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雜牌末將是怎麼蛻變成抗日名將的,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龐炳勛

雜牌末將是怎麼蛻變成抗日名將的,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龐炳勛

文/王國棟

1938年4月,台兒庄戰役結束後,國民政府為有功人員頒發青天白日勳章。此次一共有11名高級將領獲得此殊榮,但戰區司令官李宗仁認為有一名老將在此戰功不可沒,應該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向國防部積極爭取。一年後,國民政府為此人補授了第89號青天白日勳章。這位獲得國民黨最高軍事榮譽勳章的雜牌將軍就是西北軍老將龐炳勛。

龐炳勛是河北新河人,字更陳,出生於1879年。龐炳勛在國民黨內部有三樣東西無人可比:一是參軍年齡大,41歲才投軍入伍;二是部隊凝聚力強,從1924年開始一直到1938年台兒庄戰役,其嫡系部隊被各種各樣的對手擊潰不下於10次,卻每次都能將部隊拉籠回來東山再起,人送外號"不倒翁";三是軍職特殊,其部隊只有一個師一萬餘人,卻被國防部任命為軍團長,比軍長還大一級。因為龐炳勛的年紀實在太大,比蔣介石和李宗仁都大,台兒庄戰役時虛歲已經60了,李宗仁見了都得管他叫大哥。民國時期又沒有強制退役一說,年輕的長官不好意思指揮龐炳勛,讓其獨立成軍,自己指揮自己。

龐炳勛部的老底子是馮玉祥的西北軍,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可真是寒磣。從直奉大戰開始,一直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龐炳勛先後跟隨馮玉祥和蔣介石參加了多次內戰,每次都成為對手痛扁的對象。為什麼呢?因為是雜牌中的雜牌,末將中的末將,自然姥姥不疼奶奶不愛的,每次都被當成炮灰。龐炳勛是出了名的老兵油子,既不敢得罪上司又要保存自己的實力,故而每次戰鬥一打響就命令部隊撒丫子跑路,真可謂是"聞風而逃",久而久之,大小軍閥都知道了龐炳勛的特點,所以一旦開戰,首先就拿老龐來祭旗。但是人家龐炳勛就有本事在每次被擊潰後,很快就可以將潰部召集起來,不但沒有多大損失,隊伍反而越來越壯大。就這樣,龐炳勛為自己贏得了"不倒翁"的美譽。

1931年春,投靠蔣介石的龐炳勛被任命為第40軍軍長。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龐炳勛的第40軍下轄只有一個師,即龐炳勛的老部隊38師,龐炳勛既是軍長又是師長。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龐炳勛先是在閻錫山的二戰區打醬油,後奉命支援在河北作戰的29路軍。1937年9月18日,突破了29路軍防線的日本磯谷師團(即日軍第10師團)向滄縣開進,迎頭和龐炳勛的第40軍撞上。龐炳勛一改往日的窩囊樣,擺開架勢和日軍死拼,硬是阻擊了不可一世的磯谷師團7天7夜。龐炳勛部奉命撤退時,其部隊傷亡過半,損失最大的一個團,2000多人拼得只剩300餘人,幾乎喪失戰鬥力。

1937年12月,經過兵源補充的龐炳勛部被調往山東戰場,歸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1891年出生的李宗仁見龐炳勛這大年紀還征戰沙場,不好意思讓小字輩的將軍指揮他,晉陞龐炳勛為第3軍團軍團長,讓他自己指揮自己。此時的第3軍團只有5個步兵團13000多人,還不如中央軍的一個師。

1938年2月,台兒庄戰役打響。日軍第一主力坂垣師團(即日軍第五師團)從青島南下,氣勢洶洶的向徐州猛撲。此時李宗仁身邊稍微有點戰鬥力的部隊都已經派出去作戰,只剩下龐炳勛、秦德純、繆澄流三位雜牌末將。無奈之下,矮子群里撥高個,將三人當中能力稍強的龐炳勛派去阻擊坂垣師團。這原本是李宗仁的無奈之舉,沒有想到卻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坂垣征四郎是有名的中國通,早已經聽聞"不倒翁" 龐炳勛的大名,有些輕敵,派一個大隊的兵力來"驅趕"龐炳勛,結果被揍得找不到北,狼狽撤退。坂垣不服氣,派了一個聯隊對龐炳勛的陣地再次發起猛烈攻擊。龐炳勛毫不示弱,指揮部隊浴血奮戰,整整5天5夜,沒有讓坂垣師團前進一步。當時隨軍在徐州一帶觀戰的中外記者與友邦武官不下數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一支最優秀的"皇軍"竟受挫於一不見經傳的支那 "雜牌"部隊,一時中外哄傳,彩聲四起。

坂垣征四郎臉面掛不住了,集中第五師團主力向龐炳勛部猛攻,第3軍團13000餘人,死傷8000多人,場面慘不忍睹。龐炳勛見援軍遲遲不至,向李宗仁發電,決心與陣地共存亡。就在千鈞一髮之機,和龐炳勛有仇怨的張自忠將軍率59軍趕到戰場,救出了龐炳勛及第3軍團的殘餘部隊。台兒庄戰役結束後,龐炳勛的第3軍團總兵力不足5000人,可見其是和日軍拼了命的。同年底國民政府為台兒庄戰役的功勛將領頒發青天白日勳章,11名獲獎的高級將領(孫連仲、湯恩伯、田鎮南、馮安邦、黃樵松、張金照、池峰城、吳鵬舉、張廣厚、王仲廉、陳林達),沒有龐炳勛的名字,李宗仁據理力爭,極力推薦龐炳勛。1939年初,國民政府為龐炳勛頒發了第89號青天白日勳章,以表彰其本人及第3軍團官兵在台兒庄戰役中的英勇表現。

1939年9月,龐炳勛升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晉陞陸軍二級上將,跨入抗日名將的行列。

1943年,龐炳勛被老部下孫殿英出賣,被逼當了兩年的漢奸。但是期間多次密謀反正,並積極聯絡重慶國民政府抗日,因此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不僅沒有被追就漢奸罪行,還成為國民黨的先遣軍總司令。

1945年底,龐炳勛交出軍權,出任掛名的國防部咨議的虛銜,在開封閑居。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龐炳勛帶著家人去了台灣,和老朋友孫連仲合夥開了一家小餐館謀生。

1962年在台北去世,享年85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外國記者拍的袁世凱武衛軍,耀武揚威護送兩宮迴鑾
三國婚後的才女,曹操重金贖回卻未娶,兩人有何不解之緣?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