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100個人代表了中國古代詩詞的最高成就,沒有一個濫竽充數

這100個人代表了中國古代詩詞的最高成就,沒有一個濫竽充數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王國,不僅人人愛讀詩,還喜歡寫詩。青春年少時,誰沒偷偷摸摸的寫過詩呢?就連小編這樣的學渣都曾自詡為詩人。

詩的最高峰出現在唐朝,詞的最高峰出現在宋朝,所以在評選中國古代最知名的詩詞大家時,這兩個朝代的人選必然最多,曲作者不在評選範圍。

評選的依據有三個:一是有名作傳世;二是高質量的作品不能太少;三是能夠引領一時風氣或有獨到之處。儘管如此,評選依然是主觀的,最終名單僅供參考。

屈原的騷體實際上跟後世的格律體有著很大的區別,但在通常意義上,仍被視為詩歌。漢朝時期,文壇的主流是賦和散文,民間詩歌以樂府為代表,作者大多不詳。

平仄的概念最早起源於南朝,沈約首創四聲八病的創作理論,他的詩被稱為永明體,是古體詩走向近體詩的過渡階段,由此開啟了詩歌發展的新曆程。

初唐時期,古體詩和近體詩都得到了發揚光大,初唐四傑中的楊炯尤其擅長古體,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更被譽為盛唐第一。自由的詩歌遇上奔放的盛唐,相得益彰。

沈佺期和宋之問合稱沈宋,活躍於武則天時代,是當時宮廷詩人的翹楚。沈宋最大的貢獻是完善了律體,在五律的基礎上,創造了七律,是律詩的奠基人。

公元八世紀,是詩壇的黃金時代,盛唐詩人百花鬥豔,既有李白、杜甫這樣的詩中仙聖,還有孟浩然、岑參這樣領一時風氣的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

王維是盛唐詩人中李白、杜甫之外的第三極,年輕時的邊塞詩豪放洒脫,中年以後的田園詩則變得寧靜淡遠,前後反差極大,體現了極高的藝術素養。

如果說盛唐的基調是昂揚的,中唐則是深沉的,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巨大變故,詩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現實,白居易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影響深遠。

作為中唐時期成績最高的詩人,白居易的前後反差也極大,早年間他傾力踐行新樂府理念,關注民生疾苦,經歷人生的挫折後,遁入藝術的巴別塔。

在盛唐和中唐詩人的努力下,詩歌創作已達到巔峰,晚唐詩人不得不獨闢蹊徑,李賀是最為典型的一位,奇詭的想像力,天馬行空的意象,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詩境。

李商隱是唐朝詩人中的最後一位大師,尤其在七律上的成就直追杜甫,於沉鬱頓挫之外,另闢隱晦迷離的奇境,前人不敢想,後人不可追。

李煜是詞壇的第一個大師,直接將詞從五代時期的小兒女遊戲提升到表現人生況味的高度上,提升了詞境,使之更為真切感人。

柳永之前,詞的創作以小令為主,講究玲瓏剔透、含蓄雋永,到了柳永手上,開始出現慢詞,講究鋪陳轉折,成為繼李煜之後的又一個大師。

柳永開拓了詞的形式,蘇軾則進一步擴大了詞的內容,詞不再是痴男怨女、風花雪月,而是生活中的風雨、人世里的浮沉,無事不可入詞,打破一切禁忌。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成就最高的女性,即使放在男人堆里也是不落下風。她的創作不只有婉約,還有情懷,以及不輸男兒的氣概。

南宋時期,詩詞都呈現了嶄新的局面。陸遊是南宋七律第一人,筆力雄健不輸唐人;楊萬里的七絕則讓人想起杜牧,清新俊逸,渾然天成。

辛棄疾是南宋詞壇的大師級人物,熾熱的愛國情懷融入詞中,陽剛之氣直衝霄漢,沉痛之處又讓人扼腕而嘆,形成獨具一格的稼軒體,深深的影響了同時代。

元好問是金朝文壇的第一人,詩詞俱佳,一曲《雁丘詞》讓無數至情至性的少男少女為之落淚;文天祥在家國覆亡之際,用詩詞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巨痛。

南宋後期,家國之事已不可為,一大批遺民文人借詩詞抒發胸中塊壘,有的記錄隱痛,有的借酒澆愁,還有的乾脆兩耳不聞窗外事,用藝術麻醉自己。

明清時期,詩詞創作在技術上並不弱於唐宋,唯獨在情感上欠缺一點真摯,境界愈趨狹小,沒有誕生足以媲美唐宋的大量名作,偶有佳作還是信手為之。

納蘭性德是宋詞在清朝的借屍還魂,他的詞在藝術上盡得婉約精髓,更重要的是注入了全部靈魂,字字句句彷彿是從心窩子里掏出來給你看。

由於見識和能力問題,以上評選出的100位詩詞大家肯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遺珠之恨必然有之,卻絕沒有濫竽充數的,每個人都值得細細品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開國10大元帥10大將57上將,超過一半來自這兩個省
五家銀行累計發放信用卡過億,分期收入佔比超過利息收入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