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身邊總是有那麼多奸臣,為啥從來不剷除?處理掉不一定是好事

皇帝身邊總是有那麼多奸臣,為啥從來不剷除?處理掉不一定是好事

忠臣和姦臣一直是貫穿古今的一個重要的話題,而與之相對的就是,為什麼皇帝們總是能很輕易的誤殺忠臣,但是對於奸臣卻總是採取一種比較放縱的態度,有時候甚至明知道手底下的某個人是奸臣卻也從來不處理他?這樣的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很多人的,但是這只是我們印象中他們形象而已。

其實一個臣子的忠奸是有雙線性的,一個臣子可以在朝堂上,在大家的注視下呼籲皇上攘凶除惡,呈現一種忠臣的樣子;他也可能在私下中瘋狂的斂財,呈現奸臣的嘴臉。在我們的印象中,忠臣就是大公無私,關心百姓之人,而奸臣就是禍國殃民的大罪人。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忠臣一樣是結黨的,而這就會造成營私,忠臣也會殺人,他們甚至會廢除皇帝,這些人忠的不是皇帝,而是國家。

相信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喜歡像是霍光、岳飛這樣強硬的忠臣,或者是像于謙這種不管皇帝死活的忠臣,亦或是像張居正這樣,每天當皇帝爸爸的忠臣,他們確實是對的,但是哪個皇帝會願意每天活在他們的陰影之下?

奸臣消失了是好事,但是反而會產生另一種情況,那就是一家獨大,就像是明朝末年,正義的一方戰勝了邪惡的魏忠賢。然後他們開始結黨營私,勾心鬥角,賣國圈地,在國家將亡之際崇禎需要他們募捐銀子,每個人幾萬兩都拿不出來,但是當李自成攻進北京的時候,面對刑訊逼供他們交出了七千萬白銀。

奸臣消失,沒有了外部的壓力,這個時候忠臣就消失了,他們就會開始自己的產業,內鬥不止欺壓皇帝,直到整個王朝誕生新的忠臣,或者是王朝走向毀滅。而另一方面,奸臣也是會做好事的,像是王莽新政,他讓農民有田種,但是因為得罪了貴族階級給人們黑了幾千年,而就算是前面說的魏忠賢,他在位時候壓制江南富商,沒有像東林黨一樣壓榨百姓,不光讓皇帝有了小金庫,還給百姓減負。

這些人並不是好人,但是也絕沒有天天都做壞事,起碼天天做壞事的他一定沒有精力火這麼長時間,累也累死了。客觀來說,奸臣是該死,罪無可赦。但作為皇帝本人天下是他的家,奸臣忠臣一樣是他的家人,皇位穩固才是最重要的,而首要條件就是制衡,忠臣不讓奸臣過度禍害國家,奸臣的存在能讓皇帝說話更管用,兩個勢力相互制衡才是最舒服的方式。

一旦制衡出現問題,誰強大對於皇上都是重大災難。而且最重要的一點,皇上不是神仙,他可能知道一點消息,但是他絕對不會完全知道臣子的忠奸,就像是當年唐玄宗搞選秀李林甫為什麼怕底層上來告狀,因為皇帝不清楚啊,朱元璋當時也沒想到胡惟庸家裡修建的比自己還好啊。

皇帝說白了就是一個普通人,他的主要目標就是活下去人,讓後讓自己的家存活下去,光是這些東西就已經很累了,同時還要管理好兩派的制衡,他哪還管得了那麼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了個識 的精彩文章:

李斯深受嬴政信任,為何到了秦二世這裡,李斯卻遭趙高打壓而死
二戰日本海軍的精神支柱,永不沉沒的巨艦,和美軍打了三分鐘,沉

TAG:歷了個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