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別喝了!飲酒是這種「我國高發惡性腫瘤」的主因,尤其危害這類人

別喝了!飲酒是這種「我國高發惡性腫瘤」的主因,尤其危害這類人

食管癌是全球範圍內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也是我國最為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

食管癌發病具有明顯的地理差異和人種差異,西方國家人群以腺癌為主,而亞洲人群尤其是中國人群以鱗狀上皮癌為主,約佔90%以上。

別喝了!飲酒是這種「我國高發惡性腫瘤」的主因,尤其危害這類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食管鱗癌(ESCC)的發病原因有很多,目前公認飲酒、吸煙對食管造成損傷的各類慢性刺激、環境因素及某些遺傳因素是中國食管鱗癌發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全面具體地了解食管癌的危險因素對其防治十分重要。

既往研究報道稱,飲酒和遺傳變異是食管鱗癌的主要影響因素。然而,酒精與酒精代謝通路相關的遺傳因素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是否增加ESCC發病風險尚未明確。

為此,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青年研究員陳興棟團隊、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公共衛生學院青年副研究員索晨團隊,聯合山東大學教授呂明團隊共同攻關,揭示了飲酒和酒精代謝相關遺傳因素的交互作用能顯著增加食管鱗癌的發病風險,強調了過量飲酒的危害性,特別是在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的人群中風險更大。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胸腫瘤學》。

別喝了!飲酒是這種「我國高發惡性腫瘤」的主因,尤其危害這類人

研究人員在ESCC發病率較高的江蘇泰州開展了一項以人群為基礎的病例對照研究,共納入1190個病例和1883個對照。研究整合了單核苷酸多態性數據、詳細的飲酒史,以及酒精代謝相關基因的生物學功能信息,闡述飲酒、酒精代謝酶基因變異和ESCC風險之間的複雜關係。

過去的研究成果表明,ADH1B不同基因型(rs1042026)可影響ADH1B的活性,從而影響體內乙醛濃度。根據該位點的基因型分布,研究認為,大多數中國人體內代謝酒精時,乙醇被氧化成為乙醛的速率過快,可導致乙醇堆積;這其中,1/4的人又同時攜帶ALDH2基因rs671AG基因型,導致乙醛脫氫酶活性較低,體內乙醛濃度升高。攜帶不同ALDH2和ADH1B基因型的健康個體也表現出多樣化的飲酒行為:在攜帶不同基因型組合的個體中,飲酒者的比例可從23.7%變化至54.3%。

別喝了!飲酒是這種「我國高發惡性腫瘤」的主因,尤其危害這類人

該研究證實了兩個ESCC易感位點,乙醛脫氫酶家族成員基因(ALDH2)上的rs671和乙醇脫氫酶1B基因(ADH1B)中的rs1042026,與飲酒行為高度相關並修飾了飲酒和ESCC高風險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還進一步評估了ADH1B和ALDH2變異與飲酒量對ESCC發病風險升高的交互作用。結果表明,在乙醇被迅速氧化的個體中,飲酒與乙醛氧化率有很強的相加交互作用和相乘交互作用。

因此,研究人員提出建議,攜帶ADH1B基因rs1042026AG/GG基因型和ALDH2基因rs671AG基因型的個體更應防止過度飲酒。(黃辛)

相關論文信息: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560864193001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哈佛再陷「撤稿門」,美研究誠信辦公室介入調查
論文只是「硬」指標,這4點才是博士畢業「軟」實力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