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不自己穿衣吃飯,孩子依賴父母危害大,3個時機示弱養出小暖男!

從不自己穿衣吃飯,孩子依賴父母危害大,3個時機示弱養出小暖男!

果莓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朋友對寶寶照顧的非常細心,很多事都是親力親為,大到孩子幼兒園的選擇,小到孩子吃的糖果,與孩子有關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激發朋友的保護欲。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有很多事可以自己動手去完成了,但是朋友還是會替孩子料理好。並且看起來也很有效率不會因為讓寶寶自己吃飯、自己系鞋帶而浪費時間,可是時間長了卻發現寶寶的自理能力有欠缺。在幼兒園裡很多事情都不能獨立完成,比起其他同伴來,寶寶對老師很依賴。朋友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關愛也可能是限制孩子成長的枷鎖。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是完美的,是無所不能的,但是卻忘了與此同時父母的這種表現使得孩子的行為能力受到了束縛。在行為表現上不夠獨立,而這種不夠獨立的心態對孩子今後的成長也很有影響。

一、不夠獨立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1.形成懦弱膽怯的性格

孩子不夠獨立,在面對狀況的時候不能夠很好的應對,在性格表現上傾向於懦弱、膽怯,在面對挑戰的時候容易退縮。

2.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當孩子過多的依賴父母時,對於自我的認同感會有不足,認為自己不能獨立完成任務,產生不自信的心理狀態,不相信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來獨自面對狀況,限制自身能力發展。

3. 做事缺乏主見

由於不夠獨立,在面對狀況時,孩子比較傾向於向他人尋求意見,而缺少自己思考的空間,對問題沒有自己的主見。同樣,如果是與同伴發生分歧時,也容易放棄自己的想法,而立場不堅定。

對父母過分依賴,導致寶寶的獨立性得不到鍛煉,在生活中自理能力缺失,同時獨立思考的能力發展也有所限制。其實,父母並非是無所不能才是完美的,適當的示弱反而能夠讓孩子更加強大。


二、寶媽學會示弱的好處

1.讓孩子有自己動手的空間

家長適當的示弱為孩子的動手能力提供了空間,孩子有機會去學習如何照顧自己,如何通過思考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能力被調動起來,並且得到提升。

2.有利於孩子自我認同感的獲得

孩子可以從幫助父母的行為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進而使得自我認同感得到提升,對於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看待。

3.讓孩子更加懂得感恩

父母適當的示弱,使得孩子對於父母的辛苦有了更多的理解,不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照顧是理所當然的、當孩子看到父母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會更加明白父母的不容易。父母的示弱行為也有助於孩子的感恩教育。

當然父母也不能事事都需要示弱,掌握適當的時機才是最好的。父母機智的應對,也更加容易得到孩子積極的反饋,達到鍛煉孩子的目的,家長的教育方法也可以很靈活。


三、聰明寶媽三個關鍵時機示弱,培養寶寶好品格

1.在寶寶懶惰的時候適當示弱

這時候父母可以適當的示弱,比如說「媽媽腳好累啊,寶寶可以自己去拿水果,幫媽媽也拿一個嗎?」類似這樣的語言表達,會更加能夠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孩子也更加願意去配合家長的引導。

2.當孩子做得好時適當地示弱

這時候的示弱可以是「媽媽還不會呢,寶寶都會了!」類似這種的表達,實則上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通過這種與孩子之間的差距,襯托出孩子的優異,這樣的表揚會因為有具體的內容而讓孩子更加感到自己被認可。

3.媽媽膽小,反而孩子更勇敢

比如說媽媽害怕蟲子,大可不必裝作不害怕的樣子,完全可以告訴孩子自己有點怕,希望孩子保護自己。這樣孩子會更加積極的去和蟲子作鬥爭,反而不會產生對蟲子害怕的陰影,繼而變得更加勇敢,同時也在這種情景中更懂得去主動保護他人。

可見抓住適合的時機很重要,既不會讓寶寶覺得父母無能,也不會讓寶寶對於父母過於依賴。同時對於「示弱」的尺度把握也同樣值得寶媽們多去思考。幫助孩子並不意味著完全代勞,對孩子示弱也不意味著完全放手。


四、掌握示弱的尺度,讓孩子健康成長

1.對孩子所面臨的問題有準確的判斷

基於對孩子的真實處境的了解進行判斷,不要過於勉強孩子,否則很容易因為沒有完成任務而使得孩子的自信心受到創傷。對待困難進而產生畏懼心理,不能夠勇敢的去面對和解決。

2.區分好是孩子懶惰還是能力有限

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父母判斷好是因為孩子懶惰還是確實能力不夠,如果是懶惰的原因,寶媽大可以使用示弱的方法,如果是因為孩子能力不夠,寶媽應該及時提供幫助,這時候就不適合向孩子示弱了,這樣不僅會使問題得不到解決,孩子也會因此而產生沮喪、失望的情緒。

3.結合孩子的能力進行示弱場景的選擇

雖然寶媽的示弱可以讓孩子的能力得到鍛煉,但是也需要注意多去了解孩子的能力,對孩子能力有一定的掌握才能夠自如的確定如何示弱,在何種情況下示弱。不過分高估孩子的能力,自然的引導孩子幫助自己。

很多寶媽在對孩子的照顧上是無微不至的,願意傾其所有的付出,但是這也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否則很容易因為自己過多的愛護而阻礙了孩子的成長。父母真正的幫助不是代勞,而是在提供幫助的過程中使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造成孩子依賴父母的狀況主因並非是孩子,父母的不適當教育方法才是限制孩子行為能力發展的關鍵所在。各位家長們,您家孩子會很依賴父母嗎?您贊同示弱的教育方式嗎?您對於提升孩子自身能力有什麼看法或見解呢?歡迎大家與果莓媽媽一起探討!

我是果莓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於然 的精彩文章:

男生睡覺時,頻繁出現這3種狀況,很可能身高在悄悄生長,恭喜了
男生自以為很「拽」的3種行為,女生往往卻很反感,難怪異性緣差

TAG:心於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