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官員與小吏:古代王朝政治中的死循環結構

官員與小吏:古代王朝政治中的死循環結構

全文共1406字 | 閱讀需4分鐘

古代王朝政治上的結構性難題。

所謂的官與吏,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如同住在不同的世界的人。但他們確實都生活在同一個體系內,發揮著相互影響的作用。作為古代王朝政治的血脈,他們的行為準則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王朝政治的健康程度。

原則上,官是指科舉及第由天子直接任命的人,而吏則根本不可能有此殊榮。當然,也有用金錢賄買的官職,這些大抵是政府財政艱難時才能順利賣到。只是賄買來的官,在行業中比較不受重視。

考試優勝者要留作京官 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官的內部還有任職中央與地方之別。科舉及第未必能夠立刻就被任命為地方官,因為沒有缺額就無法派任。通常而言科舉殿試的前三名,大都直接留在中央任職,但要擔任肥缺就須向原來的大員行賄。

其他大部分新官都會被派到地方。但是任所的決定相當為難,因為既有城市與鄉間不同,也有富裕和貧瘠之別,更有難治與易治之差。因而,任所的決定等於決定了新任官員的未來命運。

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推薦人的實力非常重要,也是官僚結黨分派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現象在很多朝代都相當嚴重,最後不得不實施抽籤決定任所的制度。

官員的赴任之路就耗資巨大

官員赴任也是一件麻煩事。因為赴任時政府不給赴任津貼,官員自己還要僱用私人秘書或僕從。這些人員被稱為幕賓,最少需3人,分掌文書、法律跟會計。幕賓們本身還都有家人、仆隸,因此1個官僚至少需負擔3位幕賓的家庭,數達50人以上的費用,其負擔之大就可想而知。

此外,科舉考試只講求對古籍的了解跟筆法的優美。考試優勝者們雖有看似高深的學養,卻對實際事務卻一無所知。因此,清初大儒顧炎武把科舉考試喻作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流官們都須迴避在自己的家鄉任職,每三年再轉換一次任所。結果,官員們在初任職的三年中,不僅要償還赴任時的借貸款項,還要為下一次調職準備儲蓄。期間,負責為官弄錢的吏便表現的非常活躍。

官員在地方上必須依靠吏來辦理事務

吏也稱為胥吏,大都是本地人,而且是職務世襲。吏沒有正式的薪俸,但是要擔任胥吏須出權利金。所以,胥吏的形成跟清代的租稅制度有密切的關係。

中央政府握有備徵稅用的各類賬簿。賬簿上都用十進法的兩、錢、分、厘等單位,精通這賬簿的只有胥吏。所以,哪怕是朝代更替,胥吏的世界卻依然鞏固如昔,不變亦不動。胥吏們也非常清楚本地的一切事物,新任的官沒有他們就不能辦事。

中央對於地方的管理也幾乎全部仰仗吏來實施

中央政府根據官定賬簿來決定國稅的總額,然後再把它分攤給各省。省政府再把它分攤給府,府又把它分攤給州縣。一般所謂租稅是指國稅,地方稅並不包括在內。地方官為維持基本費用,常在國稅上附征地方稅,中央政府也默認地方官這樣做。因此,上自省,下至縣,經常任意決定地方稅的總額。地方稅往往超過國稅的10倍,由此也可以知道人民的負擔有多重。徵稅的事務基本上也大都由吏負責。

有這樣的官僚組織,當然無法讓人民信賴朝廷。皇帝及其他上層對此並非一無所知,但離開了吏這個階層,他們就等於徹底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這是任何帝王都承受不起的損失。

古代帝王根本不敢做死貪官污吏

所以,對於所謂的貪官污吏,皇帝等人往往是加以限制、引導,而不能徹底做死。在土地矛盾比較緩和的朝代初期,這樣的平衡遊戲還能順利展開。到了矛盾尖銳的中後期,就往往面臨失控危險。末代皇帝們無論是縱然還是嚴格打壓,都已經無法解決根本上的結構性難題。

這也是古代王朝很難有坐江山超過300年的最大原因......

·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讀書日,我們推薦看他們
為了打贏戰爭,他們開展了一場節食運動……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