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邱江寧:13-14世紀紀行文學中的絲路書寫

邱江寧:13-14世紀紀行文學中的絲路書寫

13-14世紀的中國,經過蒙古人將近百年的三次西征及南征之後,成為 「六合同風,九州共貫」(許有壬《大一統志序》)的大一統王朝。藉助海陸絲綢之路的大範圍拓通,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對中國「莫不執玉貢琛,以修民職;梯山航海,以通互市」(汪大淵《島夷志後序》),同時,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對中國的認知也進一步深入。這一時期的中外紀行文學中,就存在許多與絲綢之路拓通相關的作品,生動地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的風貌。

促 進 中 外 互 聯 互 通

13-14世紀是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一方面,蒙古人長年征戰,「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元史·地理志一》),東、西方世界因此「無閫域藩籬之間」(虞集《可庭記》),障礙被極大程度打破;另一方面,蒙古人對驛站建設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凡站,陸則以馬以牛,或以驢,或以車,而水則以舟」,而元代驛站所發揮的作用也視前代為盛:「於是四方往來之使……梯航畢達,海宇會同,元之天下,視前代所以為極盛也。」(《元史·兵志四》)

馬可·波羅在其行記中對元朝驛站之密集、便利、舒適給予了非常細緻的描述「其名曰站(Iamb),一如吾人所稱供給馬匹之驛傳也。每驛有一大而富麗之邸,使臣居宿於此,其房舍滿布極富麗之卧榻,上陳綢被,凡使臣需要之物皆備。設一國王蒞此,將見居宿頗適。」(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驛站的便利讓13—14世紀的中國與世界之間互聯互通,那個時期的人們深切地感慨道:「洎於世祖皇帝,四海為家,聲教漸被,無此疆彼界。朔南名利之相往來,適千里者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出鄰家。」(王禮《義塚記》)多元的風物與文化「鴂舌螺發,剺面雕題,獻獒效馬,貢象進犀」,「絡繹乎國門之道」,人們可以「不出戶而八蠻九夷」。(黃文仲《大都賦》)

更 新 異 質 文 化 圈 的 認 知

在絲綢之路大範圍拓通的背景下,13-14世紀的世界不再是鐵板一塊。一方面,元朝疆域橫跨歐亞,歐亞大陸自東向西所並存的四個大文化圈(東亞以中國為中心的漢文化圈、中亞和西亞的伊斯蘭文化圈、南亞的印度文化圈以及東地中海與歐洲的基督教文化圈)都與中國發生關聯。另一方面,外界對於中國的認知在世界劇變過程中發生極大變化。中國逐漸發展成為包含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多民族大國。

「我元始征西北諸國,而西域最先內附,故其國人柄用尤多。」(許有壬《西域使者哈只哈心碑》)伴隨蒙古人西征,西域人大規模東遷中國,這極大地推動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圈與中國的交流和融匯。於是在大都城中,開始出現西域人慶祝古爾邦節的盛大場面:「高昌之神戴羖首,仗劍騎羊勢猛烈。十月十三彼國人,蘿葡麵餅賀神節。」(張昱《輦下曲》)也有西域人封齋的真切記述:「花門齊候月生眉,白日不食夜飽之。纏頭向西禮圈戶,出浴升高叫阿彌」(張昱《輦下曲》),等等。那些遍布中土的宗教場所以及不同的宗教習俗不斷影響著中土人的文化觀念。

在文學領域,所謂「有元之興,西北子弟,盡為橫經,涵養既深,異才並出……亦可謂極一時之盛者歟!」(顧嗣立《元詩選·戊集·薩經歷都剌》)西域作家的大量湧現為元代文學增添了極為獨特的風景。與此同時,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利汗國與元朝往來密切,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圈對中國的了解也進一步加深:「乞台(契丹)、秦(北方中國)、摩秦(南方中國)以及與之毗鄰的其他國家的著作卻從未傳入我們這裡,即使偶有傳入,也沒有人將其進行翻譯,我們也因此無從領略他們發明的各種機械器具的妙用,無從了解他們根據親身的經驗、生活的環境和自己的天性而對許多疑難問題進行思考所得出的精到見解和結論。」(拉施特《珍寶之書或中國醫學》)基於這種理念,藉助與中國頻繁密切的往來關係,中國的醫學、農學、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技術等,經由拉施特等上層文人有意識地翻譯、傳播,被廣泛介紹到中亞、西亞國家與地區,最終傳播到西方,從而對世界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13-14世紀,基督教文化圈也藉助海陸絲綢之路的開通,開啟了「西方往東看」的進程。從最早到達蒙古和林的義大利方濟各會傳教士柏朗嘉賓到孟特·戈維諾、鄂多立克、馬黎諾里,再到商人馬可·波羅等,傳教士和商人接觸蒙古人併到達中國的經歷以及他們的敘述,使得歐洲人對「中國」的認知從傳奇表述中逐步走向現實世界。「那裡的居民在古代常被稱為塞雷斯人(Seres)。他們那裡出產最好的綢料,這種綢料依照這個民族的名稱被稱為塞里克(Seric),而這個民族是由於他們的一個城市的名稱而獲得塞雷斯這個名稱的」。(道森編《出使蒙古記·魯布魯乞東遊記》)

在當時的西方人眼中,杭州「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何高濟譯《鄂多立克東遊錄》),「城裡除了街道兩旁密密麻麻的店鋪外,還有十個大廣場或集貿市場」,「在每個市場一周三天的交易日里,都有四五萬人來趕集,他們可以在市場里買到所有需要的商品」,「這十個集貿市場的四周環繞著高宅閎宇,樓宇的底層是店鋪,經營各種產品,出售各種貨物,包括香料、藥材、小飾物和珍珠等」。(余前帆譯《馬可·波羅遊記》)在一定程度上,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西方世界的文明覺醒都緣起於對東方中國的好奇與探秘,或者更直接地說是緣起於對中國財富的熱羨,而諸如馬可·波羅、鄂多立克等人遊歷中國後留下的詳細記述,對此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加 強 同 質 文 化 圈 的 認 同

13-14世紀,東亞文化圈在兩宋的基礎上,延及面進一步拓展。東邊是朝鮮、日本,東南是越南及其以南、以東的東南亞國家,西南包括中國的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西面直達帕米爾高原以東,往北則越過蒙古草原直達西伯利亞森林,東北到達外興安嶺內外。漢語寫作與習得不僅包括漢族文人,還包括高麗、安南、日本等區域和國家的作者。在這些東南亞國家,習讀漢語經典著作,用漢文交流和寫作,是上層文化圈的重要標誌。尤其是高麗,元代館臣陳旅指出,高麗人認為能考上元朝的科舉比本朝科仕更榮耀:「今高麗得自官人,而其秀民往往已用所設科仕其國矣,顧復不遠數千里來試京師者,蓋以得於其國者,不若得諸朝廷者之為榮。」(陳旅《送李中父使征東行省序》)高麗文人也有詩云「我欲從公游上國,安能鬱郁在荒陬」(鄭仲孚《送中父李翰林還朝》),反映出高麗人對中國文化的崇仰與認同。

江南一統之後,元朝承繼南宋的海外遺產,將南海、印度洋納入王朝發展體系,再加上西域色目人對元朝政權的高度依附和認同,到13世紀末,從中國到伊朗、阿拉伯地區的海域以及所經由的海路整體,就進入元朝政權的影響範圍之中。「馬八兒、須門那、僧急里、南無力、馬蘭丹、那旺、丁呵兒、來來、急闌亦帶、蘇木都剌十國,各遣子弟上表來覲,仍貢方物」(《元史·世祖本紀十一》),這就進一步加深了印度文化圈所輻射的南亞、東南亞區域與中國的交往及認同。像馬八兒國(今南印度東海岸一帶)在印度洋的勢力「足以綱領諸國」(《元史·外夷三》),而其王子孛哈里落戶中國,宰相不阿里「盡捐其妻孥、宗戚、故業,獨以百人自隨,偕使入覲」(劉敏中《敕賜資德大夫中書右丞商議福建等處行中書省事贈榮祿大夫司空景義公不阿里神道碑銘》),此後在元朝為官終老。

總體而言,13-14世紀間,蒙古人為東西方世界的人們打通了相互認知的絲綢之路,而中國也藉助蒙古人對海陸絲綢之路的大力開拓以及其間的驛站建設,與世界頻繁往來互動,這不僅讓「中國」這一遠古想像在世界人們的心中飽滿生動,而中國文化、文學也因為自身的開放包容而格外豐富燦爛。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3—14世紀絲路紀行文學文獻整理與研究」(17ZDA256)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師範大學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胡雪菲 排版編輯:胡雪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劉齊:當好青年「大先生」 做好青年領路人
仲計水:把握新時代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