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文 | YOYO

編輯 | 子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歐洲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館,也是世界第二大昆蟲標本藏館,有著「自然大教堂」的美譽。博物館為維多利亞式建築,形似中世紀大教堂,可以說,這座建築本身就是一件不容錯過的充滿英國傳統特色的藝術精品。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前身是不列顛博物館,即現在的大英博物館的一部分。1881年它從總館分出,於1963年正式獨立。從1753年不列顛博物館創建算起,自然歷史博物館已經擁有250多年的歷史了。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這裡展出有關地球和生物進化史的近7000萬件展品,從達爾文研究進化論時收集的樣品到侏羅紀時代的恐龍化石都有。許多藏品具有偉大的歷史和科學價值,例如由達爾文所採集的標本。自然歷史博物館圖書館典藏有大量書籍、期刊、手稿,以及關連到這些科學部門的研究工作的藝術品收藏。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自然歷史博物館分為四大展區,以不同顏色標記並命名,分別為橙區、藍區、綠區和紅區。人氣最高的區域是藍區,以恐龍和哺乳類動物的展品而聞名。恐龍館中的恐龍骨架化石舉世聞名,不僅有世界上被發現的第一個霸王龍骨架化石,還有諸如翼龍、始祖鳥等古生物化石。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漫步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彷彿穿梭在億萬年來生命的輪迴中。透過這扇開啟的地球之窗,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奇幻繽紛的世界!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大海雀因外表和企鵝相似,也被稱作北極大企鵝。大海雀曾經遍布北大西洋中高緯度的海岸線和島嶼之上,可它們的模樣還未被我們熟悉,就消失在了歷史的滾滾波濤中。1844年7月3日,在冰島附近的火島(Eldey)上,最後一對大海雀在孵蛋期間被殺死。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其實早在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類就開始捕食大海雀。在加拿大的一座古墓中,考古人員一次就發現了100多個大海雀的喙,而在紐芬蘭島的一座墓穴中,人們更是發現了一件由200多隻大海雀羽毛做成的大衣。但遠古時代終究地廣人稀,就算人們持續捕殺,大海雀的數量也並不會受到致命威脅。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隨著時間向近現代推進,人類文明對大海雀生存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轟轟烈烈的大航海時代成為了大海雀的夢魘。越來越多的航海家都發現了大海雀,他們驚喜地看著這種不怎麼怕人的動物,覺得——應該很好吃吧。於是,在那個海上食物不夠豐盛的年代,大海雀便成為了人們的食物來源。法國探險家Jacques Cartier就曾在日記中寫道:「已經吃了好久的干肉和腌肉,看到這群肥胖的大鳥時,整艘船的人都很興奮,它們簡直比鵝還大!它們的數量很多,還不到半個小時,我們就抓了整整兩艘船的大鳥。」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隨著大航路貿易的開啟,水手們在海路途中瘋狂開吃,大海雀的數量開始急劇銳減。到16世紀,大海雀已經在大西洋大陸兩岸銷聲匿跡,海中的島嶼成了它們的避難所,其中以芬克島(Funk Island)最為出名,當時的芬克島上大概有10萬對大海雀。除了人類開始捕殺,另一個原因也是大海雀繁殖能力不強。大海雀是一夫一妻制,一對大海雀每年產下一枚12.5厘米長的蛋,蛋上有黑色的斑點和條紋。經過6個月的孵化,小鳥才會破殼而出。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如果僅僅是遠航船員的「中途加餐」和捕殺牟利,其實並不足以讓大海雀的種群遭遇滅頂之災。但經過遠航船員們的口口相傳,越來越多人知道了肉質鮮美,黑白羽毛保溫性能超強卻不會飛的大鳥。

商人贊助的捕魚船隊開始瘋狂捕捉大海雀。從皮至肉至骨,大海雀身上的每一寸部位,都被人類進行了最精明的商業標記。大海雀的產業鏈,幾百年里,使無數的商人得利,然而那些財富的積累,靠的是大海雀的屍骨,取得的超額利益,以大海雀的物種滅絕做了代價。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到了19世紀,生活在紐芬蘭外海島群上的大海雀已經被趕盡殺絕。只有在冰島南部遠離大陸的小島上還有一些大海雀在這裡繁衍生息。但禍不單行,1830年海島火山爆發,大海雀最後的避難島嶼也消失了,這場災難讓多數大海雀喪生,但也有一些大海雀幸免於難,遷往Eldey繼續生活。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也是在這時,歐洲各國政府開始簽署保護令,禁止人們捕殺大海雀。可越是如此,越讓那些喜歡搜集珍禽異獸的標本的貴族對大海雀欲罷不能。1844年,一些博物館公開登出廣告,並開出大價錢,向民間求得大海雀的標本,宣稱:「獲得這份標本這是為了向公眾宣傳保護Penguin的意義……」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1844年7月3日,一組漁民在Eldey島上找到了一對大海雀,當時這對大海雀正在孵蛋。他們衝上去,掐死了它們,還有一個漁民一腳踩碎了它們正在孵著的蛋。後來才知道的是,他們殺掉的,是世界上最後一對大海雀。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現在,我們只能在博物館裡的角落裡看到大海雀的身影。在全世界的博物館裡,僅保留著75件大海雀皮毛標本,和75件大海雀蛋標本,這些幾乎都是作為貴族和富人的玩物而留存下來的。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一共館藏有6枚大海雀蛋,都被保存在博物館的密室中,就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都很少有人能夠見過它們。和大海雀標本一起在展廳展出的,只是大海雀蛋的複製品而已。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物種的消失,竟是如此的迅速和簡單。而我們人類置身於地球這個生態圈中,應該以溫和謙虛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棲身之所,畢竟,傾巢之下,是不可能有完卵的。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滅絕動物大海雀:地球永恆之傷(現藏於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精英YOLO 的精彩文章:

電影?音樂 | 如果時光能重來,我只想說一句:「老師好!」
封面人物 | 貝佐斯、麥肯齊分道揚鑣:史上最貴離婚案

TAG:環球精英YO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