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都是哪九子?為什麼沒有一子是龍?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都是哪九子?為什麼沒有一子是龍?

「龍」是華夏民族最為敬畏的神靈之一,在古代封建迷信時,人們相信龍是萬物之靈,能呼風喚雨,掌握大自然的變化;到了現代,人們雖然知道龍是不存在的生物,卻依然對其敬畏有加,對它的敬重更像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在古代傳說中龍有九個兒子,但是沒有一個成龍,而且興趣愛好更是大不相同。可中國也有句老話「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都是哪九子?

長子囚牛:作為九個龍子的大哥, 是個非常喜歡音樂的文藝青年,經常就待在琴旁聽琴聲。為此人們常囚牛的模樣,雕刻在琴上,守護執琴之人。因此,在古代很多琴頭都雕刻著一頭囚牛,即便是現在,一些貴重的胡琴上也雕有囚牛,被稱為「龍頭胡琴」。

二子睚眥(yá zì):其心胸狹隘,愛記仇,所以後來也就有了「睚眥必報」這句成語。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睚眥和他的大哥並不一樣,是個生性好鬥的龍子。

三子嘲風:在傳統里,朝風是一個象徵吉祥、威嚴、美觀的神獸,同時,他還具有消除災禍、辟邪安宅的作用。在一些老建築房角上的雕像經常見到它,用於祈禱平安。

四子蒲牢: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老四在九個兒子中,是最像他老爹的,聲音非常大。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

五子狻猊[suān ní]:狻猊長得很像獅子,習性跟樹懶比較像,無比的懶,不過狻猊有愛好:那就是看煙火,為此人們就把它刻在了煙爐上,佛座和香爐的腳部裝飾就是狻猊。

六子贔屓[bì xì]:老六的樣子比較像烏龜,經常被雕刻在石碑之下,來凸顯托起重重的石碑。我們經常看到石碑下面是一隻烏龜馱著,實際上那不是烏龜,而是贔屓。贔屓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迹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七子狴犴[bì àn] :老七相貌形似老虎,它也是正義的化身,能夠仗義執言又有威力,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常雕刻與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以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八子負屓[fù xì]:老八和他大哥差不多,也是比較文氣的,把他雕刻上去就顯得很有文蘊。負屓和六哥贔屓不一樣的是,贔屓繼承了母親的容貌特徵,而負屓則繼承了父親的容貌特徵,負屓長得像龍。他的主要工作也是馱碑,他主要負責馱有名家詩文的石碑。

九子螭吻[chī wěn]:老九龍頭魚身,有個會噴水的嘴巴,經常被人們雕刻在屋脊上面,寓意著房屋不起火,平平安安。

說完龍的九個兒子,那麼沒有一個是龍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原因就是這九個兒子的老媽就不是龍。都知道龍性喜淫,那他的兒子自然也是與不同動物的結合,而產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曰寵物 的精彩文章:

當軟萌的水獺遇上鱷魚,本以為難逃一劫,結局卻讓人出乎意料
真正吃過人肉的8種動物,每一種都生活在我們身邊,讓人細思極恐

TAG:子曰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