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祿山隱忍多年,終於攻下長安,形勢大好,為何兒子卻成反骨仔?

安祿山隱忍多年,終於攻下長安,形勢大好,為何兒子卻成反骨仔?

都說唐朝是我國古代社會最繁榮的時代,唐朝前期君主勵精圖治,百姓們安居樂業,出現了「貞觀之治」這一盛世。但是好景不長,「安史之亂」的爆發讓唐朝開始走下坡路,這一場叛亂雖然被平定,但是卻損傷了唐朝的元氣。

那麼,「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安祿山是如何發起的叛亂,而他本來已經攻佔長安,形勢大好,為何卻被親兒子殺了?安史之亂是由安祿山和史思明發起的一場反叛,他們想要推翻唐朝統治,謀權篡位。

這一場內戰大大消耗了唐朝的國力,成為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這場叛亂的中心人物,也就是安史之亂的發起者之一的安祿山,其實出身卑微,而且他甚至不是漢人,安祿山自小喪父,跟著母親在突厥討生活。

後來他逃離突厥,獨自在外討生活,後來因為偷羊被當時的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抓住。按照軍中的規矩,安祿山本來應該被處死的,但是張守珪看他生的討喜,就饒他一命,讓他和史思明一起去抓俘虜,兩人一抓一個準,每次都能抓很多。

後來張守珪見安祿山這個人有點本事,為人會說話十分討喜,於是就將他收為義子,留他在身邊做事。而安祿山這個人情商相當高,他討好張守珪,哄得張守珪對他十分信任,甚至上書朝廷推薦安祿山出任平盧兵馬使。

而當上平盧兵馬使之後,安祿山一邊繼續經營自己的人緣和勢力,一邊賄賂一些官員,讓他們在朝堂上、在皇帝面前為自己多美言幾句,於是唐玄宗就愈發的信任他。安祿山不僅注重自己在朝堂上的人際關係,還討好後宮。

他憑藉自己的一張嘴,讓楊貴妃收自己為義子,大家知道,當時唐玄宗十分寵愛楊貴妃,在這種情況下,安祿山相當於成了唐玄宗的半子。無論是朝堂還是後宮,這些大人物都對安祿山十分信任喜愛,安祿山當時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不僅是他自己,就連他的兩個兒子也受到恩惠,唐玄宗封他的長子安慶宗為太僕卿,次子安慶緒為鴻臚卿,甚至將太子的女兒嫁給安慶宗。按理來說,一般都都應該十分感激皇上對自己的看中,但是安祿山膨脹了,他妄圖推翻唐玄宗,自己當皇帝。

安祿山隱忍多年終於佔領長安城,這一刻,他覺得自己站在了世界中央,但為何他在勝利前夕卻被親兒子所殺?其實主要是輕易取得的勝利蒙蔽了他的眼睛,而身體上的一些舊傷又使他變得暴躁易怒,失去了以往的判斷力。

他表面上封安慶緒為太子,實際上還是意屬安慶恩,安慶緒就很慌啊,因為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會丟掉這個位子。再加上一些忍受不了安祿山現在的脾氣的將領以攛掇,他就咬咬牙殺了安祿山,自己當皇帝。可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安慶緒這個皇帝沒做幾天,就被史思明給殺了,皇位也丟了。

參考文獻:《舊唐書》、《歷史不糊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霸王別集 的精彩文章:

劉邦當上皇帝後,一老頭去拜訪:當年我救過你!劉邦:殺!
清朝皇帝的一天:4點起床,晚上8點就寢,就寢前一件事必不可少

TAG:霸王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