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公亶父有兩個著名的預言,一個幫了姬昌,一個幫了姜子牙

古公亶父有兩個著名的預言,一個幫了姬昌,一個幫了姜子牙

《歪歪侃封神》第365期

文/斯文卿相

周族的興起,離不開姬昌的爺爺古公亶(念「撣」)父,古公亶父在周族的發展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為什麼這麼說?

周族起源於帝嚳之子後謖,後謖善於農事,大禹時期就當上了主掌天下農業的農官,傳至兒子不窋(念「竹」),不窋晚年,夏後太康失政,隨時有丟掉江山的可能,不窋為了不給太康一族殉葬,索性丟掉農官的爵位,帶領周族千里迢迢,跑到戎狄雜處的西北。

在甘肅慶陽一帶生存發展,如此數十年後,傳至孫子公劉,此時,周族已在西北站穩腳跟,於是,公劉便在豳地,也就是如今涇河岸邊的寧縣建立豳國,這是周族建立的第一個國,也許,這時候的周人還叫做豳人。

從這個層面上講,他們的國全是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食,掘井而飲,帝力於我何有哉」,雖然迫於大勢,還得向朝廷納貢稱臣,但其中能有幾分忠心,已經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豳國建立三百餘年之後,傳至公劉的九世孫古公亶父。古公亶父後人尊稱周太王,大約活動於紂王曾祖武乙時期,武乙好武,頻繁對戎狄用兵,引起旨方和羝(念「低」)方等部族的反抗,天下局勢發生變化,古公亶父便帶領部族,東遷至岐山腳下的周原,即如今陝西扶風、岐山一帶,一方面遠離戎狄,土地肥沃,利於發展農業,發展經濟;另一方面,可以借岐山地勢,更有利的觀政中原。因為遷到周原的緣故,所以,古公亶父便將國號改之為周,周族以及周朝的「周」,即由此可來。

武乙之後,殷商天下一代不如一代,帝權衰落,必然會引起天下混亂,天下混亂,對周而言,既是災難,也是機會,那麼,如何在混亂的局面下,將周保存下來,並將之發揚光大呢?古公亶父為之想啊想,想啊想,始終找不到答案,所謂無可奈何謂之天,既然自己找不到答案, 那就只能求助於天,看看老天爺是什麼意思,而說到天,古公亶父便能不由自主的想起一件非常奇異的事。

第一個預言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歷,老大、老二都不要緊,唯有老三,生了一個兒子,這兒子生有異香,出生時聞到一種非常奇特的香氣,這香氣不似人間所有,什麼意思?老三的兒子叫姬昌,姬昌生有異香,很可能說明,他就是有天命在身的人,周國誕生一個有天命在身的人,意味著什麼呢?

於是,古公亶父說出了他的第一個預言,公開宣稱:「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我的後代當中應該有能成大事者,大概就是姬昌吧。已經明確表示,他想傳位給姬昌,姬昌是季歷的兒子,季歷前面還有大哥泰伯、二哥仲雍,怎麼也輪不到他,輪不到怎麼辦?泰伯、仲雍果然孝順,為了讓父親開心,兩人一起逃到南方,並在南方斷髮文身,什麼意思?

上古,斷髮文身之後,就不能進祖廟,失去祭祀祖先的權力,不能祭祀祖先,就意味著他們放棄了自己的氏族,這樣一來,即便父親找到他們,也不能傳位給他們,兄弟二人做的很乾脆,古公亶父沒有辦法,就很開心的把君位傳給季歷。

季歷,人稱王季,上位之後,勵精圖治,討伐周邊戎狄,幫姬昌把家門口打掃乾淨,並因此引起紂王爺爺文丁的注意,文丁特別不希望治下出現這麼一個梟雄,不希望怎麼辦?加封季歷為太師,將之騙到朝歌,軟禁幾年後殺掉,周國就這麼傳到姬昌手裡了。

姬昌真的光大周國了嗎?

第二個預言

古公亶父臨死之時,又給後人留下一個著名的預言,即「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姬昌繼位後,一定會有聖人來輔佐周國,周才會因此大興,那麼,古公亶父預言中的這個聖人,說的又是誰呢?

姬昌繼位後,繼承了父親擴大周邊,並對殷商虛與委蛇的政策,即一方面假裝對商忠心耿耿,另一方面,暗中招降納叛,收買人心,並因此吸引了不少人才,封神演義里所說的姜子牙,就是這個時候到西岐的。

傳說姜子牙是炎帝後裔,先祖還做過堯舜禹時期的四岳,所謂四岳,跟封神演義里的四大諸侯差不多,都是響噹噹的地方諸侯,奈何雖然祖上曾經闊過,但到姜子牙這輩兒已經沒落,日子實在窮的過不下去,聞「西伯善養老」,於是呢,就千里迢迢的投奔西岐,落了個西岐戶口,享受人家的福利待遇去了。

姜子牙到西岐之所以發跡,封神演義里說是因為「飛熊入夢」,那麼,這個夢是怎麼來的呢?上古,君王為表示重視武備,都會在合適的時間帶大臣一起出外狩獵,狩獵與國家大事有關,所以不能馬虎,出外之前,必須搞個隆重的儀式,占卜一下凶吉,這一回,姬昌照例占卜,卜辭上說:「所獲非龍非螭(念「嗤」),非虎非羆(念「皮」);所獲霸王之輔」

咦,有驚喜啊!還等什麼?姬昌不敢耽擱,連忙帶散宜生、南宮适等一眾大臣郊外狩獵,不小心就遇到了渭水河邊釣魚的姜子牙,攀談之下,發現姜子牙很有見識,於是驚喜的說:「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俺爺爺預言,一定會有聖人來輔佐周國,周會因此大興,難道說的就是你嗎?「吾太公望子久矣」,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遂號之曰「太公望」,姜子牙又叫姜太公,其中「太公」二字,即由此而來,原本該叫「太公望」,不過後人看他年紀太大,便把「望」字去掉,直接叫他姜太公了。

姬昌開心之後,和姜子牙乘同一輛車回去,並將之尊為太師,姜子牙就這樣成了大周的輔臣,並幫助他們,開創了周家八百年天下。

古公亶父這兩個著名的預言,一個幫姬昌登上君位,一個幫姜子牙成為大周太師,並預言周將在他倆手中大興,古公亶父,又不是封神演義里的鍊氣士,他的預言怎麼會這麼精準呢?姬昌後來還演化周易,光大易學,而易學,現在還沒有人敢說他完全理解,他們這一家子,就是這麼神秘,能有什麼辦法?

歡迎關注,共話封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根也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封神演義中,誰才是聖人之下第一人?元始天尊用四個字給出答案
封神演義中的「仙首十二」,真是闡教的十二金仙嗎?

TAG:草根也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