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戰爭中,地理位置有多重要?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

古代戰爭中,地理位置有多重要?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

秦王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之後,始皇帝用十年的時間滅掉了其他六國,實現了七大諸侯國的統一。

秦國在吞併其他六國的過程中,秦滅楚之戰可以說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大的一場諸侯國之間的滅國之戰。公元前二二四年的時候,秦國王翦帶領的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向楚國的邊境進發,兩大諸侯國之間的最終對決,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經過一番激烈的較量,秦軍全殲楚軍的主力部隊,楚國名將項燕自刎而死,楚王也被王翦俘虜。曾經的一方霸主,至此,只能於史書留名。縱觀這場戰爭,我們可以發現:此次對決不僅是兩國軍事實力的對抗,也是兩國地理位置的較量。

首先,在秦發動滅楚之戰的時候,韓、趙、魏三國已經先後被秦國滅掉,因此,與楚國接壤的只有齊國和吞併完韓、趙、魏三國之後的秦國。

楚國與齊國之間已有多年未發生過戰爭,究其原因,是因為兩國都沒有把對方當作敵人,況且,此時秦國勢大,兩國都求自保,沒有多餘的國力去再生事端。樹欲靜而風不止,此時與世無爭的楚國想要安穩,但是秦國想要兼并六國。

隨著王翦帶領秦軍的六十萬兵勇進擊楚地,楚國的滅亡之戰由此開始。

楚國的東北方向與齊國接壤,除此之外,其餘的邊境都與秦國相鄰,因此,當秦軍主力浩浩蕩蕩的進擊楚地之時,楚國布防的重點基本上是由北向南。分別為上蔡、鄢陵、平輿、陳城、彭城、城父、蘄南、下蔡、末都壽春,以及,西邊的楚始都丹陽、江東地區的廣陵。

這裡,我們首先要介紹一下的就是楚國的舊都陳城。陳城之所以被稱為楚國舊都,是因為,當年秦國名將白起率軍攻破楚郢都,楚頃襄王將都城東遷至陳城。而公元前二四一年的時候,楚國因為參加諸侯聯合攻秦之戰戰敗,而被迫遷都壽春,所以,就稱「陳城」為「舊都」。

而陳城也是秦楚邊境的重鎮,楚國用了很大精力再次部署規劃。這裡,平輿則距離當初的魏長城不足八公里,是楚國的邊境軍事重鎮。上蔡原本是蔡國的都城,後來,在楚國的脅迫之下,遷都至州來,也就是今天的安徽鳳台,並將州來改名為下蔡。

城父是當年許國的國都,公元前五二三年,楚平王讓當時的太子鎮守城父,以保衛北邊的疆域,而城父也漸漸的成為了楚國的政治經濟重鎮,也是楚國的駐軍重鎮。蘄南是原來宿國的都城,是楚國都城壽春在東北方向上的門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給養供給之處。

鄢陵是公元前五七五年爆發的「晉楚鄢陵之戰」的發生地。彭城相傳為黃帝最初的建都之地,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彭城原本是宋國的領地,後來,齊國滅宋,將彭城納入到了自己的領土當中。此後,彭城一直都是楚國邊境上的一座重鎮。

廣陵原為邗國國都,後來邗國被吳國所滅,公元前四八六年,吳王夫差在蜀崗上築邗城,並開鑿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人工運河之一——邗溝。公元前三一九年,楚前懷王在邗城基礎上修建廣陵城,而廣陵城也成為了楚國在江東地區最大的軍事要塞。

公元前二四一年楚考烈王將國都由陳城遷至壽春,遷都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而選擇壽春作為新都,則是因為它極佳的地理位置。壽春北面有重鎮下蔡,兩者可以進行協防,形成犄角防禦。並且,壽春本身具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水利工程——安豐塘。

據說,這個水利工程可以灌溉萬里良田,以至於壽春有「陂田之饒」的美譽。而楚國的始都丹陽地勢險要,發生戰爭的時候易守難攻,楚國傳承八百多年,其中,有四百多年都以丹陽為都,文化底蘊之深厚,其他地方鮮有可比。

就是在這裡,楚國經營起了後來八百多年的基業。

楚國每一處的布防重點都有其原因,都是地理位置特殊所致。另外一個不得不提的地方就是潁川郡,秦國對楚國發動的兩次戰爭都是從潁川郡開始的。

那麼,為什麼秦國如此傾心於潁川郡,而沒有考慮過其他地方呢?秦國選擇潁川郡是出於行軍作戰的目的。

因為,秦國以騎兵縱橫於世,若是從西往東打,則多為河流密布之地,騎兵在此根本發揮不出其本身的實力,反倒給了楚國水師發揮的機會。但是,走潁川郡為起始的這條路線,則是從北向南行進的,因為,這條路線多平地,秦國的鐵騎正好可以大展雄威。

所以說,一場戰爭的勝利,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秦國能夠一統六國,不僅僅靠鐵騎的強大,作戰的謀略和周密的作戰安排也同樣厲害。

參考資料:

【《史記·楚本紀》、《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資治通鑒·秦紀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隋煬帝真的是弒父的暴君嗎?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理論上說不過去
古代的中國有多「自大」,西方的科學知識,竟然都是源自於中國?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