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3名越軍躲在村莊指揮炮擊,難怪炮彈長了眼睛,又狠又准!

3名越軍躲在村莊指揮炮擊,難怪炮彈長了眼睛,又狠又准!

作者:復和老兵

聲明:烽火南疆原創,抄襲必究

越軍的130加農炮陣地

大口徑遠程重炮——戰場上的火力骨幹,以其火力強、靈活可靠、已成為戰鬥行動的主要內容和左右戰場形勢的重要因素。重炮那暴風驟雨式的發射速度和對集群目標的急襲射擊。那驚人魂魄,雷霆萬鈞之力的場面,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想像,就算是好萊塢大片,也沒法複製戰場上真實的情景。

一發152毫米加榴炮彈,爆炸後可以讓小半個足球場的地面上,暴露的無論是聖賢或是凡人,沒有一個人能夠倖存下來,不是被炸死就是被衝擊波活活震死,二戰戰場上80%的傷亡都是火炮造成的。

被稱為戰爭之神的炮兵,除有作為大腦的指揮機構外,還有五大專業:觀、通、炮、駕、炊。

如果把炮兵部隊比作一個人,那麼

觀:就是觀察所的偵察兵,計算兵,是人的眼睛。

通:就是通訊兵,包括有線兵、無線兵,就是人的耳朵。

炮:就是炮陣地,包括炮長、瞄準手、炮手。是人的拳頭。

駕:就是駕駛員,是人的腿腳。

炊:就是炊事班,包括後勤供應,是人的嘴巴,提供能量的。

這五部分缺一不可,到底有沒有例外呢?

我軍的130加農炮陣地

本號發表了1979年對越作戰,炮一師26團前進觀察所警衛員柯海貴的系列文章《生死三晝夜》,第八集《胡副政委怒髮衝冠, 奶奶的, 我們要炮火反擊!》中,有一個情節:

2月19日,26團前進觀察所跟隨125師375團在越南復和縣西北哥新,那賽地域被敵人包圍,柯海貴負傷,傷員們都集中在一個倉庫里,「突然,倉庫右側偏屋響起了槍聲,原來偏屋有個地洞,有三個越軍偵察兵躲在裡頭指揮打炮,一天也沒有被發現,難怪一整天越軍的炮彈像長了眼睛似的又狠又准。偏屋裡響起了衝鋒槍的點射聲和連續的手榴彈爆炸聲,再過會,步兵拖出兩具越軍屍體,押出一個受傷的小個俘虜。」

越南人的炮兵偵察兵,藏在村莊里,指揮炮兵射擊,先後兩次命中了125師375團的指揮部,造成375團團長,政委等多人負傷,還有幾人犧牲。敵人的炮彈就像長了眼睛一樣,打的很准。

文章發表後,有懂行的網友提出問題來了,炮兵偵察兵應該在高處,能觀察到戰場的地方,才能發揮作用,在村莊地道裡面,看不到戰場整個情況,怎麼指揮炮兵射擊?

這話沒毛病,但是,事實上,炮兵偵察兵藏在地道里,照樣可以指揮射擊,這就是炮兵射擊中的方法之一——「計劃內射擊"。與之相近的叫「攔阻射擊」。是越南遠程炮兵慣用的射擊方法。

《射擊教程》解釋計劃內目標的射擊:「計劃內射擊,是對組織戰鬥時已計劃好的目標所進行的射擊,效力射開始諸元事先決定好,並下達到陣地,射擊時,只要呼喚目標的編號(代名)或發出規定信號即可射擊。」

對越作戰,我軍炮陣地實拍

在79年對越作戰中,越南遠程炮兵射擊,絕大多數都是用這一方法,他們事先選擇在要道,交通樞紐,隘口,狹窄地段,我軍必經之路,作為炮兵射擊的目標,確定射擊諸元,會事先試射。只要我們的部隊到達上述地域,他們的偵察兵馬上呼喚炮火,所以有時打的很准。他們的炮兵會提前準備多個陣地,每個陣地射擊完畢,為了防止我們炮火反擊,會立即轉移到下一個陣地。

越南人有時呼喚炮火的不一定非需要偵察兵,只要會使用電台的,就可以勝任,可能是一個老太太,也可能是一個半大孩子,也不一定非得使用電台,可能像過去我們使用過的消息樹,點狼煙發信號一樣。只要事先約定信號,發出信號,他們炮兵就開炮,說準確點,他們的遠程炮打的是那個地段、地點,並不是打人。但是,需要有人觀察到我軍到達那個地段,才發出信號,陣地就裝上預先確定的射擊諸元開炮。發信號呼喚炮火的人員可以在高地上,也可以在地道里,只要隱蔽在能夠看到需要射擊的地段即可。

41軍紀檢書記宋子佩的回憶錄《生死二十八天》也記錄這樣一個情節:

從偵聽敵台獲悉,敵人正嚴密監視我撤軍活動,3月12日23時,敵4號台向高平指揮部報告:「我們在高平公安營房的山上觀察,我們一輛車一輛車的數,中國兵今晚8時開的車,現擺在3公里處,射擊諸元正在定,因晚上無法打手電筒看圖,現準備好,只要中國兵進到8公里處就打。」

文中的「8公里處」就是敵人的攔阻線,只要我軍到達攔阻線,敵人就開炮。

網友們看到這裡,可能會以為越南遠程炮兵很厲害,其實這是小兒科的東西,因為遠程炮兵是陸軍火力骨幹,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需要炮火快、准、狠。炮兵是技術兵種,需要各個專業相互配合,才能射擊準確,越南的遠程炮兵不具備這個能力,所以用守株待兔的辦法。

對於新出現的目標,急需炮火壓制,越南遠程炮兵就沒法子了,打起炮來,這裡打一發,那裡打一發,沒有準頭。初發炸點距離目標七、八百米是常有的事,修正射擊半個小時,也不一定修正到目標上。

2月17日凌晨,中越邊境群山中萬炮齊鳴,地動山搖

試想一下,一發炮彈三、四十公斤,要打出二十公里左右命中目標,沒有強有力的勤務保障,是沒法做到的。需要測地兵精密測地,建立炮兵控制網。需要氣象分隊探測地面和高空的氣溫、氣壓、風速、方向,每隔4至6小時進行一次綜合探測,兩小時一次補充探測並播發《地面炮兵氣象通報》。還要修正地球自轉形成的偏流。偵察兵要及時準確捕捉目標並確定坐標,計算兵要精確計算射擊諸元。有線兵、無線兵要保證通訊暢通。戰炮分隊要準確測量葯溫,熟練用炮,射擊指揮員更要果斷,準確指揮射擊等等,才能順利完成射擊任務。

我們的炮兵,使用精密法射擊,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做到首群炮彈覆蓋目標。越南人是沒法比的。

越南人的小炮還是射擊精度很高的,打一個目標。第一發沒有命中,第二發一定會將目標覆蓋在炮彈殺傷半徑之內。因為小炮不需要各專業配合,熟能生巧,一個人就可以操炮。但是,作為小炮,歷來都不是戰場上的主角,所以對戰鬥的勝敗影響有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蘇聯解體時,老布希試圖挽救蘇聯?無奈木已成舟
坦克外殼能煎雞蛋!中東酷熱讓溫度計爆表,美軍苦不堪言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