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春夏交際濕氣重,該怎麼喝茶?

春夏交際濕氣重,該怎麼喝茶?

春夏交際濕氣重,該怎麼喝茶?

濕氣是什麼?

首先來說,濕氣是中醫當中的一個概念。

中醫把濕氣致病分為內濕和外濕。

外濕,是外界環境的潮濕對人體造成的影響;

內濕,是由於飲食不當所造成的人體消化功能受到傷害,進而形成的濕濁。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最怕濕邪。

因為,濕是最容易滲透的。

濕氣遇寒就成為寒濕,比如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是因為南方濕氣比較重,寒濕能滲透進衣服里來。

濕氣遇熱就成為濕熱,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熱又潮,讓人喘不過氣來。

而現在的人,吃肉吃得多,運動量又太少,這就很容易導致濕氣重了。

濕氣重的表現有哪些?

簡單來說,體內濕氣重的人,每天都像打不起精神來,渾身不清爽,總是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手腳冰冷、沒有食慾。

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雀斑加重這五種癥狀,都是體內濕氣過重的最典型表現。

濕熱體質者:舌苔黃膩厚,口乾口苦口臭、皮膚油膩生痘、怕熱易出汗。

濕寒體質者:舌苔白厚有齒痕,口黏發甜食欲不振、易水腫、冬天怕冷、手腳冰涼。

如何祛濕?

日常生活去濕三招

1.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

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2.飲食應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3.避開環境的濕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

經常生活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是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的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水分,吹乾頭髮。

4.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保持空氣的流通,讓空氣帶走濕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5.水分攝取要適量。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全新修訂版)

¥19.40

喝什麼茶可以祛濕?

首先來說,喝茶利尿,對祛濕都是有好處的。

不過,也要針對個人的體質來選擇。

1.濕寒體質的人:

紅茶、老白茶、烏龍茶、普洱熟茶、小青柑等。

寒氣重,可以選擇喝一些發酵程度高,焙火較重的茶來中和。

如果你剛好脾胃虛寒,平時容易拉肚子和腸胃炎,這幾類茶都適合喝,可以在祛濕的同時也暖胃。

2.濕熱體質的人:

綠茶、黃茶、輕發酵鐵觀音、普洱生茶等。

以上幾種茶的茶性都偏寒涼,富含咖啡鹼、茶多酚等成分,清熱去火,利尿排毒,對濕熱體質有益。(來源:茶語新說;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拼配茶和純料茶到底哪個好?
兩個飲茶動作,讓人心碎的感悟!

TAG:黑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