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郡到底該不該借給劉備?扣留劉備,關羽張飛真的會為周瑜所用?

南郡到底該不該借給劉備?扣留劉備,關羽張飛真的會為周瑜所用?

赤壁之戰以後,劉備奪取荊南四郡,周瑜則奪取南郡,然而南郡的戰略意義遠遠大於荊南四郡:只有得到南郡才能實現隆中對的「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只有得到南郡才能西進奪取益州,於是劉備向孫權提出借用南郡。那麼東吳群臣對此的立場是什麼?孫權的態度呢?


周瑜的立場:

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權以曹公在北方,當廣攬英雄,又恐備難卒制,故不納。——三國志

周瑜認為,劉備是一代梟雄,又有關羽、張飛等名將跟隨,一定不會屈居人下,最好的辦法應該是把劉備留在吳地,給他建造宮室,送他很多美女古玩,讓他沉浸在享樂之中,再把關羽和張飛分開,以劉備威脅他們,讓像我這樣的人能夠帶著他們去打仗,一定可以成就霸業。假如借給劉備土地,讓三人得以相聚,一起在疆場征戰,就像蛟龍得到雲雨一樣,終究不是池中之物。


魯肅的立場:

呂范勸留備,肅曰:「不可。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權即從之。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漢晉春秋

魯肅早在隆中對問世的八年之前,就已經提出了擬奪取荊州成就帝業的「塌上策」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

此時卻提出了與周瑜截然不同的建議:借給劉備南郡。咋一看,這的確匪夷所思,借給劉備南郡不是和「竟長江所極」自相矛盾么?是什麼原因,讓魯肅不惜放棄塌上策,也要借給劉備南郡?

原來此時的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荊州的南陽、襄陽等地依然被曹操佔據,劉備已經奪取荊南四郡,除非動用武力與劉備爭奪荊南,塌上策一時半會已經難以實現。曹操雖然經歷了赤壁之戰的失敗,但是損失的大多是荊州水軍,並未元氣大傷,基本上統一北方的曹操實力已經遠遠強於塌上策提出之時與袁紹對峙官渡的曹操。和則兩利,分則兩傷,只有劉備孫權勠力同心,才能夠抵禦曹操,孫劉唇亡齒寒,一旦反目成仇,只會便宜了曹操。況且借給劉備南郡,那麼直接面對曹操鋒芒的就從孫權變成了劉備,可以大大減輕孫權的壓力,能夠為孫權的發展爭取時間。


周瑜與魯肅誰對誰錯?

應該說,周瑜和曹操是「英雄所見略同」,一個說劉備是「天下英雄」,一個說劉備是「梟雄之姿」。他敏銳的指出讓野心勃勃的劉備得到南郡,無異於放虎歸山。客觀來說,從後來局勢的發展來看,周瑜的分析並沒有錯。得到南郡以後,以此為資本,劉備集團的勢力迅速膨脹,先後奪取兩川、漢中、東三郡等地,甚至在正面戰場擊敗曹操,逼得曹操險些要遷都,然而周瑜的想法只是理想狀態,並不現實,事實上根本無法實現。

首先周瑜說要把劉備留在吳地,劉備難道不清楚一旦留在吳地就是羊入虎口?即使孫權要邀請劉備入吳,他也會找理由推遲的。更何況當時劉備與孫權是同盟關係,又與其妹結為連理,孫權若強行劫持劉備,難道不會被天下人所恥笑么?即使孫權成功扣押劉備,劉備也不會沉浸在享樂之中,而是時刻想著如何脫身。當初曹操待劉備不可謂不薄,劉備還是一有機會就脫離曹操,孫權又如何保證劉備會被美色蒙蔽?

關羽、張飛也不會坐以待斃,一定會起兵討伐孫權,所謂威脅關羽、張飛為之效力就是個笑話。曹操依然雄踞北方,這時候孫權集團和劉備集團再打起來,也就離滅亡不遠了。退一步說,即使計劃成功,劉備被挾持,關羽、張飛被迫效力,孫權真的能夠獨自對抗曹操么?更何況挾持盟友會被天下人恥笑,又有誰會真心為孫權效力么?劉備也不是傻子,一旦脫身,孫權與劉備必將勢不兩立,這樣一來,對於孫權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在戰術上,魯肅不如周瑜,但是在戰略上,周瑜還是比不上魯肅的。

參考文獻:

《三國志》

《 漢晉春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亭殿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東吳大將軍,孫權欽點託孤大臣,這位諸葛亮侄兒到底是怎樣的人?
他叫林覺民,她叫陳意映,他們的故事曾震撼和感動了無數青年

TAG:亭殿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