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快樂是一種美德,別讓生活失了態

心理學:快樂是一種美德,別讓生活失了態

心理學:快樂是一種美德,別讓生活失了態


文/王小林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沒有誰的生活會永遠充滿陽光。很多時候、並不是命運出了差錯,而是你的心態出現了偏差,你看待問題的方式和對待問題的態度出現了偏差。

心理學:快樂是一種美德,別讓生活失了態


一、好的心態,從來不需要原因

很久之前,人們就發現,最有錢的和最有權勢的人並不一定是一個快樂的人,真正快樂的人其實是那些明白人生真諦的人。

因為他們知道美好的事物並不是因為知道自己要消失,所以才存在的、而是因為它們要給人帶去美好。快樂造就了他們樂觀的心態,這種心態進而又帶給了他們力量,而這種力量足以使他們改變命運,獲得幸福。

有個教授對每個人都很好,見到誰都笑眯眯的,他的學生對他這種行為非常不理解:「老師,為什麼你每一天都可以面帶笑容?」他總是這樣回答:「因為我不想讓自己感覺不快樂呀!」

心理學:快樂是一種美德,別讓生活失了態

成功人士一般都會展露一張笑臉,即使不是笑容滿面,其內心的坦然與笑意也會自然流露出來,成為一個人表情的底色。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成功的人大抵都是保持著心平氣和、悠然自得的樣子,很少有人表現出抱怨、急躁或者嫉恨等情緒,因為,他們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擁有縱橫四海的能力,也有維持一個人個人尊嚴的必要權利。

心理學:快樂是一種美德,別讓生活失了態

二、改變心態就能改變現實

作為一個社會人,不可能不和別人交際,也無法避免與他人比較各自的境遇,但是關鍵問題並非是否要比較,而是怎樣比較。從心理上來說,快樂是對自己的一種熱愛,亦是對別人的寬容。一個總是和自己作對的人,也很難放過他人,心靈上的傷疤很容易感染他人,映射進自己的人際關係中。

埃莉諾年輕的時候相貌非常普通,她經常感到自卑,從而變得很憂鬱,但是羅斯福卻不這樣認為,在他眼中,埃莉諾是個秀外慧中的女孩擁有自己特別的氣質,羅斯福魔法般的話深深影響了埃莉諾。

心理學:快樂是一種美德,別讓生活失了態

從那以後埃莉諾就嘗試將自己當成一個與眾不同、身心愉悅的女孩逐漸地,她身上展現出的快樂遮擋了憂鬱,自信的光芒照亮了自卑的陰影,經過心理調整後的埃莉諾沒過多久就展現出驚人的能量,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才華、最有氣質,對美國社會最有影響的第一夫人。

既然有白天就一定會有黑夜,生活不可能永遠灑滿陽光,很多時候不是命運不公平,而是你的心態出了問題,你看待問題的方法與對待問題的態度出了問題。

心理學:快樂是一種美德,別讓生活失了態


?三、快樂自身就是一種美德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見一些人,他們看起來條件不差,但是卻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在一項調查中發現,接近90%的學生對自己的外表缺少自信,有所不滿。

換言之,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會低估了自己,也就是這樣的低估,常常影響了人們的心態,從而使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無法繼續下去,也使快樂無法落在他們的身上。斯賓諾莎曾這樣說過:「快樂並非美德的報酬,而是美德本身。」從某種層面上講,快樂自身就是一種美德,是對自己的美德,亦是種對別人的美德。

很多人都喜歡阿慶嫂,卻很少人會喜歡祥林嫂,這是因為,我們可以有不善待自己的自由,但是卻沒有改變他人心情的權利,雖然大家嘴上不說,但是在潛意識裡,很少有人會喜歡他人影響自己的心情。從本質上說,快樂是一種心理習慣,是一種無條件的心理感受。

今日話題:你會無條件快樂嗎?歡迎發表看法與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若心學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如何給人好的第一印象?請記住做好這三件事
心理學:為什麼環境決定了我們的格局?

TAG:唐若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