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總需要人幫忙?除了適當的「袖手旁觀」,還需要「吃苦教育」

孩子總需要人幫忙?除了適當的「袖手旁觀」,還需要「吃苦教育」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如果他們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挫折會變成人生的一筆財富,孩子會因戰勝挫折而變得強大,父母要培養孩子對待挫折的正確態度,激發他們戰勝挫折的信心和技巧,使孩子經得起挫折的考驗,成為生活的強者。


適當的「吃苦教育」讓孩子在挫折中變堅強

在現在物質水平都提高的生活中,很多的父母認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累也不能累孩子,千方百計地位孩子擋風遮雨,不願意讓孩子吃苦。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事業成功必須具備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這三個因素。在智商都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挫折商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高挫折商可以幫助人產生很高的成績、生產力、創造力,可以幫助人們保持健康、活力和愉快的心情。有研究顯示,挫折商高的人手術後康復快,銷售業績也遠遠超過挫折商低的人,在公司中升遷的速度也快得多。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大量的大學生不能承受學習成績下降、失戀等帶來的身心壓力,呈現焦慮、失眠、抑鬱、恐懼;個別學生精神崩潰、跳樓自殺…等等悲劇的發生,其實都是因為內心面對挫折和挑戰時,是十分脆弱的。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說過:挫折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壞事,關鍵在於他對待挫折的態度。

近年來,挫折教育越來越受到父母們的重視,明智的父母也逐漸明白一個道理:應該從小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給孩子吃點兒「苦」。

孩子總需要人幫忙?除了適當的「袖手旁觀」,還需要「吃苦教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刻意去尋找所謂的挫折機會,而是放開你的手,讓孩子有機會面對生活中最真實的問題,並幫助他學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樂觀面對挫折。

一個從小沒有吃過苦的孩子,暫且不說他將來難以經歷大風大浪的考驗,就連最基本的生活都可能無法自理。

有記者曾經採訪一群中學生,問他們:「你們平時洗襪子嗎?」

大多數孩子回答說:「不洗。」

「那你們的襪子都是誰洗的?」

"媽媽給我們洗。」

「如果媽媽不在家呢?」

「那就爸爸來洗。」

記者接著問:「如果爸爸媽媽都很忙,沒時間給你們洗怎麼辦?」

「那就放在那兒,等他們有時間再洗。」

「以後你長大了,誰給你們洗?」

孩子們很坦然地說:「長大了可以請保姆呀!」

看到這些孩子們的回答,如果你也擔心自己的孩子將來有這樣的想法,那麼就從現在開始,讓孩子來一些「吃苦教育」吧。

我們家女兒四歲開始幫著刷過碗,洗手台高,踩著凳子,用洗碗布一個一個的刷完沖洗,當然最後需要我再重新刷一次,到了五歲開始每天自己換下來的襪子和內褲是她自己洗的,偶爾有些簡單的炒菜,她也會嘗試自己動手做,我在旁邊輔助,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嘗試。

孩子總需要人幫忙?除了適當的「袖手旁觀」,還需要「吃苦教育」

自古以來,「吃苦耐勞」是中華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後天培養起來的,對孩子真正的愛應該是有點「苦」的。


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說過:「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麼首先要學會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沒有跳不出的困境。」

1,吃苦教育從日常生活中開始

父母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動手做事的習慣,比如自己吃飯、穿衣、收拾玩具等。

2,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態度

我們家女兒剛開始學平衡車時,摔倒好幾次,對平衡車的興趣大減,每當出去玩帶著平衡車時,她會說:「我不喜歡平衡車,我討厭摔跤。」這時我會安慰並告訴她:「摔跤是練車過程中正常的現象,就像媽媽當年學自行車時,比你摔的次數還要多呢,你看媽媽現在不也沒事嗎?摔倒了我們爬起來再練,你肯定能練會的。」鼓勵了幾次之後,她就非常熟練的騎平衡車遛彎了。

當孩子在挫折面前表現出沮喪逃避時,父母應該及時鼓勵孩子,消除孩子的消極情緒,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激發出孩子迎難而上的勇氣。

孩子總需要人幫忙?除了適當的「袖手旁觀」,還需要「吃苦教育」


孩子總需要磕磕碰碰,父母適當的「袖手旁觀」

如果父母過度保護,事事越俎代庖,孩子就會缺乏挫折的磨練,使孩子形成怠惰、懦弱、依賴心理,處於缺乏自信、自我意識弱等不良心理狀態。一旦遇到困難,孩子就束手無策,最後導致失敗。父母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他們能以其韌力和耐力去戰勝各種困難。

記得有一次我女兒脫衣服,她先脫了兩隻袖子,可是小腦袋怎麼也出不來,被兩隻耳朵絆住了,她強行扯了半天,也沒有扯下來,最後急的哭起來,求助我幫她。

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呢?很多的父母可能會出於愛子之心,趕緊幫孩子把衣服脫下來,但是有的父母會選擇「袖手旁觀」,我的做法是一邊穩定她的情緒,一邊試著鼓勵她,用語言告訴她怎麼做,同時稍微幫她拉扯了一下,每個孩子都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事事依靠父母,這是每個孩子成長的任務,也是父母的必修課

對於孩子來說,沒有永遠的失敗,偶爾的失敗並非壞事,只要孩子從失敗中學會堅強,就會變得自信強大

有些難度的事情,父母可以給孩子建議,引導孩子去做,但不要包辦代替,對於那些需要孩子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父母可以充當旁觀者,觀察孩子是怎麼做的,事後再與孩子分析問題,幫孩子總結經驗,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總需要人幫忙?除了適當的「袖手旁觀」,還需要「吃苦教育」


教會孩子自我激勵,樂觀面對挫折

孩子在面對挫折時,需要父母的鼓勵、支持和適當的幫助,這些都是來自於外部的鼓勵,而來自於孩子內心的自我激勵比外部激勵更重要,只有孩子掌握了自我激勵的方法,才能從內心真正的獨立起來,做到發自內心的去行動,而不是依賴於父母。

怎樣才能教會孩子自我激勵呢?可以從這幾點來做:

1,經常給孩子精神上的激勵

孩子能保持自信、不斷進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離不開父母的激勵,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父母的肯定。

激勵的方式並不應該單純是物質上的,而更應該採用精神鼓勵。

比如在和我女兒一起爬山的時候,她會膽怯會退縮。可當我給她鼓鼓掌,拍拍手,給她一個肯定的微笑,她會很快跟著你的步伐繼續向前走。人都喜歡被別人肯定的感覺,心靈單純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的呵護和賞識。所以,多給孩子一些精神鼓勵,鼓勵的眼神,賞識的言語,會更能激發孩子自信的潛能。

2,用積極的語言和行動去影響孩子

作為父母要用語言滋養孩子,成就孩子內部動力,孩子動力十足,就會自信滿滿。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應該是孩子強大的後盾,多多支持和鼓勵孩子,孩子才不會感到自己是孤立無援,才會勇敢面對挫折。

《努力一點點》是一則每次看都會讓人感動落淚的廣告。

它講述了一對母子的故事:

熱愛足球卻並沒有天賦的男孩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失敗,在媽媽「努力一點點」的鼓勵下,一點點的進步、一點點的超越自己,最終以自己並不擅長的「頭槌」幫助球隊獲得關鍵的一分。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哪怕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不經意的動作,都可能喚起孩子內心的自我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是孩子遇到挫折時自我激勵的動力之源,所以,父母要悅納、欣賞自己的孩子,有了這種激勵的態度,才能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孩子總需要人幫忙?除了適當的「袖手旁觀」,還需要「吃苦教育」

3,教給孩子最實用的自我暗示方法

比如孩子遇到挫折時,學會對自己說:「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可以做到。」當孩子產生放棄念頭時,讓孩子對自己說:「勝利就在前面,堅持就是勝利。」通過積極的語言暗示,讓孩子的心態變得平和,就更有力量戰勝挫折了。


對孩子的挫折教育要適度

同一挫折對不同的孩子產生的心理反映不同,因此,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性格進行挫折教育。

如果自己的孩子自尊心較強,好強、愛面子,遇到挫折容易產生沮喪心理,對這類孩子,父母不要過多地埋怨、批評,而是點到為止,多加鼓勵;較自卑的孩子,本來對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父母切忌過多指責,而要多加安慰,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信心。

其次,要根據孩子的能力進行教育,能力較強的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應重在啟發,讓他們發現受挫的原因,放手讓他們去解決問題。

能力較弱的孩子,應該幫助他確立切合實際的目標,制定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計劃,使孩子能不斷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逐步形成克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

另外在對孩子挫折教育時,雖然我們鼓勵對孩子的求助「袖手旁觀」,但前提是孩子所遇到的問題是他有能力解決的,對於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父母沒有必要固執的「見死不救」,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冷了孩子的心。

孩子總需要人幫忙?除了適當的「袖手旁觀」,還需要「吃苦教育」

挫折是每個人都會遇到和需要面對的,區別只在於每個人面對挫折時候的態度和方式。父母要從小就教導孩子正確、積極的面對挫折,讓他學會在逆境中成長。當孩子有了強大的內心,在以後的人生之路上必定遊刃有餘,慢慢就能變成生活的強者了。

關注【涵妮媽媽育兒經】,在這裡獲得更多的育兒知識,幫你解決育兒難題,如果你有好的育兒心得和體會,歡迎一起分享,讓我們科學育兒,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兒有道的好媽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半根香蕉竟讓寶寶心跳停止40分鐘,這些常見食物比你想像中更可怕
5種壞媽媽的表現,看看裡面有你嗎?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