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瀏覽器的死亡與重生

瀏覽器的死亡與重生

PC瀏覽器凌冬已至,移動端才是未來。

文|何濤

圖片來源|東方IC

曾幾何時,瀏覽器作為PC互聯網時代的主要流量入口,是百度、騰訊、360等企業競爭的重點。時過境遷,此次百度瀏覽器的停更,也宣告其在PC互聯網時代入口競爭近乎終結。

4月3日,百度瀏覽器發布PC端部分功能停止服務的公告稱,由於部門業務調整,官方將於2019年04月30日對產品部分功能停止服務。相關的產品包括桌面百度、百度工具欄、百度地址欄、百度極速瀏覽器,hao123瀏覽器,產品將不再更新,基本功能本地仍可使用。

百度確實沒有必要在PC瀏覽器繼續堅持,2018年艾媒諮詢數據顯示,360瀏覽器市場份額佔比32.2%居首,Chrome瀏覽器、QQ瀏覽器為20.4%、13.6%。

市場份額幾近可以忽略的百度瀏覽器,宣布停更後並不意味著徹底放棄。相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瀏覽器正在進行一場終局之戰。

All in 移動時代

2011年,為了抗衡360瀏覽器,百度瀏覽器以防禦者的姿勢上線,作為搜索引擎的老大,百度自身業務對瀏覽器有著較強的技術需求。此前在2004年,百度出資5000萬收購了當時互聯網的導航站-hao123網址之家,集齊了搜索引擎與導航站的百度,並沒有在瀏覽器產品上主動出擊,而是選擇了被動防守。

作為搜索「三級火箭」中最重要的一環,在PC端,瀏覽器作為工具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當它與搜索引擎結合時,會帶來大量的流量用戶。例如,當有著龐大裝機量的360瀏覽器推出搜索引擎時,直接搶佔了10%的網頁搜索市場範圍。而百度瀏覽器的停更,將近500萬的用戶流失,也標誌著在PC端的百度只能依靠Web端的搜索功能苦苦支撐。

此前各大互聯網公司對瀏覽器的重視程度不夠,瀏覽器盈利方式過於單一,只能依靠搜索分成,即便以廣告為核心業務的百度也沒有探索出屬於瀏覽器的商業模式。但是電商的橫空出世,使得瀏覽器變成重要入口,網購數量的與日俱增,形成了瀏覽器-電商入口的模式,成為了電商推廣的渠道,變成了當時用戶首選工具。

2008年時任Google大中華區總裁的李開復曾說過「PC上最重要的不是操作系統,而是瀏覽器」,足以證明瀏覽器在PC時代的重要地位。但10年的時間可以改變一切,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內容閱讀的習慣。

巨頭入場

時間進入到移動互聯的初期,當時的移動端瀏覽器也作為信息搜索的重要入口,隨著智能手機生態的不斷完善,國內整個互聯網的競爭已經從網站,產品和服務等,進入到平台之間,生態之間的競爭。瀏覽器作為一個全面的平台,包含了搜索、內分發、資訊內容和掃描等各項功能,因此,瀏覽器背後的競爭,也可以看做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競爭。

作為較早問世的UC瀏覽器,在2014年被阿里巴巴收入囊中,UC瀏覽器彼時正在進行去瀏覽器化路線。而且當時的阿里體系中並沒有UC可以借力的資源,直到2017年7月原UC訂閱號、優酷自頻道賬號統一升級為大魚號,打通阿里生態才得到改善。大魚號讓內容創作者通行阿里文娛平台,獲得多平台的流量支持。隨著大文娛項目的開拓發展,阿里完善自身內容平台,同時支付寶小程序為UC開放的埠,作為手機瀏覽器的頭部App,UC藉助阿里生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瀏覽器是跨平台內容分發最好的載體。2010年推出的QQ手機瀏覽器,彷彿「含著金湯勺」出生,不光有著微信與QQ流量的支撐,騰訊新聞帶來的圖文信息與騰訊視頻資源的支撐,包括最近騰訊文檔的上線,多方流量入口的加持,在今年年初時,QQ瀏覽器的用戶活躍數達到了2.9億。以「內容開放平台」為口號的QQ瀏覽器通過自身內容優勢也佔據了29.8%的市場份額。

即便百度手機瀏覽器沒有停更,但人們更關注的卻是百度App,在剛剛進入移動互聯網時期,百度對百度App的模糊定義,使其初期定位更像是一款簡化版的瀏覽器,而不是一個平台。直到2016年底,李彥宏才將手機百度定義為信息流平台,開始圍繞其打造生態系統。儘管百度早期對建設內容平台反應相對較慢,但是通過「搜索 廣告」的商業化模式,也使得手機百度具有很強的流量變現能力。

從UC,QQ瀏覽器和手機百度的發展中可以看出,目前瀏覽器平台都搭載了以新聞資訊和搜索為主,網站導航,小說閱讀為輔的平台功能,寄希望於培養出用戶的使用習慣。同時瀏覽器始終作為流量入口,提供著不可被取代的搜索功能。

而UC,QQ瀏覽器和手機百度背後,正是BAT三家在移動互聯時代的角逐。三巨頭誰能在未來瀏覽器趨勢中拔得頭籌,不僅是對自家內容生態的補充,還能為自己找到更精準的流量入口,提供一站式服務。

瀏覽器的升級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逐漸成熟,用戶對瀏覽器的要求也進行了「消費升級」,信息流化的瀏覽器隨著功能完善也會變得逐漸臃腫,手機瀏覽器作為用戶在移動端獲取信息的核心入口,在滿足了信息豐富度和服務全面性的同時,對效率也會提出要求,極簡化的瀏覽器未來會獲得更多人的青睞。

在極簡化瀏覽器方面,反應最快的是百度與阿里,相繼推出了簡單搜索與夸克瀏覽器,不謀而合的是,兩款產品的設計理念都是AI技術賦能,通過更細化的垂直服務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搜索體驗。

以近期爆款電影復仇者聯盟為例,當用戶進行搜索時不光可以得到百科信息,也能夠獲得豆瓣熱評,微博熱搜,購買電影票信息等全方面的服務,使其不光光成為一個搜索工具,也能夠更加簡潔的融入生活。

從數據中看,當用戶對信息流產品產生審美疲勞時,去廣告化與人工智慧結合的產品可能會被用戶認可,通過數據顯示可以得知,69.5%的用戶願意使用極簡手機瀏覽器。當首頁只提供搜索入口的手機瀏覽器變得愈發重要時,瀏覽器也就會迎來新的變革。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針對用戶對極簡手機瀏覽器推薦意願調查中,62.1%手機瀏覽器用戶願意推薦他人使用極簡手機瀏覽器,而在針對用戶對極簡手機瀏覽器發展態度調查中,29.2%手機瀏覽器用戶非常看好極簡手機瀏覽器的發展,39.9%手機瀏覽器用戶看好極簡手機瀏覽器的發展。

對於極簡化的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無差別的對不同人群服務,依託於人工智慧技術和小程序服務,為不同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可實現直接在微博、知乎、優酷、豆瓣和公眾號等國內熱門站點進行垂直搜索。

在手機端瀏覽器變成內容分發平台時,阿里大文娛,騰訊生態產品與百度AI技術誰能更好的與瀏覽器結合,實現「搜索直達服務」和「搜索結果千人千面」,才會在未來脫穎而出,使得瀏覽器不單單成為流量入口,還會成為自家生態的重要一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父輩996嚇到日本年輕人:努力看不到希望,索性開心的玩
從醫藥數據智能入手,想提高葯企研發流程效率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