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幼兒園裡的午睡焦慮:「老師,我其實一點也不困」

幼兒園裡的午睡焦慮:「老師,我其實一點也不困」

文 | 齊麗娟

圖圖今年3歲了,過了新年天氣轉暖,媽媽就把圖圖送到了小區附近一家私立幼兒園去上學。剛上幼兒園的圖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適應,每天拉著媽媽的手到了幼兒園門口,都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舍,跟媽媽說著再見,在老師的陪同下,蹦蹦跳跳的就進到了幼兒園裡。

入園將近兩個月了,正當圖圖媽為兒子強大的適應能力感到驕傲時,幼兒園老師的一通電話又讓圖圖媽陷入了焦慮之中。

據圖圖老師說,圖圖剛進入幼兒園時,每天中午還能夠安靜的午睡。但入園時間長了,隨著跟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越來越熟悉,圖圖每到中午的午睡時間都異常興奮,不但自己不睡覺,還拉著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嚴重影響了幼兒園午睡的秩序。不得已的情況下,老師只好每天中午帶著圖圖在別的地方玩耍,以免影響其他小朋友午睡。

老師問圖圖媽,圖圖在家裡是否有午睡的習慣?圖圖媽媽認真想了想告訴老師,從兩歲半開始,圖圖在家裡午睡的時間也很少,白天總有用不完的精力,但基本上晚上到了七八點就上床睡覺了。最後,老師和圖圖媽媽達成了一致,雙方共同努力幫助圖圖養成午睡的良好習慣。

小朋友在幼兒園中午必須午睡是所有的中國幼兒園約定俗成的習慣。孩子在幼兒園午睡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讓辛苦了一上午的老師也休息一下;二是兒童群體睡眠研究發現,孩子在午睡之後可以表現出更好的記憶力,成年人的午睡,尚且能夠幫助自己恢復精力,來應對下午的工作,更何況是處在成長發育期的小朋友呢?綜合以上兩點,幼兒園讓小朋友午睡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有的小朋友卻總是在集體午睡期間不想睡覺,彷彿被上滿了發條的鬧鐘,總有使不完的勁。其實並不是這類小朋友沒有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而是他們的生物鐘已經和成年人一樣進入了單相睡眠模式。

科學家通過研究0-5歲的兒童睡眠發現了一個規律,即兒童從0-5歲會出現三種睡眠模式,分別是0-1歲之間的多項睡眠模式;1-3歲的雙向睡眠模式;3-5歲的單向睡眠模式。

也就是說孩子在1歲之前每天會睡很多次小覺,但每次睡得時間比較短;進入一歲之後,大部分孩子都慢慢養成了白天只睡一覺的習慣;當孩子進入3歲之後,就會有約50%的孩子戒掉了中午的午睡,從5歲開始,更有92%的孩子進入了成年人的單相睡眠模式,即使一整個白天不睡覺也不會犯困了。

孩子自覺地取消午睡,是孩子的大腦發育成熟的一個標誌。在這個前提下,硬要孩子午睡,除了會引起孩子強烈的反抗慾望外,也並不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雖然幼兒園要求孩子午睡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對個別精力旺盛,已經養成單相睡眠習慣的孩子來說,無異於是一種酷刑。

所以,對於這類孩子,作為家長要及時跟老師溝通,確認孩子的睡眠習慣。當孩子確實不能午睡的時候,我們可以要求孩子在其他小朋友午睡的時候保持絕對的安靜,可以看看繪本或者玩一些玩具,但不要發出大的噪音,也請老師多加理解。如果家裡有條件,對於沒有午睡習慣的孩子,也可以接回家去,給孩子更多的活動空間。作為老師,當孩子偶爾出現不想午睡的情況,應該保持耐心積極引導。一旦確定孩子沒有午睡的意願,應該及時與家長溝通,選擇最適宜的解決辦法。

所以,那些小時候幼兒園不睡覺的小朋友,原來大腦的發育程度已經相對成熟了,換種方式引導,也許不是魔鬼,反而是天使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寶寶3歲以前,5個智力開發關鍵時期,父母一定要把握好
孩子的身體不會撒謊,如果感覺不舒服,就會發出明顯的「信號」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