那些會水的人」,那為什麼多次跑馬者中猝死者不在少數,原因可能是長期過量運動,使得他們的心臟已經發生了沒有癥狀的不良改變,最終在某一時刻誘發了猝死。

七、總結

絕大多數猝死都是心臟疾病所引發的,搶救難度很大,人在劇烈運動中發生猝死更會加大搶救難度。

正是因為搶救難度大,所以,預防和篩查就顯得特別重要。

聽聽南京明基醫院心臟專家,為數百名跑者進行過運動平板測試的陳法言醫生講講跑者心臟健康與安全跑馬,一定會讓你重新審視健康跑步這個重要命題。

就在本周三5月8日19:30,跑步研習社特針對廣大跑者的跑步痛點邀請了南京醫科大學內科學碩士——陳發言醫師,指導大眾跑者如何評測心臟健康與馬拉松如何安全完賽?

跑者心臟健康與馬拉松安全完賽

陳法言

南京醫科大學內科學碩士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康復醫學科主治醫師

江蘇省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

南京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康復醫學教研室教學幹事

神經系統病損(腦卒中、脊髓損傷)的康複評定與治療

課程攻略

1、馬拉松意外猝死事件回顧

2、心臟功能與有氧運動詳細知識

3、心臟功能評測技術的手段、方法

4、心電運動試驗的原理、方法與結果解釋(陽性判定標準) 5、心電運動試驗異常案例

6、最大攝氧量、無氧閾、最大脂肪氧化氣體代謝如何測定

7、需要進行運動負荷試驗的人群,試驗前準備及注意事項

8、如何預防跑步猝死的7個措施

9、基本救命術(BLS)的基本要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跑 的精彩文章:

各種高大上的壓縮裝備真的能幫助你跑得更快嗎?
運動醫學大夫教你:該如何治療跑步膝痛?

TAG:慧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