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之子劉阿斗為何那麼胖?看看節氣立夏的傳說就清楚了

劉備之子劉阿斗為何那麼胖?看看節氣立夏的傳說就清楚了

立夏,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這個節氣,有些人怕,因為夏天要來了,酷熱難耐啊。

但,很多美女喜歡,夏日的著裝可以告別臃腫了,瀟洒走一回。

當然,很多男士也喜歡,熱是熱了點,但街上多了很多很多很多道靚麗的「風景線」。

喬遷新居的朋友,可能貼過這樣一副對聯。

上聯:居之安四時吉慶

下聯:平為福八節康寧

橫批:德精降祉

這幅對聯中的「八節」,其中之一就是立夏,另外七個是:立春、春分、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這是民間的八節,大家知道就好了,喬遷新居貼不貼吉利的對聯,這一點看自己,沒有統一的習俗。

立夏時節,有一個傳統的活動「秤人」。

古時,人們於立夏這一天掛起一桿木秤,秤鉤懸一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吉利話。

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秤姑娘要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

秤男孩要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相信有朋友曾經歷過,現在這種形式的活動少了,主要是那些吉利話很難讓人信服。

書生倒是覺得,吉利話可能不準,但節氣的這種儀式感還是要有的,不管什麼節,只要是中國節,就要有儀式感,否則就談不上傳承傳統文化了。

有這種活動,就有這一活動的起源。

立夏秤人這一活動怎麼來的呢?口口相傳的傳說是這樣說的。

相信大家記得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孟獲反叛蜀漢,諸葛亮率領大軍七擒七縱,孟獲降服,此後不再叛亂。

這是《三國演義》里的故事,正史《三國志》里沒有,《漢晉春秋》倒是提到過,但很多人並不認同。

是否真實,就不多說了,書生要說的是秤人。

諸葛亮到死,都沒能幫助蜀漢統一,臨死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後主劉阿鬥了。

所以,他在臨終前囑咐孟獲,每年要來看一次劉阿斗。

這一天,正好是立夏,孟獲當即去看了劉阿斗,此後每年立夏都要看。

後來,劉阿鬥成了俘虜,孟獲不忘諸葛亮的囑託,依舊是每年立夏去看他。

孟獲怕晉武帝虧待了劉阿斗,因此每年立夏都要秤阿斗的體重。

晉武帝心想,孟獲這小子太猛了,雖然不怕他,但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所以對劉阿斗格外的好。

特別是立夏這一天,都要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劉阿斗吃,阿斗喜歡吃,就多吃一些,孟獲到了之後,秤阿斗的體重,每年都能重幾斤。

看到這裡,相信朋友們想起了電視劇里那個胖乎乎的阿鬥了,原來是孟獲每年都要秤的緣故啊。

哈哈,開玩笑了。

孟獲此舉,傳遍了中華大地,人們認為,立夏秤人能帶來福氣,體重重了,證明生活好啊,所以每年立夏開始秤人。

由於體重真不一定能重,所以加個凳子,一是方便秤,二是不管胖瘦都能「重」幾斤。

後來,人們把秤人演變成了祈求上蒼給人們帶來好運的活動,後來又衍生出了前面的那些吉利話等。

每年都要重幾斤,這才是達到了吉利的目的,所以立夏秤人打秤花的時候,不管輕了還是重了,秤花只能打出,不能打進。

故事,終究是個故事,與正史有著天壤之別,甚至與演義的差別也很大,但象徵吉利,這才是古人最看重的,還有儀式感。

中國節,不管是傳統節日還是節氣,都該有儀式感,否則難以體會到傳統節日以及節氣所帶來的影響。

沒有儀式感的節,會讓人感覺這一天只剩下了單純的節日,體會不到節日的味道,所以很多朋友都說某某節的「味」淡了或者沒了,原因就是節日或者節氣該有的活動都沒了。

書生最後還是要重申今年過年期間說過很多次的話,吉利與迷信不是一回事,圖個吉利不是迷信活動,而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註:本文部分來自互聯網圖片很難核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書生 的精彩文章:

他是岳飛之後,為大清立下赫赫戰功,曾手握川陝甘三省兵權
康熙帝最可憐的成年兒子,作為皇子,卻幾乎不可能登上皇位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