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劍本是無價之寶,偏偏有人說它很邪性,流亡海外後成為他國國寶

此劍本是無價之寶,偏偏有人說它很邪性,流亡海外後成為他國國寶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傳承和歷史沉澱,在這漫長的歲月長河中,我們的老祖宗們創造出了無數的輝煌成就和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當然,大多數寶貝都被他們帶到了地下與之長眠,但隨著歷朝歷代盜墓賊的出現,使得很多珍品再次重現人間,隨後被那些王公貴族收入囊中,珍藏起來,到了清朝時期,由於閉關鎖國政策的政治僵化等原因,使得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東方大國迅速和西方列強拉開了距離,落後就要挨打此話講的是一點不假,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下,中國國門洞開,無數的珍寶被西方列強搶劫一空,這也就造成了現在很多國寶流亡于海外,今天我們所說的這件國寶差不多也是這麼個情況,但讓人最無語的是還是因為清朝的不重視所導致。

此物是一把名劍,叫做櫑(lei)具劍,櫑具劍誕生於公元2世紀左右,長度約為85公分,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此劍最早記載於漢書上,《漢書·雋不疑傳》:「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應劭曰:櫑具,木櫑首之劍,櫑落壯大也。」注引晉灼:「古長劍首以玉作井鹿盧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蓮花初生未敷時。今大劍木首,其狀似此。」據說這把名劍的鑄造工藝其實非常複雜,這把劍的鑄造者是西漢的一位鑄劍大師,他花費畢生心血,反覆加熱回爐了上百次,最後才終於鍛造而成,在漢朝滅亡後,此劍的鑄造方法也就隨著戰火紛飛所失傳,於是這把劍也就成為了傳世孤品。

劍這種東西早在東周時期就出現了,不過由於那個時候青銅脆性太大,所以鑄造的青銅劍大都是短劍,用於戰場上近身搏鬥。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各國頻頻發動戰爭,所以君王們紛紛以佩戴名劍彰顯其尊貴身份,像這個時期比較出名的青銅劍有越王勾踐劍、吾王夫差劍和魚腸劍等,這些名劍大都有著精美的紋飾和複雜的工藝,可惜由於太費時費力,所以這些劍其實很少大量生產,到了秦漢時期,隨著冶鐵技術的提升,人們便逐漸用鐵劍取代了青銅劍,相比之下,青銅劍雖然很難大量生產,但憑藉著自身不易腐蝕的優點,反而流傳下來了很多,至於鐵劍,大都已經被鐵鏽所腐蝕,至今為止,中國鐵劍保存比較完好的只有兩把,分別是上海博物館裡的玉具劍以及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駁犀具劍,但這兩把名劍和櫑具劍比起來,差的不止一個等級。

按理說,櫑具劍這麼珍貴,自然是有能者居之,歷朝歷代這把名劍基本都在王公貴族手中,到了清朝時期,更是被皇帝所收藏掛於書房,但是有些大臣認為櫑具劍的模樣非常醜陋,甚至一再上書說此劍很是邪性,最終,皇帝耐不住大臣們的叨擾,將這把劍隨意丟棄在了圓明園中,可惜沒過多少年,英法聯軍就洗劫了圓明園,而這把名劍也就在史書中消失不見,直到近現代後,這把名劍才在大英博物館出現,據說大英博物館為了購買此物花了大價錢,如今這把名劍安安靜靜的躺在大英博物館,很多想研究漢朝冶鐵技術的專家,只能是千里迢迢趕到英國,才能細細端詳。

雖然過去了兩千多年,但如今的櫑具劍依舊保存完好,劍鞘、劍柄均為竹製,首、鐔、櫑碩大誇張,裝飾雕工精美,紋飾傳神逼人,與《漢書》的記載完全相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物非常罕見,是國寶重器,彰顯出祖先千年前的工匠精神
外國人不承認中國的深遠文化,當陝西出土一古董後,一切都變了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