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本文由多玩新聞中心《印象》欄目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生化危機》回顧第二篇,前文鏈接>>


神谷英樹與《生化危機》

卡普空在1996年發售的《生化危機》初代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在正式發售的後一個月,他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了續作的開發。

在同年7月份的V-jump活動上,卡普空還展示了開發中續作的早期演示版本,而這個早期演示版本也被三上真司稱為《生化危機1.5》。

早期演示版本視頻>>

《生化危機1.5》是由之後進入卡普空第四開發部,並且製作了《鬼泣》系列的神谷英樹擔任導演一職。

這次三上真司並沒有參與太多續作的開發工作,對於這款續作他只是擔任監督一職,為遊戲開發給予一些建議。


被推翻重做的《生化危機1.5》

《生化危機1.5》的場景、遊戲畫面與遊戲機制,都和如今玩家所能玩到的《生化危機2》有著很大的區別。

雖說在劇情的大致走向上,《生化危機1.5》和《生化危機2》是差不多的。但在《生化危機1.5》的設定中,浣熊市事件是發生在初代洋館事件2個月之後的,而浣熊市爆發喪屍危機的原因是安布雷拉的非法實驗泄露,警察還直接在事件發生後查封了浣熊市的安布雷拉公司。

在《生化危機1.5》中,浣熊市警察局比起後來《生化危機2》中的警察局規模要小得多,但是場景設計更為現代化,接近當時現實中的警察局。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生化危機1.5》更為現代化的警察局

《生化危機1.5》的設定有意讓玩家們感受到被喪屍群包圍的恐怖,因此遊戲中的敵人比起《生化危機2》來,其模型多邊形也更少一些,這讓畫面中可以出現大量的喪屍。

遊戲中還有另一個加強本作恐怖要素的設定,那就是角色設計。本作設計的兩名主角並不是訓練有素的特警,而是從未接觸過危險狀況的普通人。

雙主角中的第一名主角就是玩家們熟悉的新進警員里昂,他在《生化危機1.5》中的形象與設定與《生化危機2》沒有太大的出入。

另一名主角則是一位在浣熊市度假的大學生賽車手「愛莎?沃克」,她也是後來《生化危機2》中女主角克萊爾的前身。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最早的雙主角設定

在最初的設定中,雙主角的遊戲流程路線並沒有交集,不過兩位主角都有著各自的兩名輔助角色。

在里昂篇中,玩家除了會遇到馬文警官之外,還會見到一位名為「Linda」的研究員,這位研究員就是《生化危機2》中艾達的前身。

在愛莎篇中玩家同樣會遇到雪莉,以及另一位角色「John」, 「John」在後來的《生化危機2》中被改成了槍械店老闆羅伯特·肯多。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生化危機1.5》的登場角色設計

除了角色設定,遊戲中還設計了兩名主角可以穿戴的,例如裝甲之類的裝備。玩家們可以通過為主角換裝備來強化防禦力並提升物品欄,主角的模型也會因為服裝的改變以及受到的傷害而發生變化。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遊戲中的可裝備護甲

雖說這些設定聽上去都很有意思,然而遊戲開發過程中,三上真司和神谷英樹在遊戲製作上產生了許多分歧與爭執。

三上真司認為,《生化危機1.5》的遊戲質量並不理想,有太多和前作相似的地方,很容易讓玩家感到無聊。兩人的爭執引起了公司高層的注意,而高層對於遊戲設計也相當不滿意。

三上真司原本計劃在續作或者《生化危機3》就徹底將這個遊戲系列完結,然而公司總裁岡本吉起卻更想讓《生化危機》做成一個大系列,他否決了神谷英樹設計的《生化危機1.5》劇本,同時提出需要一個格局更大的遊戲劇本。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岡本吉起

高層的不滿導致了遊戲最初決定於1997年5月份發售,卻在遊戲開發到60%-80%之時不得不推翻重做,於是續作發售只能宣布跳票。


從《生化危機1.5》到《生化危機2》

《生化危機1.5》需要大改,神谷英樹陷入了重新設計劇本的難題。不過神谷英樹的困境並未持續太長時間,不久之後岡本吉起便請來了同樣是非常喜歡《生化危機》這款遊戲作品的,在當時非常有名編劇杉村升。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杉村升

最初杉村升只是為整個劇本提出一些建議與方案,而之後他也正式開始了劇本設計工作,與神谷英樹共同編寫出了整個《生化危機2》的劇本。

因為前作的高銷量,讓卡普空在最開始就為續作制定了200萬套的銷量計劃。為了讓遊戲能夠讓更多玩家接受並喜歡上,神谷英樹還決定將劇本設計得更有好萊塢電影風格。

開發人員在了解了劇本的變化之後,就開始了對遊戲的重新設計製作。而剩餘的開發人員則是被安排去製作《生化危機:導演剪輯版》,還在遊戲中加入了《生化危機2》的預覽版本,並為續作的跳票對玩家們致歉。

在進行修改的過程中,《生化危機1.5》的開發素材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保留了下來。最開始的修改就是將愛莎?沃克改成了克萊爾,在人物設計上和前作的克里斯聯繫了起來。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克萊爾人物設計圖

接下來遊戲中浣熊市警察局的場景設計也改得更加的奢華,並有著博物館式的藝術感。場景中最大同屏喪屍數量被限制成了7個,藉此里昂和克萊爾的模型也能夠以450個多邊形組成,看起來比前作要精細得多。

而在《生化危機1.5》中設計的主角受到傷害會表現出明顯的傷口,改成了受傷後的重傷慢行,這個受傷動作也在之後的作品中被玩家們稱為「捂腎」。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主角的貼圖設計 可以看到有傷痕的描繪

此外,受到1989年美國科幻電影《回到未來2》的影響,開發組決定在遊戲中加入「Zapping系統」,用不同的主角以不同的視角來進行遊戲。

這個「Zapping系統」就是表裡關係統,具體就是一個主角的表關會與另一個主角的里關發生交集,表關中發生的事情會影響到里關之中。這使得遊戲更加有代入感,並且也能提升很大的遊戲性。


《生化危機2》的多版本發售

《生化危機2》同樣也為遊戲製作了多個後續加強與移植版本,第一個後續版本就是Dual Shock 版。在這個版本中對應PS平台的新手柄「DualShock」 加入了震動功能,還在遊戲中追加了極限模式以及新手模式。

《生化危機2》PC移植版也在之後很快的推出了,最先發售的就是在WIN 9X系統上的PC-CD版。PC版擁有更高的解析度,並且還在主菜單追加了新的瀏覽模式,玩家可以在其中觀看遊戲的CG動畫、藝術設定圖以及3D模型等。

上海育碧還曾在1999年將本作進行了漢化並引入了中國,所以《生化危機2》也是大部分國內玩家最初接觸到的《生化危機》系列作。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分為雙版本發售的《生化危機2》中文版

《生化危機2》N64移植版是極為特殊的版本,因為N64卡帶的容量很有限,所以必須要壓縮遊戲的音頻與視頻。

對此,負責移植工作的Angel Studios定下了100萬美元的開發預算,在卡普空與任天堂的協助下,移植工作持續了整整一年。

慶幸的是移植工作相當成功,依靠任天堂的壓縮技術,容量512Mb的《生化危機2》成為了N64平台首款全程語音且擁有大量CG動畫的遊戲。

依靠N64強大的3D圖形處理功能,遊戲的光影和水面特效相比於PS版本都有所強化。此外,遊戲中還加入了隱藏在各個場景中的16個EX檔案,檔案中的信息將《生化危機2》的劇情與前作的劇情牢牢的聯繫在了一起,甚至還暗示了一些新作的內容。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生化危機2》N64版封面

此外,《生化危機2》還曾在《生化危機1.5》時期計劃推出SS版本,然而最終因為技術原因,使得SS版無法達到其它版本的相同水準,最終該項目於1998年10月份被遺憾的取消了。

1997年SS版《生化危機1.5》預告片>>


續作與新平台的選擇

在對《生化危機1.5》做了相當多的改進之後,續作《生化危機2》終於順利於1998年1月21日在PS平台上發售,並且遊戲本身也有著極為優秀的內容品質。

《生化危機2》同樣獲得了媒體與玩家們的一致好評,僅以PS版本來說,在Metacritic的平均分就達到了89分,而FAMI通與IGN更是分別給出了37分白金殿堂和9.3分這樣的高分評價。

《生化危機》系列回顧(二):經典之作與它鮮為人知的前身

Metacritic《生化危機2》媒體平均分

遊戲在發售首日便超出了卡普空的預期銷量,直接突破了200萬套,最終銷量還突破了600萬套,比起初代還要高出將近百萬套。

高銷量意味著續作計劃的開始,1998年卡普空就已經得知了索尼PS2平台的消息,並決定將《生化危機》這個人氣系列搬上性能強勁的新平台。

然而卡普空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此時在PS2平台上開發《生化危機3》,那麼玩家最少都需要等待2年才能玩到續作,時間被拉得太長了。

而如果讓三上真司和神谷英樹繼續在PS平台上開發續作,必然也會導致PS2平台新作的開發計劃延期。

對此,卡普空決定讓另一位製作人來擔任PS平台續作的監督與導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