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米芾書學「三趣」

米芾書學「三趣」

真趣,雅趣,興趣

——從《蜀素帖》看米芾的書學思想

米芾是宋代著名書法家,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同稱為「宋四家」,雖然他在文學領域中的影響力沒有蘇軾和黃庭堅顯著,其傳統功力也沒有蔡襄那麼深厚,但是他在書法藝術的表現力方面堪稱是「宋四家」之首。

蘇軾、黃庭堅兩位書法家可謂是文學家中的書法家,而米芾則可謂是一位十足的藝術家,無論是從他的作品藝術表現力方面,還是從他對書法藝術的狂熱追求,抑或是他學書史中的佳話軼事方面,都無不表現出藝術家那種獨特的氣質。他有著獨樹一幟的學書心得,並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別出心裁的書學思想,啟迪並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學書人。

米芾書學「三趣」

《蜀素帖》是米芾於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的九月應當時任湖州(浙江吳興)郡守林希之邀,去太湖近郊的苕溪遊覽時所作。米芾生性風流倜儻,喜歡遊山玩水,吟詩賞石。此次出遊使他遣興抒懷,於是賦詩數首。

在他臨行前,好友林希取出珍藏二十多年的蜀素一卷,請他題寫詩文,米芾信 手而成,就是保存至今的《蜀素帖》。米芾自幼學書刻苦,雖然當時只有37 歲,但他的書風特點和書學思想已基本形成,在這幅作品中他的書學思想與藝術風格有著恰如其分的融合。

在米芾的諸多書論之中體現著他「尚趣」的書學思想,而這「尚趣」的書學思想中又可以具體分為真趣、雅趣、興趣三個方面,這在他的書論和《蜀素帖》中都有所體現。


01/真趣

真趣可以理解為天真、率真、真情趣、性情耿直等。米芾可謂是一位真性情之人,他可以將自己的喜惡之情毫無顧忌地表現出來,而不顧惜自己的形象或是其它利害得失。在今天看來,這樣的人是缺少城府的,但無疑也是可愛的。

書史記載,他在給宋徽宗寫完字之後,很喜歡徽宗的硯台,便將裝有墨汁的硯台裝入懷中,向徽宗討要。在皇帝面前如此放肆,且不顧濃黑的墨汁弄髒自己的衣服,這樣的癲狂之舉大概「宋四家」中也只有米芾會這樣做吧。

也許正是因為米芾的這一率真耿直的性情,註定他不適合在變幻莫測、爾虞我詐的官場上一展抱負,他雖然官至書畫博士,但始終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利,不過對於他這個對藝術有著狂熱追求的人來說,這已足夠。

他潛心書畫,在書畫中尋求自己的人生價值。他曾評價自己是「刷字」,恰當地概括出了自己寫字的真實心境。他在自己的書論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寫字要有真趣。如在《海岳名言》中,他說:「裴休率意寫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海岳名言》)在《書史》中他說:「楊凝式字景度,書天真爛漫,縱逸類顏魯公《爭座位帖》。」(《書史》)

米芾是一位大膽率真的書評家,對他不認同的書家,他也會以鄙夷的視角來評論,比如在唐代就享有盛譽的王羲之,米芾對他的字的評價就不高。他能中肯地稱讚書史上稱不上名氣大噪的兩位書家的字,皆因他們的字中有著他所欣賞的「真趣」和「天真爛漫」,足可見其對「真趣」這一書學思想的看重。

在《蜀素帖》中,從筆法到結字,再到章法布局,都體現著米芾崇尚真趣這一書學思想。書法中的率意之筆一般都體現在豎畫上,一是因為它的運筆方向適宜,二是章法字序適合。在《蜀素帖》中雖然因為界格較小沒有過長的豎畫,但是仍有此類的率意之筆。如「華」「年」「沖」「寄」「畢」等字,它們的豎畫書寫都是貫氣而下,並體現著米芾筆畫線條用筆的豐富變化。

米芾書學「三趣」

不僅豎畫有著率意的表現力,在《蜀素帖》中個別字的橫一樣具有率意之氣的表現力,如「吳」「集」「一」「平」等字中的橫畫書寫都是較為纖長,有的甚至直抵界格的邊線。

「學書貴弄翰,謂把筆輕,自然手心虛,振迅天真,出於意外。所以古人書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則奴書也。其次要得筆,謂骨筋皮肉,脂澤風神皆全,猶如一佳士也。又筆筆不同,三字三畫異,故作異;重輕不同,出於天真,自然異。又書非以使毫,使毫行墨而已。其渾然天成如蒓絲是也。」(《寶晉英光集》)

這是米芾在《寶晉英光集》中談到的學書體驗,其中談及的「天真」「風神」「渾然天成」等藝術表現追求,在《蜀素帖》中都有著很好的詮釋。


02/雅趣

雅趣可以理解為古雅、高雅、古意、古味等。書法藝術中的古雅一般都是指魏晉時期的書風藝術特色,直至今日我們提起「古雅」「古味」都還是以魏晉時期的用筆、結字和書風特點為參考依據。

米芾從七八歲開始就接受傳統的儒家教育,十五歲跟隨母親進京侍奉英宗高皇后。這為他日後的書畫學習提供了一個非常便利的條件。他能夠常有機會接觸到普通人不能見到的稀世珍品,這使米芾的書畫眼界提高了許多,書畫的欣賞水平也得到提升,逐漸形成了一種崇古、尚古的高雅情趣。

米芾從骨子裡就是一個尊古、尚古的人,他經常穿唐服,搜集魏晉時期的字帖,他給自己起的齋號就叫「寶晉齋」,足見他對古人的崇敬之情。他在《海岳名言》中說:「書至隸興,大篆古法大壞矣。篆籀各隨字形大小,故知百

物之狀,活動圓備,各各自足。隸乃始有展促之勢,而三代法亡矣。」(《海岳名言》)又說:「心既貯之,隨意落筆,皆得自然,備其古雅。」(《海岳名言》)

篆籀之體自先秦興盛以來, 直到清代才進入了第二次繁榮發展時期,在這漫漫的上千年間,很少有人研習這一書體,而米芾卻認為篆籀書體能夠因字立形、形態各異、靈活多變,形象而深刻地概括出篆籀之體的藝術特點,言語間也流露出對這一書體的欣賞之情和對後來隸書將其本來的藝術特點寫沒了的遺憾之感。而後一句,則明顯表露出米芾重「古雅」的學書思想。

他在《寶晉英光集》中直接表露出要向魏晉時期的名家學習和效仿的心意。他說:「草書若不入晉人格,徒成下品。張顛俗子,亂變古法,驚諸凡夫,自有識者,懷素少加平淡,稍有天成;而時代壓之,不能高古。高閑而下,但可懸之酒肆。」(《寶晉英光集》)米芾對古人的評價甚是大膽,他認為唐代享有盛譽的草書大家張旭的字沒有繼承古法,懷素雖然稍好,但是未免顯得平淡。這裡他是從「高古」這一審美角度進行的評析,也算是他尚雅的書學思想的一個具體體現。

在《蜀素帖》中,就其內容而言,詩歌語言的運用體現著米芾的古雅情趣。疊詞是古體詩歌語言運用的一個特徵,而《蜀素帖》中8首詩歌共運用疊詞17 處,這說明米芾有著較為深厚的文學功底,並且習慣學古、用古。

《蜀素帖》中米芾的雅趣更多地體現在藝術技巧的表現上。米芾雖然對王羲之的評價並不是很高,但是在書法練習中他還是很深入地研習了王羲之的字。在《蜀素帖》中,有些字的用筆方法和結字習慣,明顯與《聖教序》有著相似之處。

米芾的字的字勢大都往左下傾斜,尤其是帶有斜撇斜捺的字,撇畫粗重且往左下有 沉墜之勢,捺畫稍輕細且較為平鋪,這種結字的處理方法在《聖教序》中早已有之,只是並不像米芾處理得如此明顯。

如《聖教序》中的「大」「金」「水」等字,其中「水」字的豎鉤還有往右傾斜之勢,這跟米芾的用豎習慣極其相似。

米芾書學「三趣」

另外,米芾在帶筆過程中的方圓轉換與《聖教序》中的帶筆處理也是極為相像的。如《蜀素帖》中「嫦」「華」「見」等字的帶筆和筆畫的走勢與《聖教序》中「常」「半」「先」都十分相似。從中可以看出米芾對王羲之的字研習甚深,在書寫過程中會不自然地流露出來。


03/興趣

這裡的興趣可以理解為喜歡、愛好、情趣、意趣,大有把玩之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現代教育家們一直提倡的教育理念。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會樂此不疲地做著。

米芾對書畫的興趣是極為濃厚的,甚至可以說是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所以後人才會給了他一個「米痴」和「米顛」的稱號。他可以閉門在家兩三個月寫字畫畫、 臨摹古人作品,也可以為了寫字畫畫一天洗手數十次,甚至會為了得到一幅書畫真跡而以自己的人身安全來要挾朋友,他是真的把書畫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了,在對書畫的愛好程度這一點上,「宋四家」中無人能及米芾。

因為有著這樣一份濃厚的興趣在其中,所以米芾對於書法藝術的學習心得就更

加顯得獨樹一幟。在《海岳名言》中記載米芾說:「世人多寫大字時用力提筆,字愈無筋骨神氣,作圓筆頭如蒸餅,大可鄙笑。要須如小字,鋒勢備全,都無刻意做作乃佳。自古乃今,余不敏,實得之。榜字固已滿世,自有識者知之。」(《海岳名言》)

宋代在蘇軾的倡導下,「尚意」之風大為盛行,他們不注重筆法技巧方面的表現力,更為看重的是筆墨之間意態的表現和書寫者個人情感的抒發和表現。蘇軾曾有「書出無意於佳乃佳」 這樣的言論,而米芾則沿續了他的這一看法,認為書法創作要「無刻意做」才是最好的作品。

這就奠定了米芾在書法創作中以情趣和意趣為基調的基礎。在《蜀素帖》中,其筆畫之間的顧盼、分合、連帶都無不體現著字勢之間的情趣表現。

米芾書學「三趣」

例如「報汝慎勿語」這一句話中的五個字,字字都是前呼後應。「汝」「慎」「勿」三個字之間是明顯的牽絲帶筆,而「報」與「汝」、「勿」與「語」之間則是表現為筆斷意連的含蓄態勢,整體來說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一家人之間的顧盼交流,有善言者直抒胸臆,有靦腆者眉目傳情,這其中的點畫書寫和結構、章法的安排充滿了情趣,如果不是米芾對書法有著濃郁的興趣,在創作之時就很難將這種情趣表現在點畫之間。

在書法創作中米芾主張「尚趣」,似乎不看重技法的刻意為之,但是因為其深厚的傳統功力,使每一個字的筆畫表現力都充滿了無盡的情趣。

在《蜀素帖》中那些忽粗忽細、忽直忽曲、忽明忽隱的筆畫間,給人們呈現出來的感覺是,這已成為有生命的字畫人,有著喜怒哀樂情感表達的小精靈,更似乎是在傳遞著創作者與其之間情感的交流。

看著這些意趣橫生的字,我們彷彿看到米芾創作時那專註、享受的模樣,這正驗證了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說的「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 好縈之,便不工也」(《海岳名言》)。這也給我們現代人學書一個很重要的啟示,那就是要先愛上書法才能學好書法。

米芾書學「三趣」

米芾是書法史上影響力較大的書家之一,他在行書方面的成就更是令人矚目,他「八面出鋒」的用筆方法可堪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明末清初的王鐸學其用筆方法的冰山一角即成為一代名家,足可見米芾在書法史中的巨大影響。

而在看到米芾取得深厚造詣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在他造詣背後的付出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米芾,學習古人。

- end -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凌晨 Anna

責編 | An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每個愛書法的人,都應該讀一讀書法史
【免費領取】售價168元的《回望經典》免費領 限量300份 先到先得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