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孝陵為何未被盜?除人為刻意保護外,專家用儀器探知到其他原因

明孝陵為何未被盜?除人為刻意保護外,專家用儀器探知到其他原因

對於古人來說,最頭疼的一件事,莫過於死後不得安寧,簡言之就是墳墓被盜。這種事普通窮苦老百姓倒是不太愁,但對富貴人家,尤其是帝王家,那確實很令人苦惱。

自古帝王多厚葬,尤其是明清兩代皇帝,更是如此。豐厚的陪葬雖然能彰顯帝王的尊貴,但也會吸引無數的盜墓賊鋌而走險。

為了能避免自己的墓葬不被盜墓賊光顧,各朝的皇帝都想了不少轍。防盜最成功的當屬元朝皇帝,至今連墓穴都尋不到。除此之外還有秦始皇墓、武則天墓,都算防盜係數較高的墓穴。

明清兩代皇帝的墓,大多都已經被盜,但也有倖存的一些。譬如明朝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孝陵,就一直完好無損。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鐘山風景名勝區內,建造時耗工10萬,歷時25年,不論是建築造型還是工程水準,都是比較先進且頗具特色的。

它不藏不掩,幾乎是一座暴露在明面上的帝陵,照理來說應該早就慘遭毒手了。但令人驚異的是,數百年來它卻分毫未損,實屬罕見。

有人說這是上天的旨意,其實不然。明孝陵之所以能逃過盜竊,主要源於兩個原因,一是自身構造精巧,二是長期有人保護。

首先,明孝陵構造十分複雜,常人難以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考古人員曾利用現代科技,對孝陵內部的情況進行了長達六年的勘測。根據檢測結果顯示,地宮深藏於大山山腰處,墓道還七拐八扭,別說是盜墓賊瞎闖,就是拿著工程圖紙走,也得費些功夫。

而且,孝陵在建造的時候,還採用了機關防盜的辦法。封土下方有流沙卵石層,一旦有人打洞進入,這些流沙就會將來者掩埋。

其次,歷代統治者的刻意維護,讓孝陵幸免於難。明朝的子嗣看護自家祖宗的墳,那沒什麼多說的。有意思的是,清朝的統治者也是這麼乾的。康熙乾隆兩位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就曾刻意來明孝陵祭拜,雖說此舉是為了籠絡江南士族,但也確實保護了明孝陵。

到了民國時期,孫中山也專程來祭掃過,之後的民國政府領導人也沒有干出監守自盜的事,所以明孝陵才能逃過數劫。

新中國成立後,倒霉的只有萬曆皇帝的定陵,定陵慘案後,國家明令禁止主動開挖帝陵,孝陵得以保存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翔談 的精彩文章:

日本皇三神器都是什麼東西?其中一件來自八岐大蛇,日本人當國寶
農民不懂古畫差點當柴火燒掉,有一幅還是國寶,被徵收後得一千八

TAG:史話翔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