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妙慧童女,佛弟子中的巾幗英雄!

妙慧童女,佛弟子中的巾幗英雄!

妙慧童女,家住在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中,父親是有名的長者,耆闍崛山的講經法會,她就常常在座。小姑娘面貌生得秀麗無比,舉止端莊溫和。

雖然她年幼聰明,但想不到在一次佛陀說法的法會中,她竟然以菩薩的心境和口吻,向佛陀問長道短,使在會的大眾,個個都驚奇不止!

妙慧童女,有一次當佛陀升座說法時,她不慌不忙,從從容容地先走到佛前,頂禮三拜,右繞三匝,然後就長跪合掌,對佛陀說道:

「偉大無比的佛陀!您是世間上的明燈,可以照開眾生心地的黑暗。弟子對於菩薩所作所行,現在尚未能完全了解,想懇求佛陀為我解答。」

佛陀一看,原來是妙慧童女,佛陀知道她的來歷,想到今天菩薩們和羅漢們有妙法可聽了,因此就很歡喜地告訴妙慧童女道:「你太好啦!今天發大願心,來向我問話,現在你就隨意的問吧。」

妙慧童女聽了佛陀允許隨她發問,心中的歡喜感激,自不用說,她就一口氣提出問題來向佛陀請求解釋道:「佛陀!敬懇解答:

禮敬佛陀,用什麼方法,才能獲得端正的身體?

禮敬佛陀,如何獲得大富的尊貴之身?

禮敬佛陀,怎樣才能使眷屬免除不和以及多病死亡呢?

禮敬佛陀,有什麼辦法,能夠不受父母所生的這無常不凈的血肉之身,而很快的能夠見到自己受用變化之身,和您佛陀一樣坐在大寶蓮華之上?

禮敬佛陀,怎樣才能證得自在神通,可以隨意遊行無量國土,禮敬諸佛?

禮敬佛陀,如何才能沒有怨仇對頭?

禮敬佛陀,我們說的話,如何才能叫人家一聽就信仰呢?

禮敬佛陀,我們宣揚佛法,照佛法修持,怎樣才能免除障礙呢?

禮敬佛陀,心裡的煩惱魔障,如何降伏呢?

禮敬佛陀,當我們怎樣才能得見諸佛,聽聞妙法,不受一切苦惱?」

佛陀聽後,很嘉許妙慧童女的問題。佛陀對妙慧童女的每一個問題給予解答。

第一、得到端正的身體,要做到:一、對惡友不起嗔心,二、安住於大慈悲,三、歡喜修學正法,四、造佛形像。

第二、如何得到富貴,要做到:一、應時布施,二、不起輕慢的心,三、帶著歡喜的心情給人,四、不希求果報。

第三、眷屬怎樣免除多病和死亡:一、不說離間的語言,二、度脫邪見眾人於正信,三、護持正法,四、教諸有情成佛菩提。

第四、如何不受父母肉身而得佛應身:一、如來塔廟供奉華果,二、不妄自損害他人,三、鑄造佛像,四、對佛菩薩深生凈信。

第五、怎樣有神通:一、見他修善不為障惱,二、他說法時未嘗留礙;三、燃燈供養如來,四、於諸禪定常勤修習。

第六、如何沒有怨家仇敵:一、以無諂心親近善友,二、於他勝法無嫉妒心,三、他獲名譽心常歡喜,四、於菩薩行無輕毀心。

第七、說話如何令人起信:一、言行一致,二、於善友處不覆諸惡,三、聞法不求過失,四、於說法者不生噁心。

第八、宣揚佛法如何離諸障礙:一、持三律儀戒,二、聞甚深經不生毀謗,三、見初發心者生一切智心,四、對諸有情大慈平等。

第九、如何降伏煩惱魔障:一、了知法性平等,二、常行精進,三、常勤念佛,四、一切善根皆悉迴向。

第十、諸佛現前:一、滿他所求;二、於諸善法深生信解,三、於諸菩薩施莊嚴具,四、於三寶所勤修供養。

佛陀對妙慧童女的問題,給予修行的方法以後,妙慧童女歡喜踴躍,發願奉行,並且說:若有一行不修,則違佛教,那就是欺誑如來了。

妙慧童女的願心很大,座中的目犍連尊者就以懷疑的口吻問道:「妙慧童女!你知道菩薩的修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你今發此殊勝大願,難道真能做到嗎?」

妙慧童女恭敬地回答道:「尊者!假若我的弘願真實不虛,能夠做到諸行圓滿,那麼,我願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妙華,天鼓自鳴,請尊者印證吧!」

妙慧童女說後,真的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空華雨繽紛,鼓樂和鳴,並且在座的大眾身體皆變成金色。

所有佛教經典都肯定了女人可以成就,雖然佛陀的弟子不時為此提出疑問,偉大的佛陀則一再地肯定了法身沒有男女的透徹見解。

這正是佛陀在《首楞嚴三昧經》中說的:「善男子!發大乘者,不見男女,而有別異。所以者何?薩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別故,有男有女。」

對於一般的凡夫俗女,因為有性別的對應才有情慾的流轉,一旦發起菩提心,則立即超越了男女的差別,因為道心是沒有男女的。

不但佛陀一再闡明佛法中沒有男女區別,即使在修行的女子自己也都有堅強不動的信心。在《海龍王經》的《寶錦女受決品》里,大迦葉尊者對寶錦女說:「女及諸夫人,無上正覺,甚難可獲;不可以女身得成佛道。」

寶錦女就對大迦葉尊者說:「心志本凈,行菩薩者,得佛不難。彼發道心成佛如觀手掌。適以能發諸通慧心,則便攝取一切佛法。」她又說:「又如所云:不可以女身得佛道;男子之身,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其道心者,無男無女。」

寶錦女是何等的氣魄,何等的格局,所有學佛的女性修行者,都應該學習寶錦女的精神。

在無始劫來發過菩提心,而現在以女人身修習佛法的善女人,如果能開啟自己佛性,就知道男女沒有任何法的分別,男女相只是暫時的權宜化現,事實上,男女都是順緣的假合,在畢竟空性里,男女是絕對平等的。如果不能進入這種法性的真實,而執著於男女的分別,就違背了佛陀的教化。

在經典里女身成道的很多,即使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也出過許多偉大的女修行者。梁朝的寶唱法師編過《比丘尼傳》,共收錄了許多中國的比丘尼的修行故事,這使我們知道中國歷代也有許多精進的女性修行人。

所以女性修行者不可妄自菲薄,佛性本無男女之相,在時刻反省自身過患和不足的同時,要發起勇猛精進之道心,策發殊勝無比的菩提心,緊緊依止具德善知識,勤修恭敬,謙卑,凈信,專一,破除斷器三過,使得自身成為可接應和容納妙法甘露的法器,見行合一,教理通達,注重行持,必定今生則能取得成就,徹見本來,獲得究竟解脫,使得平安健康永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是學堂 的精彩文章:

師徒相逢心生歡喜,悟入本來身得自在
真能安住當下嗎?

TAG:如是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