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村莊用「漢奸」的名字命名,不僅如此,村民還要為他鳴不平

這個村莊用「漢奸」的名字命名,不僅如此,村民還要為他鳴不平

中國古代歷史在經過了漢唐的鼎盛時期後,就遇到了歷史的轉折點。因為王朝的治國措施不利,從而導致北宋和南宋的國力逐漸下降,這個時候的漢族百姓受到了種種摧殘。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仍然出現了很多擁有大才的文豪,其中孫覿更是才華出眾,但是其歷史評價卻有點不堪,說他行為無操,曾經誹謗岳飛。這樣一個在史書中有劣跡的人,在中國卻有一個村莊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的。下邊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孫覿兩段不同的人生。

宋朝的統治者十分看重文人,科舉制度實施後給很多寒門學子提供了機會。孫覿由於聰慧過人,經過考試後中了進士。在其29歲的時候,皇帝對曾經的「烏台詩案」問題對考生進行提問,孫覿也毫不退卻的回答道「蘇軾等文人從來沒有過陷害朝廷的想法,先帝在世的時候也經常稱讚蘇軾的才華,所以不能以此事來責罰他們。」

孫覿這段據理力爭的回答,被史書記錄了下來,這成為他一生當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後其官位一路攀升,但是在公元1126年的時候,孫覿的一個行為使其成為一個人人喊罵的「漢奸」。汴京淪陷,宋徽宗被金朝俘虜,為了讓北宋臣服,金逼迫徽宗寫降書,身為皇帝身邊的文官,孫覿自然就接到了這個任務。為了皇帝的安全和朝廷與百姓的安危,即使會受到世人的謾罵也毫不在乎。孫覿放下了讀書人的清高,提筆寫下了北宋的降書。經過歷時車輪的滾動,到了南宋時期,孫覿仍然官至高位,這說明其才華是受到了認可,並沒有因為降書而受到改變。

年老之後孫覿返鄉,開始不交賓朋,不問世事。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就貢獻在著書立說上面。後來因為戰亂的關係,這些文著大部分遺失,最後只找到《鴻慶居士集》的四十五卷。在孫覿去世之後,家人把他埋葬到家鄉禮嘉鎮,根據當時的記載,孫覿的墓地有三丈高,下葬的時候,村裡的百姓都親自捧了土安葬他。

800多年的風雨之後,孫覿的墓地被侵蝕的只剩好像土丘一般,村裡的百姓們為了紀念這位文豪,就把村莊的名字改為「孫覿村」,以此來警示世人應該牢記他。在當時提倡儒家文化的社會當中,人人標榜要愛國仁義,可是對於孫覿,卻沒有做到真正的「待人之道」,僅僅因為降書事件,就使其成為了一個受人唾棄之人,一身才華都隨之被淹沒,但慶幸的是,本地的村民深知孫覿的為人,並沒有薄待他,還要為他鳴不平。

縱觀孫覿的一生,從年少聰慧有加,本來可以憑藉才華成為朝廷的棟樑,但因為命運的坎坷,讓他成為了「漢奸」,特別是受到了士大夫們的唾罵和百姓的冷眼。這樣的冤屈都讓孫覿承擔了下來,並沒有在詩書裡面為自己申辯。直到最終離世,他也沒有怨恨任何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渠成談史 的精彩文章:

這位皇帝能晚10年去世,就不會有屈辱的和親,歷史可能就會改寫
這個外來人只為貪圖一頭牛,冒險進入敵營,之後成了開國皇帝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