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目答問匯補》背後的故事

《書目答問匯補》背後的故事

《書目答問匯補》背後的故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華書局出版的《書目答問匯補》一書,是一部非同尋常的集成之作。它記錄了該書主要匯補者來新夏先生從學習、應用到研究《書目答問》及目錄學,並且走向巔峰的全過程。

收入該書的《人名索引》、《書名索引》和《姓名略人物著作索引》,是1943年夏,當時還是北平輔仁大學歷史系學生的來新夏,在其師著名學者余嘉錫先生的指點下,利用暑假編製完成的。屈指算來,這三套索引的編成,迄今已有68個年頭了。一部書,從開始經營到最後出版,經歷了近70年的歷史,這無論怎麼說都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不過,話說回來,對於這部《書目答問匯補》來說,三套索引的編成,雖然的確是該書的開筆,但對於來新夏先生來說,卻又是他學習《書目答問》一書的手段和記錄。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書目答問匯補》一書的撰著,是伴隨著來新夏先生對《書目答問》一書的學習而開始的。

那時,余嘉錫先生講目錄學,所用教材就是《書目答問》,並且是范西曾的補正本。來新夏先生在後來的《我與》一文中回憶說,余嘉錫先生指導他作了三項工作:

一是講了三國時董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故事,要我繼續讀《書目答問補正》,特別注意字裡行間。

二是再讀一些與《書目答問》有關的書。

三是要我利用假期為《書目答問》編三套索引,即人名索引、書名索引和姓名略人物著作索引。

余先生說,這三點做到就算把《書目答問》讀通了。

不難看出,《書目答問匯補》一書,正是在余嘉錫先生的三項要求,尤其是在第二、三項要求的指導下開始撰述的。匯補工作正式開始於1962年。來新夏先生回憶說:

從六二年起先後在我那部《書目答問補正》上過錄有關資料,如將葉德輝、劉明陽、紹瑞彭、高熙曾……諸家的標註過示於天地行間。每畢一家,都在抑鬱的心扉上綻開一絲歡樂。

這正是匯補《書目答問》一書給來先生帶來的由衷歡樂呵!除此之外,來先生還把所見清人評論《書目答問》所收諸書的文字,也迻錄在了《書目答問補正》相關條目之下,極大豐富了匯補的內容。來先生說:

做了這番功夫後,我的這部《書目答問補正》已是滿目瘡痍,天頭地腳,字裡行間,無不充盈墨筆小字,更有夾紙粘條,幾難使外人卒讀,而我則視其為私藏中之瑰寶。我對於藏書外借素不吝惜,唯此二冊絕不外借。(《書目答問匯補序》)

不過,且勿誤會,這兩冊書來先生之所以不外借,倒不是怕人得其珍秘,而肯定是怕這些辛辛苦苦搜輯來的夾條被遺失。所以,來先生接著又說:「我曾想集中一段時間,進行整理增補,成《書目答問匯補》一書以利己利人……」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來新夏先生的《古典要目學》一書作為高校文科教材在中華書局出版,我為責任編輯。而這部書的代序,就正是來先生的《我與》一文。該文歷述了來先生學習、匯補《書目答問》一書的經過,我看了之後十分驚喜。因為1963年,我上大三之時,也學過目錄學,而所用教材也恰是范西曾的《書目答問補正》,由著名學者王重民先生講授。和來先生當年一樣,開始讀這本書,「只有一連串櫛比鱗次的書名,讀之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入不了門」。但在後來的工作中我才感受到,這部《書目答問補正》不僅是一把打開學術之門的金鑰匙,而且也是工作中的一把拐杖,工作越久,越覺得離不開這部書。我當年也想找江人度的《書目答問箋補》,也想找葉德輝的《書目答問斟補》,但都是尋求多年而沒有結果。看到來先生已將這兩種書都迻錄在了《書目答問補正》上,心裡能不又驚又喜嗎?從那時起,我便非常企盼來先生這部書能夠早些出版問世。

來先生是一位非常嚴謹、非常認真負責的學者。談到出版,他便要使該書更加完善、更加有益於讀者翻檢。他找了兩位助手,這就是韋力先生和李國慶先生。

韋力先生是當代不多見的藏書家,見多識廣,來先生想請他「審正並補其所經眼者」。韋力先生當即表示,可把自己「所寫存私藏古籍著錄成稿」納入《匯補》。來先生把韋力先生這一舉動比作齊梁時劉杳,正是劉杳把自己蒐集的資料讓給了阮孝緒,助阮孝緒編成了著名書目《七錄》。真沒想到,這一文壇佳話竟至今日得到重現。

對於藏書家,我以前沒有見過,對於當代專心藏書為務的人我又將信將疑。這是因為,要搞藏書,除了有錢之外,還必須有足夠的傳統文化功底和對傳統文化的由衷熱愛。當代有錢的人真可謂不少,但具備後一條件的人卻鳳毛麟角。承蒙來新夏先生的引薦,我也認識了韋力先生,並參觀了他豐富的收藏。韋力先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古籍善本的痴迷追求,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讀韋力先生所著之書,如《書樓尋蹤》等,真是有一股「韌」勁兒。所以,他能助來先生一臂之力完成如此盛舉,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李國慶先生聰明、能幹,而且任勞任怨,真是一把好手。從《匯補》原稿「滿目瘡痍」,到最後變得疏朗俊秀、豐富多姿,全應是國慶先生的功勞。國慶先生不僅把所匯補的多家批註一一對號入座,而且還不辭勞苦,收集了《書目答問》各種版次的圖錄,展示了《書目答問》一書刊刻和流傳的情況。同時,國慶先生還將原附《書目答問》卷末的《國朝著述諸家姓名略總目》作了增補,在每一學人之下,增補了其生平概略及所據資料出處,使該姓名略成了一簡明清代學術小史,收到了化腐朽為神奇之功。

《書目答問匯補》收輯了眾多名家對《書目答問》一書的批註,是一項集成性質的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原批校本,由於經過十年浩劫,其存亡便凶多吉少了,而該書則把這些批語保存了下來,僅此一點,該書的價值就可想而知。相信這部書的出版,一定會嘉惠後學、稱便學術界。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書痴淘書
寧夏發現記錄境內絲路古道的珍貴資料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