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蘇東坡:舊書不厭百回讀

蘇東坡:舊書不厭百回讀

我常常認為當今社會雖然不乏喜愛讀書的人,但多是快餐式閱讀。人人都明白,快餐雖然便宜,味道也不錯,但往往缺乏營養。因此,真正想讀書有得,還是應該精讀經典。近日讀東坡詩,愈發堅定了我這個看法。

大文豪蘇東坡有一首詩,也曾談到讀書的方法,且摘其前四句如下: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窺園葵。

所謂「舊書」,實際上就是古書。東坡所指,應以儒家經典為主,比如《周易》、《尚書》、《論語》等。在蘇軾看來,經典著作蘊含著大道,所以經得起反覆閱讀。《三國志》曾記載大學者董遇讀書的一個故事,有人想向他求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先讀百遍吧。」又說:「讀了很多遍,自然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即來源於此,東坡說的「熟讀深思子自知」,即是化用這個典故。

樂府名篇《長歌行》中說:「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謂韶光易逝,如東流之水不復回,應抓緊時間讀書,否則老無所成,只能徒自傷悲。蘇軾第二句詩中的「棲遲」,本出自《詩經·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乃是遊玩休憩之意。東坡詩的第二句,大意是說以後做官是在所難免的,如果現在荒廢時光,青春將一去不復還。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需要工作,而一旦參加工作之後,我們讀書的時間將變得越來越少。很多人並非不想讀書,而是很少有時間讀書。因此,對於參加了工作的人而言,好不容易擠出一點時間來讀書,就更應該讀好書,將效率最大化。而最佳的方法,顯然莫過於讀經典。

第三句詩中,東坡說到自己讀書的經驗。他說他以前在家讀書的時候,謝絕了很多人情交往,一心一意讀書,以至於連窗外園子里的葵菜都不曾看一眼。所謂「不窺園」,乃是用了漢代大儒董仲舒的典故。據《漢書》的記載,董仲舒讀書很認真,「下帷講誦,蓋三年不窺園」。雖然這或許有些誇張,但從中亦足以反映董仲舒讀書的聚精會神。東坡引此,也是想說明自己讀書的全神貫注。相比之下,我們今日不要說三年不窺園,就是三十分鐘不拿手機、一小時不刷朋友圈都很難做到吧。

歷來一說到蘇軾,大家都以為他是天才。殊不知,東坡的才,其實也是勤學所得。東坡說「舊書不厭百回讀」,並非只是嘴巴上說一說。據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的記載,蘇軾曾經手抄《漢書》三篇。我們知道,班固的《漢書》多達八十多萬字,抄三遍就得兩百多萬字。抄寫尚且達到三遍,閱讀豈止百回?所以,大凡能取得巨大的成就的人,固然有所謂「天才」的成分在裡面,但歸根結底,還是在於他們的勤奮。換言之,天才如蘇軾,尚且書讀百遍;凡庸之人,對於一本好書,又豈是匆匆一遍就能理解把握?

東坡讀書之詩,東坡讀書之事,足以說明,讀書宜都「舊書」,即經過時間篩選的經典之書;讀書亦當讀「百回」,即反覆精讀,細心揣摩。惟有放棄快餐式閱讀,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營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改變一下思路 問題可能會不經意地解決
父母「世事洞明」 孩子會「皆學問」嗎?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