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TMD之後,再無BAT?

TMD之後,再無BAT?


王興 :從孫悟空到唐僧

福建龍岩有一個上世紀90年代創立的閩福牌水泥,作為福建省名牌產品,如今年銷售額高達數億元,它的創始人叫王苗。

在「二馬」還在僕僕風塵地為創業憂心奔走時,做水泥生意的王苗已經富甲一方,他在龍岩有一套別墅,不大,800多平米。

但王苗覺得商人做得再成功無非還是商人,作為一個傳統的商人,他把「家道中興」的希望寄托在兒子王興身上。

事實上,王興在學習上也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香港回歸那一年,他被保送到清華大學,和兩年前考入清華的姐姐成功會合。

王興大二時和姐姐、父母在清華園

大學畢業後,王興拿到全額獎學金,到美國讀碩士。

從小生活優渥加上很早接觸到互聯網,讓王興看問題和一般人不在一個層面上:早在2002年他在美國看到全球第一家社交網站Friendster誕生時,他已經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未來該往哪裡發力了。

2003年,MySpace橫空出世後,王興再也等不及了,他毅然放棄了美國的學業,跑回國內創業。

2004年,王興找來大學舍友王慧文和中學同學賴斌,在清華大學旁邊的海豐園租下一套130平方米的房間,把國內最早的社交網站——校內網鼓搗上線了,兩年後校內網用戶突破百萬。

但是因為社交網站對伺服器和帶寬的投入實在太大,王興的校內網最後只能被千橡互動CEO陳一舟要約收購,隨後校內網改名為人人網,於2011年上市。

但王興的社交夢並沒有就此熄滅,2007年,他創建了中國微博的「鼻祖」——飯否。

2009年上半年,飯否用戶從年初的三十萬激增至百萬,但是因為平台上的一些不當言論,飯否被迫關閉。

一年後飯否再次開張時,國內微博市場已成為新浪微博的天下。

這時候的王興的心思卻變了,他想創建一個類似Groupon的生活服務平台,這就是美團的雛形。

但當時國內盯上生活服務平台的不止他一個人,從2010年初美團上線以來到2011年年底,國內的團購網站已超過5000家,國內團購平台間的「千團大戰」勢在必行。

最終,美團成為「千團大戰」中最大的贏家,到2014年,美團已經豪取團購市場60%的市場份額。

在此過程中,美團不斷升級轉變,將業務的觸角不斷向餐飲外賣、電影、酒店等領域延伸,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和同樣在O2O領域威風八面的BAT們產生衝突。

這也是美團和阿里從合作夥伴走向分裂的主要原因。

那時的王興,就像踏碎靈霄,放肆桀驁的孫悟空: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

王興後來總結自己這幾年的經歷說:如果幾年前的我是未被降服又無所適從的孫悟空,今天的我,已經成了沒有七十二般變化、只剩一念執著的唐僧。

成為「唐僧」之後的王興心中也有一部經一定要取回:未來5-10年,要趕上騰訊和阿里,公司價值達到1萬億美元!


程維:滴滴的每一天都是戰鬥

和王興不同,來自江西上饒的程維是窮苦人家的孩子。

對程維而言,通過讀書逆襲父輩的人生幾乎是唯一上升的通道,所以,從考上上饒最好的高中那天起,進入北京大學就一直是他的目標。

但是他居然在高考時做漏了一頁試卷,這個致命的疏漏把他扔向了北京化工大學。

2004年,程維 21 歲,從北京化工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畢業後,一年內換了好幾份工作,前途一片渺茫。

2005年,從北京到杭州碰運氣的程維遇到了阿里巴巴併購雅虎中國後的招兵買馬期。這一年,程維進入阿里巴巴B2B 公司,作為「阿里鐵軍」的一員,做互聯網產品銷售。

等到2012年,時為阿里巴巴B2B部門最年輕區域經理的程維遞交了辭呈,據說他做出這個決定,與王興的鼓勵和攛掇不無關係。

2012年,程維用自己的 10 萬元積蓄和前領導王剛的 70 萬元風投創立小桔科技(滴滴出行境內運營主體)。

程維推廣滴滴還是當年「阿里鐵軍」地推的那一套:在北京站交通要道給所有計程車司機遞煙、發傳單,引導他們在手機上安裝滴滴應用程序。

但是幾個月過去了,滴滴註冊司機的進展還是很緩慢,據說程維去找王興,王興眼睛都沒抬就丟過來一句話:垃圾!

誰也沒想到,讓程維一戰成名的是2012年的第一場大雪。

那年11月3日,整個北京城因為一場大雪幾乎癱瘓,但很多辦公室白領卻通過手機上的廣告被告知,在一款叫做「滴滴」的APP上,能夠打到車。

那一天,滴滴的日接單超過1000單,程維憑這一戰翻身。

但是對程維而言,滴滴的成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接下來,他必須翻過一個又一個對手。

第一個對手:搖搖招車。

2014年,搖搖招車拿到紅杉資本 300 多萬美元的融資,而同期滴滴的天使輪才拿了80萬人民幣。

所以,當時的滴滴並沒有和搖搖招車正面交鋒,而是很耐心地等待機會。

隨著金沙江的 A 輪投資和騰訊的 B 輪投資的完成,滴滴的戰略選擇越來越從容,滴滴也將進攻目標對準了名氣更大的大黃蜂:大黃蜂的活動做到哪裡,滴滴馬上就跟進到哪裡,最終,不堪壓力的大黃蜂被快的收購。

接下來,打敗阿里投資的快的成為滴滴的戰略考慮。

當時,為了爭奪市場,滴滴和快的的燒錢速度很快,高峰期一天燒掉1億多,再這樣斗下去,可能兩敗俱傷。

2015年,在多方界入下,也是在看到Uber趁虛而入的情況下,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實現戰略合併。

合併後的滴滴馬上打響了一場針對Uber的狙擊戰,就像當年百度阻擊Google、淘寶打擊eBay一樣。

用程維的話說,Uber就像一隻巨大的八爪魚,它的頭在美國,但它的觸角卻可以伸向四面八方——對滴滴而言,這不是對Uber的主動挑戰,而是一場防禦戰。

最終,在全球喚風喚雨的Uber在和滴滴的鬥爭中沒佔到什麼便宜,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斷收縮。

在狙擊了Uber後,滴滴並沒有停下來,而是主動將戰火燒到Uber的大本營,投資了北美的Lyft、印度的Ola、東南亞的Grab、歐洲的Taxify等Uber的全球對手,讓它們對Uber形成包圍圈,Uber也根本無力返回中國市場。

正如程維所說的,滴滴是一家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公司,出生在血海狼窩,生下來就面臨激烈的競爭。


張一鳴:要在全球配置資源

張一鳴「連續創業」的經歷並不遜色於王興。

2005年,張一鳴大學畢業後,淘寶網和支付寶等明星產品相繼出世,國內迎來互聯網創業的黃金時代。

張一鳴將創業的首站放在企業協同辦公系統,但可能是進入的時間太超前,產品做出來後沒有人要,最終,張一鳴只能解散自己的團隊;

2006年,張一鳴捲土重來,這次是做旅遊搜索網站酷訊的工程師,他在酷迅年薪達到100萬,還有公司股權,但張一鳴並不滿足於此,於2008年離開酷訊;

從酷訊走出來的企業創始人

2008年,張一鳴進入微軟,但他加入微軟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大公司的管理方法,不久就離開微軟,以技術合伙人的身份加入王興的飯否,負責飯否的搜索業務,這是張一鳴的第三次創業;

2009年10月,飯否關閉後,張一鳴創辦了垂直房產搜索引擎"九九房",做了三年後,張一鳴對自己的未來越來越確定了,於2012年辭去九九房CEO的職務;

2012年5月,張一鳴推出實驗性產品"內涵段子",三個月後,今日頭條公司成立,隨後, 「搞笑囧途」、「內涵漫畫」等幾十款內容社區類APP不斷開發出來,今日頭條也慢慢成為威脅到騰訊的可怕對手。

2016年,短視頻APP抖音上線,一大半中國的青年跟著淪陷。

但是在張一鳴眼中,今日頭條遠遠沒有成功。

2016年,今日頭條海外版Topbuzz和Topvideo上線,一年後,火山小視頻海外版Hypstar和抖音海外版Tiktok上線,隨後10億美金收購Musical.ly,今日頭條不斷擴展海外領域。

在張一鳴看來,中國的互聯網人口只佔全球互聯網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不在全球配置資源,追求規模化效應的產品,「五分之一」無法跟「五分之四」競爭,所以出海是必然。

和主要以國內業務為主的互聯網霸主BAT相比,TMD在戰略素養和全球布局上更接近一種新商業機制,程維、張一鳴、王興的存在讓很多人看到了未來的樣子。

這是否也意味著:TMD之後,再無BAT?

作者:電商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批量造網紅帶貨,馬雲押注的公司上市5天市值腰斬,王思聰道真相
亞馬遜將在本周退出中國?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