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勝利台灣歸還中國,盟軍為何要直接管台灣,被蔣介石堅決拒絕

抗戰勝利台灣歸還中國,盟軍為何要直接管台灣,被蔣介石堅決拒絕

1895年清政府在與日本的戰爭中失敗,隨後訂立《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抗戰勝利之後,根據《開羅宣言》,台灣被歸還給了中國。但1949年盟軍卻要直接管理台灣,蔣介石堅決拒絕說:決不能交還盟國。

自1948年9月起,林彪指揮下的東北野戰軍發起了遼瀋戰役,經過52天的戰鬥,殲滅國民黨軍47萬餘人,東北全境解放。隨後,東北野戰軍立即揮師入關,將守衛華北的國民黨傅作義各部分別包圍。

之後,人民解放軍相繼發起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大陸的迅速易手已經確定無疑。內外交迫之下,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發表「引退」文告,宣布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

此後,蔣介石不能不更多地考慮遷台與建設台灣問題,將自己的嫡系愛將陳誠派往台灣,擔任省主席之職。但此時,由於中共在大陸巨大而迅速的軍事勝利,美國部分政客擔心台灣不保。

美國人害怕台灣將成為俄國勢力範圍,使南太平洋的海島防線發生缺口,因此準備直接出面管理台灣。英國則在背後慫恿,以圖加強他們在香港的統治聲勢。宋美齡從美國給蔣介石發來兩封信,擔心美國有可能強佔台灣。

隨後,蔣介石又得到駐日本東京代表團電報,盟軍總部擬將台灣交盟軍總部或聯合國暫管。這使蔣介石突然緊張起來,他決定對美堅決表示:「余必死守台灣,確保領土,盡我國民天職,決不能交還盟國。」

蔣介石立即電示代表團團長朱世明,命他與麥克阿瑟詳談,說明此議「絕對無法接受」,既「違反中國國民心理」,也與「中正本人自開羅會議爭回台、澎之一貫努力與立場,根本相反」。

此後,蔣介石加快了國民黨機關、軍隊遷台的步伐,國民黨的人、財、物不斷向台灣運輸。有人估計,國民黨運往台灣的金、銀、外匯總數約值黃金800萬兩。面對內戰失利,蔣介石認為台灣是「單純環境」,因此選擇在那裡重振旗鼓。他曾說,台灣和澎湖仍然完整,只要此身尚在,「黨國」可以由此身再造,如失去台灣,誠死無葬身之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這位軍長在朝鮮戰場上創造了四個第一,麥克阿瑟稱他是:可怕的人
國軍艦隊司令是林則徐後代,主席點名歡迎其起義,後成解放軍少將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