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中國父母為孩子犧牲一切,卻很少有孩子崇拜自己的父母?

為什麼中國父母為孩子犧牲一切,卻很少有孩子崇拜自己的父母?

作者簡介:沁心,在中國生活了23年,又在美國工作生活了16年,然後當起了十年海龜。有中美兩國的大學教育背景,目前在外企當高管,常年中美兩地跑。有兩個生在美國的女兒,當過中國的小留學生,目前在美國讀大學。希望通過一支筆,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和美國。

2019年4月21日晚,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出現,被機場公安民警抓獲,目前案件已經移交給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

為什麼中國父母為孩子犧牲一切,卻很少有孩子崇拜自己的父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公開資料顯示,吳謝宇,1994年生人,2009年以全校第一的高分考入福州一中,2012年從福州一中畢業,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在校期間曾多次獲得獎學金。

在老師、同學的眼中,他一直都是「完美」的存在,然而這個「完美」青年為什麼突然做出這種極端的行為,沒有人知道。

作為一個母親,看到這樣的新聞非常痛心,也有很多反思。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文章裡面敘述了幾個各方面才藝優異的孩子,都對自己的父母發出厭惡的聲音。大家因此討論,為什麼「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給的最好的,卻被自己的孩子所嫌棄」?

若干年前,一位美籍華人回國,發表了一篇類似的文章,其中一個中心問題是「為什麼國內孩子們崇拜的人物有那麼多,卻從來沒有自己的父母?而美國孩子崇拜的對象往往第一就是自己的父母?」。

有的朋友說,「中國的父母更愛孩子,可以為了孩子犧牲一切」;有的朋友說,「美國的父母更考慮自己,和孩子之間親情淡漠」。筆者想說的是,天下父母愛孩子的心是一樣的,無論東方還是西方。

中國是個崇拜英雄的民族,犧牲精神自古備受推崇。不過,犧牲一詞在現代需要重新定義:要以不求回報,自我尊重為基礎,才叫犧牲。

下面是我身邊朋友和我所知道的真實案例,在這些案例中,父母的學歷高低各不相同,但他們的親子關係都很差。

1

在80年代後期曾經有一個很震驚的新聞:一位優秀的名牌大學理科學生,沒有考上本校的研究生,對自己完全失望了,就把希望都寄托在生孩子身上。他選擇了一個相夫教子類型的女孩做老婆,不出兩年就生了一個兒子。

兒子繼承了父母良好的基因,聰明帥氣,父親就把光宗耀祖的使命給了兒子,自己親自教育兒子學習,給兒子制定了一個學習計劃,要求兒子12歲完成醫生博士學位。

從兒子四歲開始,他就每天早早下班給孩子上課。他認為自己的兒子有著超強的才智,不需要從小學一年級學起,就直接從四年級的課本教起。周圍親戚朋友都被他給嚇住了,紛紛前來勸阻,都被他擋在了門外。

這位父親一意孤行,直到兒子6歲半的時候,小男孩實在無法承受這份壓力,趁父母不在家,從4樓窗戶跳了下去。幸好被樓下晒衣服繩子擋了一下,沒有摔死,半邊臉摔癱了。這個小男孩精神完全崩潰了,不要說可以完成學業,從此連正常人的生活都無法進行了。

這個例子很特殊,但是有著同樣思想的父母卻非常多。文中的那個小侄子,各方面才藝出眾,卻嫌棄為自己付出了全部的父母,乃至發出了「我努力優秀,是為了早日脫離無知無能的原生家庭。」的喊聲。

在美國,大部分家庭都是普通家庭,靠一份工作養活一家老小。美國的父母會這樣教育孩子:


「你爸爸很厲害,他一個人工作,養活了全家人。」「爸爸很優秀,在公司很認真工作,從來沒有違法亂紀過。」「媽媽很優秀,你們都是她帶大的。」「媽媽很了不起,你們喜歡吃的蛋糕,都是媽媽親手做的,不是外面買的。」「爸爸媽媽很偉大,不管你們是淘氣還是乖巧,不管你們是漂亮還是普通,爸爸媽媽都是那樣愛你們。」

在美國孩子眼裡,爸爸媽媽是值得崇拜的英雄,因為他們犧牲了某些個人的追求選擇了生養孩子,並且承諾盡到撫養孩子的責任,教會孩子為人處世,傳授生活的技能,並且永遠無條件的愛孩子。有了這些,父母就足夠讓孩子崇拜了,無所謂職位高低、能力大小。

所以,你眼裡的自己無能,你的孩子就會認為你無能。孩子如何看待你和家庭,完全取決於你的教育。

2

筆者一個朋友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職員,其實他們兩個的起點都不錯,在80年代有名牌大學文憑的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但是,離開校園以後,父母就開始躺在學歷上不求上進了,很快就被同齡人落下了。

朋友的父母沒有反省自己,反而怨天尤人,把責任都推給了社會,準備讓下一代來光宗耀祖。兩個人起早貪黑地逼孩子學習、接送課外活動,監視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幾乎被剝奪了所有的休息娛樂時間和權力,以至於孩子感覺家裡如同監獄一般,每天過的苦不堪言。

最讓他痛苦的是,自己明明喜歡新聞,夢想成為一名記者。但是父母偏偏讓自己去學習理工課,希望自己以後可以進入軍工,名利雙收。為了擺脫父母的影響,他選擇了出國,在出國後第二年轉入新聞專業,終於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回想起自己的青少年,他感覺如同噩夢一場。別人的童年樂園,對他就是煉獄。他曾經發誓,再也不想回國見到父母了。談起自己的父母,他幾乎都是負面的評價。

自己不敢面對挫折困難,卻對孩子百般要求,這樣的父母在中國也很多。

在美國有不少父母培訓班,這些班上都在培訓一個概念: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先成為這樣的人。既然你希望孩子可以成龍成鳳,你就自己先成龍成鳳。不然,你就不要去要求你的孩子去做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上天讓你孩子成龍成鳳了,那是他(她)的命運和自身努力,不是後天棍棒教育的結果。

如果父母自己不肯努力,反而一味地要求孩子,結果孩子只會厭煩甚至看不起父母。即使孩子成功了,只會把功勞都歸結在自己身上,而不會考慮到父母的付出,因為父母的付出是有條件的。

3

有些父母原本沒有逼迫孩子的心,但是虛榮心過重,凡事都愛攀比。看到人家的孩子得了舞蹈比賽第一,就要自己的孩子也拿大獎。看到人家的孩子英語演講得了冠軍,就要自己的孩子也去開小灶學英文。

結果,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某方面的優秀,自己的孩子就要各方面都優秀,父母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把全世界都比下去。

為什麼中國父母為孩子犧牲一切,卻很少有孩子崇拜自己的父母?

筆者一個鄰居是新移民,她選擇移民的原因,就是不堪中國式父母的攀比。從小,她就被父母逼著天天奔波於不同的課外班之間,每天都聽父母對自己的批評和期望。

她從幼兒園起到大學畢業,各種大獎拿到手軟,但是她的承受能力卻越來越弱。到了參加工作,父母還是這樣要求她,她再也不想過每天都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的日子,選擇了移民美國,可以過自己想過的日子,徹底擺脫父母的約束。

很遺憾的是,她已經習慣了父母的約束和安排,到了美國凡事自己可以做主了,她卻不知道該如何生活了,而且終日生活在和別人優點對比失敗中,差點得了憂鬱症。

在接受為期兩年的心理治療中,她慢慢地改變了觀念,終於放棄了虛榮心和攀比心,學會了凡事只注重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特長,要比只跟自己比。好在美國的大環境就是不主張對比,她的心理漸漸開朗,生活重新陽光明媚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對外吹噓炫耀的資本,如果你這麼做,請反過來想一想,你有哪些可以讓你孩子對外吹噓炫耀?

4

孩子總是自己的好,但是不等於自己的孩子什麼都好。天下沒有完美的事物,如果我們對孩子有著完美的期望,結果就是對孩子的期望不切實際。不切實際的期望,往往會把孩子逼上絕路。

筆者有位中學女同學,藝術天賦極高,各種樂器一學就會,小提琴更是拉出了專業水平。但是她的數學非常差,每次就只能勉強考及格。看著每次參加數學比賽的名單上都沒有女同學的名字,她父母急得團團轉,又是批評教育,又是請家庭教師。結果女同學不僅沒有改進,反而極度厭倦數學。

為了彌補「不完美」,女同學嫁給了一位數學博士移民美國了。她的兩個孩子都沒有繼承她的藝術天賦,數學卻很出色。女同學從自己身上吸取了教訓,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讓孩子去學習樂器,而是讓他們自由發展,參加奧數比賽。

美國人喜歡說一句話「上帝為你開了一扇門,就一定會關上一扇窗」。美國父母要學會的第一功課就是接納:接納你孩子的不完美,也接納你自己的不完美。

這樣,你就不會對孩子做出不切實際的期望,孩子也不會因此產生叛逆言行。

孩子是特殊天才,還是普通人才,都是父母生就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李雲迪,不能成為李雲迪不等於孩子不能在其他領域裡面很優秀。馬雲只有一個,不等於不是馬雲的人生就不成功。

做父母的與其去逼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光宗耀祖,不如來逼自己;與其把所有的付出都給孩子,不如留一些給自己,讓自己先優秀起來。只有你優秀了,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只有你優秀了,才能自我認知良好,自尊自愛的父母才會有愛人愛己的孩子!

《聖經》里有句話:「兒女是父母的王冠,父母是孩子的驕傲」!欲戴王冠,先受其重!你希望以孩子為豪,首先要讓孩子以你為豪!

投稿人原創,如有侵權問題,非本平台責任,請告知本平台移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移民幫 的精彩文章:

塞普勒斯新政倒計時,現在申請至少節省15萬歐元!
希臘醫療服務怎麼樣?看看7個月孕媽的就醫體驗就知道了

TAG:移民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