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譜寫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青春篇章

譜寫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青春篇章

4月30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五四運動,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极參与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鬥爭登上歷史舞台創造了條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習近平強調,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凱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國青年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的100年。習近平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6點要求。第一,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第二,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熱愛偉大祖國。第三,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擔當時代責任。第四,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於砥礪奮鬥。第五,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練就過硬本領。第六,新時代中國青年要錘鍊品德修為。

學者們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語重心長、滿懷期望,為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廣大青年要堅決傳承弘揚五四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譜寫出壯麗的青春篇章。

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

1919年5月4日,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在中國大地上爆發。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的五四運動,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回首百年,中國共產黨始終帶領人民,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忠實地實踐並不斷發展著五四精神。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張小平認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的分水嶺,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掃清了障礙。李大釗最先闡明十月革命的意義,稱十月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新思潮的勝利。他率先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並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解決中國問題、拯救中國的唯一理論指南。此後,在各地產生的共產主義研究小組,推動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鬍國勝表示,「五四」之後,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無論是一百年前的「救國」,還是一百年後的「強國」,都是一種「愛國」。五四愛國主義精神是一面最有凝聚力的旗幟,也是五四運動最豐厚的精神底蘊。今天,我們紀念「五四」,就是要發揚五四愛國主義精神,凝聚人心,擔當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

五四運動為中國歷史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時代精神。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宇文利看來,五四運動彰顯了愛國主義的時代精神。五四運動因青年學生的愛國訴求而起,進而發展為全國人民的愛國運動,愛國主義始終貫穿其中。五四運動彰顯了革命犧牲的時代精神,無論是學生還是工農群眾,為反帝反封建而敢於鬥爭,在革命中不畏犧牲。五四運動彰顯了團結進步的時代精神,運動發展成為由學生、知識分子、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追求進步、團結一致的,全國規模的群眾運動,團結起來追求進步成為時代的寫照。五四運動彰顯了自強不息的時代精神,從開始時學生自發鬥爭,到後來工人階級自覺成為運動的主角,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分子始終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

五四精神歷經百年滄桑,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當代價值。不斷回顧、研究、總結五四精神,總會有新的認知。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歐陽雪梅提出,五四精神中除了愛國,還有進步、民主、科學,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源頭。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過五四運動洗禮,越來越多中國先進分子集合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正式成立,中國歷史掀開了嶄新一頁。歷史深刻表明,有了馬克思主義,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有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潮流從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

中國共產黨接過五四精神的旗幟,自成立之日起,就確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堅持不懈地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奮鬥。

五四運動的里程碑意義在於,開啟了近代中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階段。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齊衛平表示,五四運動後不久成立的中國共產黨,立足本國實際,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指導的同時,承擔起繼承和發展中華文明的使命。

歐陽雪梅表示,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結束了戰亂頻仍、四分五裂的混亂局面,結束了中華民族受侵略、中國人民受壓迫的悲慘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經過20多年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初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把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成為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使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周良書提到,五四運動既是一場愛國政治運動,又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它給我們留下了十分寶貴的精神遺產,其中就包括自主創新的思想意識。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大力推進理論創新、立足中國實際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思想源泉。

不斷深化五四運動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時刻,緬懷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總結黨和人民探索實現民族復興道路的寶貴經驗,這對發揚五四精神,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傳承弘揚五四精神,堅持從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出發,不斷深化對五四運動的研究,不斷賦予五四精神以新的內涵。受訪學者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繼續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把有關五四精神和中國青年運動的研究工作推向新高度。

以五四運動為起點,中國革命走上新的道路,中華民族的命運開始掌握在中國人民自己的手中。齊衛平認為,應加強研究五四精神與民族精神的傳承和轉化、五四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貫通和創造。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研究五四運動,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以史為鑒,以史為師。」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何虎生談到,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於五四精神和青年運動、新時代青年使命等方面的研究,要注意綜合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增強青年運動研究的解釋力和學術性。

談到如何加強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研究時,張小平舉例說,在針對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的研究中,早期傳播的歷史分期、傳播隊伍的組成、傳播的途徑和方式、傳播的主要內容和傳播規律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仍相對薄弱。

宇文利談到,要重點研究有關五四運動的基礎理論,如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關係、五四運動中的社會思潮變遷、五四運動與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等。要加強對五四運動所蘊含的邏輯、規律和趨勢的研究,加強對五四精神所包含的民族性、時代性和實踐性的研究,從而更好地梳理邏輯、揭示規律、把握趨勢。此外,還要借鑒海外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成果,從比較的角度深化現有研究,提高研究質量。

「要以五四運動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講清楚這一百年來社會主義在中國生根發芽、完善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胡國勝告訴記者,這一百年,是波瀾壯闊的一百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不能割裂、孤立地看待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的歷史,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其中的歷史邏輯。

繼續發揚五四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

五四運動讓青年學生走上了救亡圖存的歷史舞台。如今,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一百年前,中國青年擔負起反帝反封建的歷史重任。當前,中國青年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奮鬥者。」何虎生說,從中國共產黨領導青年運動的歷史來看,時代與青年的辯證關係在於「時代召喚青年、塑造青年、成就青年,青年感知時代、融入時代、推動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一代接著一代不斷奮鬥下去,因此新時代青年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與民族發展的接力奮鬥中去。

100年前,中國進步青年接受並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變革中國、改造社會的指導思想。周良書表示,五四精神的火炬已傳遞給當代青年。當代青年面臨著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我們要教育引導青年一代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光榮傳統,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堅定理想信念。要鼓勵廣大青年將遠大理想融入腳踏實地的工作之中,到基層去,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鍛煉意志、增長才幹,在振興中華的奮鬥中建功立業、大展宏圖。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胡雪菲 排版編輯:胡雪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陳支平:明代朝貢體系忽略對外文化交流
周育國 黃寶成:五四精神蘊涵中華民族復興的精神內核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