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我國建成世界第三套洲際導彈預警系統,地球上誰發射導彈都能發現

我國建成世界第三套洲際導彈預警系統,地球上誰發射導彈都能發現

在近日舉辦的(2018年度)錢學森傑出貢獻獎頒獎儀式上,我國上海某研究所科研人員圍繞紅外信息獲取領域的時效性與靈敏度問題成功攻克世界頂級的紅外硬科技,其科研成果在我國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某衛星上得到成功應用,為我國在該領域躋身世界前列作出了重要貢獻。該科研人員榮獲2017年度全國首屆創新爭先獎,2018年度XX國家科研機構傑出成就獎、前沿創新專項一等獎。從上述獲獎信息和國內外公開資料推測,我國在天基紅外預警系統的關鍵技術上獲得了重大突破,並已成功在衛星上得到初步應用,稱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紅外熱成像探測儀是一種基於被動光電探測原理的搜索預警系統,具有可隱蔽被動工作、24小時晝夜成像、探測靈敏度高等特點,在遠距夜視成像,現代防空預警等光電系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而在紅外成像設備中,除了非製冷、可在常溫下運行的氧化釩紅外凝視熱成像儀在單兵武器裝備,車載夜視儀,低檔機載、彈載光電設備上得到普遍應用外,性能最好,發現距離最遠的仍然是採用極低溫氦氣冷卻的碲鎘汞型紅外探測器。它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等高端紅外搜索成像領域,因此這類高性能紅外探測系統的研製對加強國防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據公開資料披露,航空、航天部門的紅外對地遙感探測系統,除了採用製冷型的碲鎘汞型紅外凝視焦平面探測器外,還廣泛使用了一種被稱為推掃型超長線列碲鎘汞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的技術。該技術方案特別是在導彈預警衛星上得到了廣泛應用。這是因為導彈預警衛星要求實現在全球範圍內的廣視場紅外探測,而要做到這一點,即使1千米左右的空間解析度,也要求凝視型碲鎘汞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敏感像元數量必須達6000×12000元的規模。

這種規模的凝視焦平面陣列體積極其龐大,更重要的是,由於高靈敏紅外探測器必須在低溫下工作,然而由於熱應力的存在,製冷型凝視焦平面探測器的最大尺寸在物理上存在一個極限,這種大尺寸很難在工程上實現。而推掃型超長線列焦平面探測器則類似我們常用的掃描儀成像原理,通過不斷直線移動來最終成像,雖然在成像速度上不及凝視焦平面陣列,但通過採用利用「推掃」模式、再採用拼接技術製造超長線列焦平面探測器,較好的實現了寬視場和快速區域紅外搜索兩者兼得。

而據公開資料披露,我國研製的推掃型超長線列焦平面探測器通過採用紅外光纖傳像和相應圖像處理技術,將大型紅外光電成像系統對超長線列探測器及其相關製冷技術研製開發要求轉換為應用目前成熟的紅外焦平面陣列技術和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不僅獲得更高的解析度和優良的性能,大還幅降低了系統複雜性,減小光電成像系統體積和重量,極其適合各種平台上的大型監測、對空監視和對地遙感光電成像系統的應用。

而根據美國公布的首次洲際彈道導彈攔截試驗細節透露,美國STSS天基紅外預警衛星系統在這次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1到5分鐘的洲際導彈助推段,導彈發動機會產生大量的光和熱,STSS預警衛星快速發現了目標並持續對導彈飛行軌跡進行跟蹤,並將有效數據及時下傳給陸基和海基X波段遠程預警跟蹤雷達,然後在雷達的引導下發射GBI地基攔截導彈,成功的對洲際導彈進行了一次飛行中段動能攔截。我國的碲鎘汞紅外探測器水平和美國還存在著一定差距,但通過推掃型超長線列焦平面探測器的技術突破,大幅縮短了我國與美國等航天大國之間天基預警系統的差距,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超長線列技術的更進一步突破,國產天基紅外預警衛星系統性能必將最終做到和美國並駕齊驅,中國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將擁有一雙時刻警戒的「天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科技前沿觀察 的精彩文章:

中國造出世界直徑最大的火箭發動機:正計劃製造人類最大固體火箭
重磅!國產遠程巡航導彈射擊精度趕上美軍,可對境外目標實施斬首

TAG:高科技前沿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