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農民起義軍首領,被人們稱為殺人狂魔,發明兩個習俗流傳至今

他是農民起義軍首領,被人們稱為殺人狂魔,發明兩個習俗流傳至今

他是農民起義軍首領,被人們稱為殺人狂魔,發明兩個習俗流傳至今

眾所周知,中國的很多習俗都是有歷史淵源的,比如說過年放鞭炮貼對聯,端午吃粽子等。其中,中國的兩個習俗其實是來源於一個殺人如麻的農民起義軍首領。最後這個人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這兩個習俗卻流傳至今,一直頗受歡迎。

這個人就是唐朝末年,黃巢起義的首領黃巢。黃巢本來是一個書生,非常有才華,後來因為長得丑,屢試不第,最後憤而造反。黃巢有著非常出眾的軍事頭腦,再加上當時唐朝衰落,因此很快,唐朝的很多州縣都被黃巢攻陷了。

後來黃巢攻打渾城的時候,黃巢親自潛入城中打探,不小心被唐軍發現,逃跑的時候身受重傷,幸好被一個老人救了。老人對唐朝廷的壓迫深惡痛絕,因此就告訴了黃巢攻城的方法。我們都知道,這些農民起義軍的經費都是通過打劫老百姓得來的。每次攻下城池之後,都會開始一輪燒殺搶掠。

黃巢為了報答老人,因此決定到時候不讓人動這個老人。黃巢就告訴這個老人,在正月十五的時候,在門口掛兩個紅燈籠。老人聽了之後,就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鄰居。因此城中的很多百姓在正月十五這天都在門口掛上了紅燈籠。在正月十五這天夜裡,黃巢攻入了城中,凡是掛紅燈籠的人家,起義軍都放過了。因此正月十五掛紅燈籠這一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黃巢發明的第二個習俗就是端午節插艾草。黃巢起義的時候,不知道是是黃巢聲勢太大,還是官府造謠,民間百姓聽說,黃巢是一個殺人狂魔,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將百姓殺光。因此老百姓一聽黃巢要來了,就趕緊逃亡,因此就有了「走黃巢」一說。

一次黃巢走在路上,見到逃亡的人群中有一個婦人帶著兩個孩子艱難的行走。黃巢之所以注意這個人,是因為她將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卻讓一歲多的小孩子走路。因此黃巢就好奇地上前去問為什麼。這個婦人說,大孩子是她嫂子的孩子,小兒子是親生的。

黃巢深受感動,就告訴這個婦人不用逃了,回家之後只要在家門口插上艾草,黃巢就不會動你們了。說完之後,黃巢就不見了。婦人以為是神仙指點,因此就回家照,並且將這件事告訴了鄰居們。在端午節這天,黃巢軍從婦人的村中經過,凡是插著艾草的人家都沒有受到侵擾。從此之後,端午節在門口插艾草就成為一種習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16歲生下狀元兒子,不久卻被丈夫送走,一年後又生下狀元兒子
康熙最不該殺的一人,若此人不死,八國聯軍進不了北京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