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最大的貪官:死後溥儀賜給他最差的謚號,結果家人死活不答應

晚清最大的貪官:死後溥儀賜給他最差的謚號,結果家人死活不答應

晚清最大的貪官:死後溥儀賜給他最差的謚號,結果家人死活不答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和珅,清朝最大的貪官,他所在時代正處於清朝國力最為鼎盛時期。那麼,晚清國內衰弱時,誰成為了最大的貪官?當然,與和珅抄家時保守8億兩白銀相比,晚清最大貪官額度沒這麼高,但他永遠被釘在了恥辱柱上,也成為溥儀最為痛恨的人。

這個人就慶親王奕劻,他是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孫,是晚清最後一個鐵帽子王。在晚清官場上,奕劻是賣官鬻爵的高手,他僅靠賣官所得就達到了千萬兩。當時,凡是到奕劻門下求官者,銀子是敲門磚,比如楊士驤取得山東巡撫一職,就一次性出了十萬兩銀子。

晚清最大的貪官:死後溥儀賜給他最差的謚號,結果家人死活不答應

早在1904年,御史蔣式就向慈禧太后揭發奕劻的貪污行為,「臣風聞上年十一月,慶親王奕劻將私產一百二十萬送往東交民巷英商滙豐銀行收存。奕劻自簡任軍機大臣以來,細大不捐,門庭如市,是以其父子起居飲食、車馬衣服異常揮霍,尚能儲蓄巨款。」

如此肆無忌憚的貪污,慈禧太后為何不懲處奕劻?事實上,慈禧太后在《辛丑條約》簽訂後,她對奕劻的貪污行為早已有所耳聞,但政事還是得依靠他,「奕劻藉朝廷勢,網取金錢,是誠負我。今我奪奕劻位以畀他人,他人遂足信哉?」

晚清最大的貪官:死後溥儀賜給他最差的謚號,結果家人死活不答應

由此可見,慈禧太后是知道奕劻受賄的,奈何朝中無人,不得不用。銀子多了,放在家裡不安全,放在銀號更不可能。奕劻想了一個辦法,存在外資銀行,特別是英國的滙豐銀行。不僅是奕劻,當時滙豐銀行成為晚清乃至民國貪存款的第一選擇。

奕劻在滙豐銀行存款保守估計有百萬兩,「慶自革命後頹喪欲絕,於是家人親友俱勸其出京,往居津門,聞其產寄頓外國銀行者,約在三百萬左右。」奕劻如此貪污,到了最後連外國人也看不下去了。

晚清最大的貪官:死後溥儀賜給他最差的謚號,結果家人死活不答應

1911年英國《泰晤士報》在顯眼位置刊發了一篇《慶親王外傳》,裡面大肆揭露奕劻的貪污行為,「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員,無一不奔走於其門者,蓋即中國所云『其門如市』也。」

1917年奕劻在青島病死,隨後靈柩運到北京停靈慶王府。按照祖制,王爺死後朝廷是要賜謚號的。已經遜位的溥儀決定噁心一把奕劻,他從「謬、丑、幽、厲」四個字中選擇了「丑」字。按照《謚法》規定,這是「惡謚」, 「謬丑者,南宋孝宗憎秦檜之惡,封以此謚;幽厲者,周朝之幽王、厲王,皆為殘暴昏庸之君。」

晚清最大的貪官:死後溥儀賜給他最差的謚號,結果家人死活不答應

奕劻親人不樂意了,死活不接受。後來,在滿清遺老的再三勸說下,溥儀才極不情願地改為「密」字。「密」有「追補之前罪過」的意思,獲得這個謚號的王爺,無一不是生前惡行滿滿。

參考資料:《慶親王奕劻》、《奕劻:晚清最大貪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中國第一個女將軍:墓中有種陪葬品,考古人員挖開後倒吸一口涼氣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